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管理规范
2017-12-07 | 阅:  转:  |  分享 
  
附件



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二、教育技术装备是指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研究的各种物质条件和手段的总和。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硬件资源,而且还包含对其配备、管理、使用和研究的行为和过程,是用媒介语言来表达教学过程的技术。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主要涵盖中小学教室,实验室(含科学教室),图书馆(室),体育场(馆),音乐、美术、卫生、心理咨询室,地理、历史等专用教室和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含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仪器器材、设备设施、图书期刊(含电子图书)、工具材料等的配备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管理、使用、研究、培训等。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和技术保障,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培训,完成课程标准及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开展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并积极组织开展自制教具工作。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学校应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方式,营造更为人性化、保证师生健康安全、适于学科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工作,保证专款专用,充分发挥其效益。教育装备的采购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和教育技术装备的特点进行择优采购。采购的教育装备必须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学校。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检查、督导评估学校时,要把教育技术装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建立教育技术装备评估制度,科学制定评估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

一、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负责辖区内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的职能机构,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技术装备的政策法规、标准文件、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辖区内教育技术装备的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资计划、管理、供配、调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考核评估。

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装备管理人员培训及科研工作。

三、各学校应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应有机构(或部门)统一管理,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确保经费落实,及时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四、装备管理人员是对本校教育技术装备提供技术性支持、针对性服务、日常性维护和常态化管理的专业人员,主要指任课教师并兼职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教职系列做专用教室及场所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图书馆(室)管理人员、各专用教室及场所等管理人员。装备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备。装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学校应根据工作量及有关要求,合理设定装备管理人员,编制在学校教职工总编制内解决。

五、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中,坚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实验室管理员培训计划,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实验室管理员工作职责和学校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认真组织考核。

六、学校应合理计算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保证他们正常职称评聘、晋级、进修、评优评先等,并解决所需劳动保护和专业保健用品。装备管理人员应努力钻研技术和业务,充实更新知识,有高尚职业道德,有过硬本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第三章中学理化生实验室

一、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建设执行《省标准(试行)

2.教学仪器设备学校要根据选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按照的要求和教学需要,制定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计划,采购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补充、完善和更新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

3.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建立并悬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学生实验守则》、《物理仪器室管理使用制度》、《化学仪器、药品室管理使用制度》、《生物仪器、模型、标本管理使用制度》等制度。

(2)坚持按制度办事,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3)实验室要创造科学、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4)科学制定实验操作程序,要有处理突发情况的各项措施,确保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4.实验室管理工作。

(1)须建立实验室建设档案、管理档案和实验教学档案。

(2)对实验室的“建、配、管、用”进行跟踪记录,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

(3)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

5.教学仪器设备应按学科和类别,分室、分柜、定位存放。

要根据仪器的不同结构、性能和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腐蚀、防曝晒、防蛀、防变质、防磁、防压等工作。

6.化学药品分室、分柜存放,并贴有明显标签。

(1)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易地单独放置,要有专人保管,并严格执行领用手续。

(2)对危险品和毒品的管理和领用,要执行双人双锁管理;钠、钾、白磷等试剂瓶三分之二埋入危险品柜底层砂中。

(3)配置的学生实验用化学试剂瓶上标签封蜡使用等。

7.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要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维护、计量标定等工作。电学仪器要定期通电或及时充电,仪器要定期擦拭,化学试剂要经常检查存放情况,生物浸制标本应按要求定期补液。

8.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要建立账册。

(1)应设立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账,低值易耗品账,要求记录及时,准确。

(2)仪器数量增减登入“明细账”;玻璃仪器、药品的增减及时登入“低值易耗品账”,并接受财务监督。

(3)定期盘点,按规定程序做好报损、报废工作,并根据需要及时补充不足的设备和药品。

9.实验室管理人员。

(1)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的编制在学校教职工总编制内解决,可根据从事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进行设定。

三、实验室使用要求

1.学校根据课程计划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耗材。实验室易损易耗品的补充,必须纳入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保障损坏和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时维修和替换,切实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出。

2.学校应对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效果进行常态化的检查和评估,要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实验室实际使用效率低的要追究责任,使用率高、责任心强的要给予奖励。

3.建立对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综合考核评估制度,将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实验课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5.学校根据选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材的需要,采取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选配、定制、自制的方法,配齐配足课程教学中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做好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工作,逐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四、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装备相适应,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和装备工作的需要,配备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2.实验室管理人员

(1)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应有较强的事业心、实验能力和管理能力,熟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性能和管理业务,能独立完成本科目的所有实验,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

