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醉青YPS 2017-12-06

王焘虽然不是一个职业医生,但却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外台秘要》共四十卷,分1104门(今本为1048门),收载了6900多首方剂,引用条文达2802条。内容包括伤寒、天行、温病、疟疾、霍乱、心腹痛、痰饮、咳嗽、消渴、积聚、骨蒸、中风、虚劳、脚气、水肿、五官、痈疽、痢疾、虫病、淋疾、杂病、金疮、麻风、妇人病、小儿病以及灸法等项。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他既重视《千金方》、《肘后备急方》等经典著作,又对名不见经传的医著加以收集,如《范汪方》、《小品方》、《梁师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等医著,引用内容注明书名卷第,在整理和保存古医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肯定了《外台秘要》的贡献:“纂集自汉以来诸方,汇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之书,赖此书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他还收集民间和官方的单、验方,注明了来源,有些则注明搜集过程及疗效,如卷第三十一《古今诸家膏方四首》中的“崔氏陈元膏”,他引用了一篇上书:“会稽太守臣翊昧死再拜上书:

皇帝陛下:思幸得典郡,视事六年,处地下湿,身病苦痹,饮食衰少,医疗不瘥,命在旦暮,苍悟道士陈元卖药于市,臣诸生出见,从取药对火随病摩之,日至再,十五日平复。臣男尝堕马,苦为腰痛,天阴雨转发,臣取元膏摩之,复愈。臣妻年四十五,苦心腹积聚,得病三年,臣复从元取膏摩之,六日下宿食即愈。臣铨下郭少,苦头眩,臣取膏摩三日,鼻中下水二升,所病即愈。臣知元药验,谨取元本方奉上。”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这篇上书提到了四个治疗案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膏方的疗效和应用范围。关于这些方剂的价值,谢利恒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指出:“所收既博,而又多出古来专家之传授,迥非后世凭臆度自制一方者可比,亦医家之鸿宝也。”

《外台秘要》在内科学方面有很多贡献。如对结核病的临床体征的论述,比唐代以前的医书都细致全面,卷第十三《骨蒸方一十七首》载:

因兹渐渐瘦损,初著盗汗,盗汗以后即寒热往来,寒热往来以后即渐加咳,咳后面色白,两颊见赤如胭脂色,团团如钱许大,左卧即右出,唇口非常鲜赤,若至鲜赤即极重,十则七死三活。若此以后加吐,吐后痢,百无一生,不过一月死。

将结核病的特点及症状都记载得极其细致。同时,在卷第十三《炙骨蒸法图四首》中载:

骨蒸病者,亦名传尸,亦谓殗殜,亦称复连,亦曰无辜。丈夫以癖气为根,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少长,多染此疾,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发干而耸,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虽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或上气食少,渐就沉羸,纵延时日,终于溘尽。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骨蒸病就是结核病,“腹中有块”就是结核性腹膜炎,“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就是颈淋巴结核,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是与肺结核同源的。

《外台秘要》对糖尿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卷第十一《消中消渴肾消方八首》中载:

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若消渴者,倍黄连;消中者,倍栝楼;肾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铅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虚惫者,并宜服此花苁蓉丸方。

据王焘的后人记述,王焘父身患消渴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疥疮,手脚麻木,日渐消瘦,王焘亲尝父亲小便,其味如糖似蜜。他遍查医书,遍访名医,找到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但此时父亲的手脚已无知觉,腹泻不止,骨瘦如柴。为医治父亲,王焘独自踏入偏远深山寻药,发现有的山民饭量很大,频繁小便,身体消瘦,口干唇裂,手脚麻木,和他父亲的症状非常相似。但他们却不怕这种病,细问得知,当地深山里有一种肥大的雄蚕蛾,色泽金黄,捕捉回来晒干,配其它草药煎药服用,病症很快消失。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王焘发现了其中奥秘,买回5000只雄蚕蛾,为父亲温火熬制,配合饮食调节,父亲病情好转,手脚恢复知觉,身上疥疮也消失了。

王焘因此名震朝野,入宫治疗皇族及大臣的消渴病。王焘成为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人。

《外台秘要》中记载的治疗白内障的金针拨障术,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早记载,至今沿用。卷第二十一《出眼疾候一首》摘引了谢道人的论述:

故目有条贯,以示后人,皆若眼无所起因,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经历年岁,遂致失明,令观容状,眼形不异,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知昼知夜……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针讫宜服大黄丸,不宜大泄,此疾皆由虚热兼风所作也。

对眼疾发生原因,卷第二十一《眼暗令明方一十四首》载:“凡生食五辛,热接食饮、刺头出血过多、极目远视、夜读细书、不避烟火、博奕不休、日没后读书、饮酒不已、热餐面食、抄写多年、雕镂细作、泣泪过度、房室无节、数向日月轮看、夜远视星火、月中读书、雪山巨晴视日、极目瞻视山川草木”等,是丧明之由。今天看来,除“热餐面食”外,其他各条如不注意,都会影响视力。

此外,《外台秘要》在妇,儿科方面也多有贡献。

20余年采摭宫廷医书,收载医方6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千古名

《新唐书》称《外台秘要》为“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外台秘要》在医学界享有很高地位,王焘在保存古医籍原貌、在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焘美名传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