图片:
![[转载]大藏家 [转载]大藏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图片:
![[转载]大藏家 [转载]大藏家](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此钱为美国著名收藏大家耿爱德(EDUARD KANN)的旧藏品,在他1954年出版的《中国币图说汇考》里第7页第8k图片原物。 这枚钱耿爱德认为是银质无疑。 马定祥在他1983年4月编的《太平天国钱币》里第100页认为这枚钱(第101页图T20)是银质的,但"只是作为赐赠之用,而非流通于民间的正式银钱"。可是马老在他1994年8月的该书的第2版里否认了此钱(第99页图T212)是银质的,理由如下。 这枚钱本来是美国钱币家邬德华特(TRACY WOODWARD)的旧藏,曾经在另外一本1915年出版的《斯蒂瓦洛克哈特的中国铜币藏品》被作者误列入内,因为他认为这枚银钱的成色近似青白铜。 邬氏也从来没有在他的其著作中谈到他有此银钱的事,所以马老推测邬氏也没把它当为银质的,而只认为它是青白铜的。 后来在1950年10月的时候,当邬氏的藏品出让时,此泉被耿氏购得后才被他发现是枚银钱。 马老还确定了这枚钱币的文字版跟大小和一种常见的铜钱版一样,而且既然邬氏,耿氏,两位都从来没有发布过该钱的重量,因此也无法从重量推算它是否比较可能是银的(通常一枚银钱会比同大小的铜钱重)。据马老云,耿氏1962年死了之后,他所有藏品在1971年6月18,19,20,三日中在美国加州罗三级HILTON酒店全部公开拍卖时,后人才有机会看到此钱而发现"实际上是个呈青白色的铜钱"。 此泉当时卖了600美金(等于5000人民币左右),当时算是很高的价了。当年一枚耿氏旧藏的基本上算未使用的贵州1888年的“光绪14年贵州官炉造,黔宝龙珠”试样卖了1200美金(等于10000人民币左右)。
从1994年8月出版的《太平天国钱币-增订本》否认了此钱是银质之后,过了4年,我很偶然的在网上和美国一个收藏家交谈期间,突然间发现了这枚钱币居然在他手中! 原来他是在27年前,也就是耿氏藏品拍卖当中所获,一直留在他手中没动过。 经过一些商谈,我把这枚神秘宝物给买过来。 原来这枚接近100年之内已经转了好几手的钱币,实实在在的是一枚银钱无疑,但曾经被误为一枚铜钱。 那位前主也去测量过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银成分,重量是5.51克(同版式的铜钱重量在4克到4.7克之间)。 这枚银质的太平天国小平钱也比1954年的原照片品相差了一些,因为被若干人摸过引起的磨损,可见原来的重量肯定比5.51克还要重。你们可以看看我做的黑白照片的对比图,上面是1954年耿氏《中国币图说汇考》里的图片,下面是1971年拍卖目录里的图片,请对比“国”字的笔画粗细之别,可见该钱经过比较多人手,品越来越弱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