(2)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必须通过省或本地市、县(市、区)教育管理部门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资格,持证上岗。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劳动保护用品和营养费的发放标准,并贯彻执行,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第四章科学实验室学校要按照《省标准(试行)的要求,根据学校层次和规模,对各种实验室用房的数量、面积和内部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保证实验室用房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盗等条件,满足师生进行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仪器设备存放的需要、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需要。学校的实验室用房建设规划要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论证批准后,再组织实施。

教学仪器设备学校要根据选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按照的要求和教学需要,制定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计划,采购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补充、完善和更新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实验室工作的经费实验室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需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小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以及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添置的耗材费用应纳入学校教育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学校应按照这一要求,做好实验室工作的经费保障。实验室人员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有一名学校负责人分管学校的实验室工作。要设立实验(实验)岗位。规模较大的学校应设立实验教学研究室(组),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实验(实验)。

实验(实验)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实验(实验)的编制,根据从事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在学校教职工总编制内解决。实验室工作制度学校应建立实验室规则仪器室规则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则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教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教学仪器维修保养制度教学仪器报损制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为他们的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学校要制定实验(实验)工作职责和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推动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要把实验(实验)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中,坚持培训上岗制度。学校要组织实验(实验)积极参加有关培训,保证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落实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有关待遇,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是实验室工作的最终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按要求开设实验课。首先每学期要制定全面科学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对实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明确目的要求、目标任务和要采取的措施,并制定出实验进度表。第二是制定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工作程序。一般的程序可分为:填报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准备实验用仪器设备和材料、做准备实验和课堂实验教学四步。

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师生开放实验室,进行各种教学研究和科技活动。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开放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任课教师的实验室工作主要是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主要应做好下列工作:

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备好实验课。



(2)图书馆宜单独建造,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和环境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单独设置出入口。

有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交流场所。电子阅览室一座一机,使用面积不于1.9㎡,暂时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学校,在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情况下,可以与计算机室合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馆内实行方便师生使用的藏、借、阅一体的布局方式。要求馆藏图书类别结构比例量标准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图书馆应注重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并要做到品种丰富,复本一般不超过。应有一定量的音像资料和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

与建设配备能满足本校全部书刊放置的书架、报刊架、书柜、书立、借阅台和足够数量的阅览桌椅,阅览桌椅尺寸应方便学生使用。有防火、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消毒设施。图书馆(室)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室)应配备1-2台计算机,图书馆(室)应配备-台计算机计算机管理软件必须要重视和加强与校园网的结合,实现。配有复印机、打印机装订机办公设备。阅览区室内光线充足柔和,应以天然采光为主,均匀、无眩光,阅览桌上防止阳光直射;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遮光措施电子阅览室须温度适宜,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远离强电磁场辐射和强腐蚀性的物体,设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有安全、实用的计算机网络连接系统,有计算机防病毒措施。

(7)馆内通风良好,宜采用自然通风。书库、阅览区应符合消防相关要求,具有消防给水系统。书库、阅览区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要求配人()。小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专以上,应具备,通过培训,并持有岗位资格(合格)证书。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并且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能根据教育教学特点开展图书馆工作。员熟悉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学校图书馆要有发展规划,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图书1.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管理人员在晋级、晋升等方面与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学校应图书设备管理制度图书清点、剔除管理制度《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图书馆应有学期和年度工作计划,期中工作检查、期末工作总结,记录开展工作的有关档案、资料等。新书应有验收、分类登录、著录、技术加工上架流通等,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应设总括登、个别登(如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取消)、册;丢失图书及时注销,记入注销,实行计算机管理可按年度打印图书和音像资料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G62初等教育类下的教学参考书应分到五级类目,分到各学科;文学作品应分到三级以上,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

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音像资料按《非书资料著录规则》、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应以《中文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图书馆应设书名目录、分类目录,有条件的可增设著者目录,著录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取消卡片目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图书排列整齐,架标齐全,标识清楚、科学、具体;书标签粘贴整齐划一,同一库室内颜色、形状、大小一致;A、B、C、D……Z依次排架。第一排书架与第二排书架之间呈“S”型迂回绕架连接。

10.报纸当天上架,刊两天内登记流通;报纸每月装订成册,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登记、分类、编目、流通。

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破旧书刊要及时裱糊,延长使用寿命;对内容过时或不健康、长期压架失去使用价值、破损严重无法修补、不符合本馆藏书范围、复本过多、套册不全的书刊和教材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的复本等予以剔除;每一对书刊、藏书进行一次清点,清点对丢失和的书刊,严格办理手续,保证、相符。12.阅览室书架排列应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利于读者开架借阅。13.注意防火,馆区内严禁使用电炉、火炉。

1创整洁、和谐、优雅且符合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读书阅览环境,做到室内外无尘、安静有序、色彩淡雅协调;墙上有符合生特点的激励性读书名言、有利于培养生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有花草点缀;集德育、智育、美育于图书馆环境之中,应具有人性化、高品位的文化底蕴。1.学校图书馆应根据教学和师生阅读需要广泛搜集各种资料、采集整理网络教育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册次。生均书不少于1册生均不少于次要做好利用率。4.按年级、按内容编制导读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文摘或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制作电子剪报,定期发布。

