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广东音乐,品岭南丝竹琴韵

 笛韵悠然 2017-12-07

来自古典音乐频道 23:35



还记得在读中学的时候地理课本上有一句话:“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滋养着一方的音乐文化,走过烟雨江南,缭绕在水雾里的江南丝竹温婉清雅;来到首都北京,响彻在胡同院子的京腔京韵回味悠长;驰骋于茫茫草原,天地间似乎都回荡着辽远的长调。每个地区的音乐都写着这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也展示着这方人民的气息,今天的音乐小品,我想为大家推荐的是极具南国风情的广东音乐。

在宋代文豪苏轼的诗作《惠州一绝》中有这样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到广东,出色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这个地域的一大标签,像纪录片《寻味顺德》里介绍的粤菜,诗词作品里提到的岭南瓜果,都令人垂涎三尺、印象深刻。除了诱人的美食,广东音乐也别具一格,它和广东的粤剧,还有岭南画派并称为“岭南三秀”。


广东音乐起源并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一地区自明代万历年间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民间器乐演奏传统,平日里有宅门庭院传出的丝竹小曲,节庆时有大街小巷热闹的锣鼓吹打,悠久的器乐演奏文化为广东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东音乐的曲目最初是由粤剧中的“过场音乐”改编而成的,随着发展,曲目开始不断地丰富,作曲家们开始把当地的民谣俗曲,还有其他地区的乐曲进行吸收运用,通过对演奏韵味的润色赋予其浓厚的广东色彩,从而形成独具岭南风味的广东音乐曲目。现在听到的这首《平湖秋月》就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用北方小调《闺舞》改编而成的,流畅的旋律,婉转的音调勾勒出西湖月色的静谧与缥缈。


《旱天雷》

如果说《平湖秋月》是在江南的月色中流露出一丝岭南色彩,那《旱天雷》可以说是一首广东风味十足的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广东音乐名家严老烈从粤剧中的过场音乐《三汲浪》中改编而来,明快欢悦的旋律和活泼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人们在久旱中听到阵阵雷声,喜逢甘霖的欢乐情绪,这首乐曲也是广东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曲目之一。

《双声恨

有人把广东音乐曲目的音乐情绪分为“欢情”和“愁情”两大类,《旱天雷》显然是“欢情”的代表作,而广东音乐中“愁情”的代表当属这首以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双声恨》。

《双声恨》也被称作《双星恨》,表现了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爱而不得的惆怅和哀怨。乐曲旋律委婉深沉,节奏舒展有致,表达了人们对于传说中牛郎织女的不幸遭遇所寄予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压抑和哀怨的情感。

《鸟投林》

 除了抒情,在写景方面广东音乐也有经典之作。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作曲家易剑泉创作的《鸟投林》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乐曲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的动人场面,全曲静中有动,对于鸟鸣山色的描摹,形象而富有生气,展现了诗情画意的南国风光。


《雨打芭蕉》

广东音乐中还有不少“以景抒情”的作品,作曲家们通对场景的描绘来表现人们的精神风貌,这首《雨打芭蕉》就是广东音乐中“以景抒情”的代表作。乐曲描绘了夏天的夜晚,人们在屋内听着窗外雨声拍打着芭蕉叶的场景。一场雨水带走了夏夜的闷热,凉爽的夜晚,芭蕉叶在风雨的拍打中摆荡起舞,人们在这动听的自然之声中享受着雨水带来的凉爽与舒适,乐曲旋律流畅明快,抒发了人们喜悦惬意的心情。

《彩云追月》

最后为大家推荐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广东音乐名曲《彩云追月》,这首乐曲最早出自清代广东音乐的曲谱集,1935年,由作曲家任光和聂耳重新编曲,成为了一部优秀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彩云追月”的标题包含着仙人乘着五彩祥云奔向月宫的美好寓意,旋律中洋溢着广东音乐的闲适淡雅,月宫晶莹剔透的美景仿佛随着轻轻摇曳的音乐缓缓掀开面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