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刘邦能够胜过项羽?

 汐钰文艺范 2017-12-06


  关于项羽和刘邦,自古人们见仁见智,观点各不相同。


  拥项羽者言:西楚霸王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勇猛过人,恪守信义,侠骨柔情,乃铮铮男子汉也,岂刘邦下流小人所能及。捧刘邦者曰:项羽勇而无谋,气量狭小,岂能比刘邦善假谋略,大人大量。


  刘邦为什么能够胜过项羽?这其中自然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是一文可以尽述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项羽肯定“说”不过刘邦。


  “说”有那么重要吗?看完下面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胸有大志

  秦始皇东游,排场很大。


  项羽看到了,随即对他的叔父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却说:“大丈夫生当如此。”这应该算是他们生涯中的第一次亮相了吧。


  然而,同样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项羽赤裸裸地表达了自己要当天下之主的心态。而刘邦的话却委婉得多,从而避免了大家对他的敌意。


生当作人杰



笼络人心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看出刘邦有争夺天下的志向,向项羽报告。


  项羽约刘邦在鸿门相会,刘邦解释赔罪。项羽竟然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他要不说,我怎么会这样?”刘邦一回营,就立马杀了曹无伤。


  再看刘邦,陈平得罪了项羽,害怕被治罪,投奔刘邦。


  刘邦向大家介绍陈平,却说:“现在项羽势大,陈平却不愿与残暴的项羽为伍,而投靠了我们。这是弃暗投明的真君子啊!”一番话让陈平觉得很有面子,对刘邦也更忠心。


项羽影视形象

  项羽说话时根本就没想过曹无伤的处境,而刘邦却懂得用语言美化陈平,照顾了陈平的面子。一个人说话,不能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应该考虑到对别人的影响,照顾别人的处境。



顾全大局

  项羽被围困在垓下,韩信命人在夜间唱起楚地歌谣,项羽听到后非常伤心,就问下面的人:“汉军已经把楚地全部占领了吗?为何汉军中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将士们听了项羽的话,军心开始涣散。


  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时,项羽突然一箭射来,正中刘邦的前胸。刘邦急忙用大衣遮住箭,然后弯下腰抱住脚,大笑道:“项羽小儿,你射到我的脚了。”说完才慢慢走进营帐。


  刘邦的将士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士气更高涨了。


领兵打仗不是冲锋陷阵

  作为军中主帅,即使自己悲伤,项羽在将士们面前也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他倒好,自己因为失败而丧失了信心,还要把这样的心态表现在话语中。


  反观刘邦,自己受伤,他怕影响军心,反而豪迈地调侃项羽,鼓舞了士气。


刘邦中箭

  纵观项羽的言论,他往往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而很少顾虑这样的话语说出去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刘邦却总是三思而后“说”,考虑言辞对别人及大局的影响。


  生活中,不会说的“项羽”很多,会说的“刘邦”也很多。你可以喜欢项羽,但你不得不佩服刘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