5做好以下内容的陈列:新书推荐、内容介绍、图书评价;编制新书目录,介绍新书,宣传推荐好书。时事宣传、图片展览。专题图书资料或重要文献陈列、展览。读者园地、心得交流等。

6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和教学研究;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主题读书活动;主动及时地向学校领导、学科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管理人员宣传推荐教育教学参考书和各种活动资料。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根据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开展特色服务。 主要功用 室数 面积 计算机网络教室 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学生上机实习、课外培训等。 平行班级数≤8,标配1室 1、可容纳最大班额的全体学生,保证每生一台

2、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平行班级数>8,标配2室或以上 计算机网络教室准备室 教师、管理人员工作、维修及放置软件资料、供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教室之前更衣换鞋之用,同时可作配电房。 1室 (1)计算机网络教室应具有防雷设施,远离电气铁道、高压线路、变电所、微波发射塔、线路等强电强磁场及有腐蚀气体(如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地方。

(2)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温度、湿度适宜,学生上机时室内温度不宜高于30℃,机房内安装空调或吊扇。若在楼房中,计算机室不宜设在一层或顶层。

(3)采用日光灯照明,教室明亮,照度均匀,窗户应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4)教室地面的铺设宜选用防水防静电材料,如静电地板、地砖、地板革等。室内装潢须用防火材料,并配有灭火器材。

(5)室内网络布线、电源布线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供电线路应暗线敷设。

(6)电源插座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有安全接地。电压不稳定的学校应配备稳压电源。

(7)教师机和服务器宜配置较高性能的机型,学生机宜配市面上比较普及的、具有高性价比的机型,学生机应采用系统还原和硬盘保护措施。配置语音学习软件的学校,宜配备优质耳机。

(8)网络教室应安装电子教室软件,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的广播、监控等操作,统一进行管理。应安装适应教学需要的操作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完善病毒防范、不良信息过滤功能。

(9)教室门窗须安装有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宜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2.配备标准

参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吉教[2010]19号)“信息技术教室装备标准”执行。

3.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

(1)应设一名专职管理教师。

(2)管理教师应负责室内卫生、系统维护和用电安全等诸项事宜。

(3)建立仪器设备明细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购置时间、金额、数量和完好情况。

(4)课时表上墙,计算机室每周课时数应不少于20节。

(5)管理教师应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二、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

1.多功能室(多媒体教室)建设

室别 主要功用 室数 面积 多功能教室

(多媒体教室) 用于视听教学、合班上课、观摩教学和集会,也可兼做文体活动场所。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1室 1、最低可容纳一个学年的师生

2、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准备室 存放电教器材和资料库,调光调音调温、信号传输等总控,电源总开 1室 (1)教室宜设计成前面摆放学生上课桌椅,后面是排椅的方式,有条件的学校教室后半部分宜设计成阶梯式。

(2)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温度、湿度适宜,室内宜安装空调或吊扇。

(3)采用日光灯照明,教室明亮,照度均匀,窗户应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4)室内装潢须用防火材料,并配有灭火器材。

(5)室内网络布线、电源布线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供电线路应暗线敷设。

(6)电源插座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有安全接地。电压不稳定的学校宜配备稳压电源。

(7)各种设备和信号源在控制面板上自由切换,“一键到位”,可进行软、硬件控制。

(8)安装适应教学需要的操作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完善病毒防范、不良信息过滤功能。

(9)教室门窗须安装有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应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2.配备标准

参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吉教[2010]19号)“信息技术教室装备标准”执行。

3.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管理

(1)应设一名专职(兼职)管理教师。

(2)管理教师应负责室内卫生、系统维护和用电安全等诸项事宜。

(3)建立仪器设备明细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购置时间、金额、数量和完好情况。

(4)有使用记录,规范记载每次活动的使用人员和内容。

(5)管理教师应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三、校园广播室

1.校园广播室建设

室别 主要功用 室数 面积 校园广播室 可满足学校升旗仪式、课间操、眼保健操、全校集会、听力测试、校园节目等广播任务,具备调频广播、扩音、录音及CD、MP3等音频放送等功能。 1室 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1)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温度、湿度适宜。

(2)采用日光灯照明,教室明亮,照度均匀。

(3)室内装潢须用防火材料。

(4)室内网络布线、电源布线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供电线路宜暗线敷设。

(5)电源插座宜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有安全接地。

(6)教室门窗须安装有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宜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2.配备标准

参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吉教[2010]19号)“信息技术教室装备标准”执行。

3.校园广播室管理

(1)应设一名专职(兼职)管理教师。

(2)管理教师应负责室内卫生、系统维护和用电安全等诸项事宜。

(3)建立仪器设备明细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购置时间、金额、数量和完好情况。

(4)管理教师应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四、电子备课室

1.电子备课室建设

室别 主要功用 室数 面积 电子备课室 用于教师进行备课、网上查询、课件制作、程序开发等的工作 1室 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1)电子备课室应具有防雷设施,宜远离电气铁道、高压线路、变电所、微波发射塔、线路等强电强磁场及有腐蚀气体(如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地方。

(2)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温度、湿度适宜,教师上机时室内温度不宜高于30℃,机房内安装空调或吊扇。若在楼房中,教师备课室不宜设在一层或顶层。

(3)采用日光灯照明,教室明亮,照度均匀,窗户应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4)教室地面的铺设宜选用防水防静电材料,如静电地板、地砖、地板革等。室内装潢须用防火材料,并配有灭火器材。

(5)室内网络布线、电源布线符合国家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供电线路应暗线敷设。

(6)电源插座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有安全接地。电压不稳定的学校应配备稳压电源。

(7)宜安装“教师备课系统”等功能软件,便于教师进行备课、资源共享、网上查询、课件制作、程序开发等的工作。

(8)教室门窗须安装有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宜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2.配备标准

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功能 单位 配备标准 配备要求 基本 选配 1 微机桌 张 与计算机匹配 √ 2 座椅 把 与计算机匹配 √ 3 资料柜 存放资料 个 1 √ 4 网络信息口 上联接口 个 2 √ 5 黑板 块 1 √ 6 电子白板 块 1 √ 7 液晶(LED)电视 块 1 √ 8 教师用计算机 带耳麦、DVD刻录 台 ≥10 √ 9 交换机 10/100M自适应 台 1 √ 10 打印机 激光或喷墨 台 1 √ 11 课件制作软件 套 若干 √ 12 电子备课系统 套 1 √ 3.电子备课室管理

(1)应设一名专职(兼职)管理教师。

(2)管理教师应负责室内卫生、系统维护和用电安全等事宜。

(3)建立仪器设备明细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购置时间、金额、数量和完好情况。

(4)管理教师应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五、远程教育教室

1.远程教育教室建设

室别 主要功用 室数 面积 远程教育教室 主要用于实现卫星教学资源收视、互联网接入和文件打印等功能。 1 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1)室内通风良好,相对温度、湿度适宜。

(2)采用日光灯照明,教室明亮,照度均匀,窗户应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

(3)室内装潢须用防火材料,并配有灭火器材。

(4)室内网络布线、电源布线符合国家相关建设和验收标准,供电线路应暗线敷设。

(5)电源插座选用三芯插座,以保证供电电源有安全接地。电压不稳定的学校宜配备稳压电源。

(6)卫星天线架设须在学校开阔地高处,并有有效接地,宜避开树木和建筑物的阻挡。天线架设点要有牢固的基座,保证能够充分承载天线自身的负荷,架设点选址距接收室应不超过20米。

(7)F头连接处紧密并用热缩管密封,功分器用铁钉固定在离地面10公分以上。

(8)卫星接收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保持正常。

(9)安装适应教学需要的操作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完善病毒防范、不良信息过滤功能。

(10)教室门窗须安装有金属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应安装监控和报警设备。

2.配备标准

编号 名称 规格型号功能 单位 配备标准 配备要求 基本 选配 1 微机桌、椅 套 1 √ 2 防雷接地系统 套 1 √ 3 资料柜 用以存放光盘和信息资料 个 1 √ 4 卫星天线 KU波段,Φ=1.2M(偏馈) 套 1 √ 5 高频头 只 1 √ 6 功分器 1入/4出 只 1 √ 7 DVB卡 符合《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规范》 块 1 √ 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 符合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规范标准 台 1 √ 9 计算机 CD-RW,独立显卡,实现IP节目在电视上播出 台 1 √ 10 电视机 台 1 √ 11 DVD 台 1 √ 12 打印机 台 1 √ 13 稳压电源 1KV 台 1 √ 14 UPS电源 台 1 √ 15 刻录光盘 盒 2 √ 16 移动硬盘 个 1 √ 3.远程教育教室管理

(1)应设一名专职(兼)管理教师。

(2)管理教师应负责室内卫生、系统维护和用电安全等诸项事宜。

(3)建立仪器设备明细账,详细记录仪器设备购置时间、金额、数量和完好情况。

(4)管理教师按时接收远程教育资源,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整理,数量应大于20G,做好资源接收记录,规范记载接收资源时间、内容和存储位置,并做到校内资源共享。

(5)管理教师应参加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第七章音乐教室(器材室)

一、音乐教室(器材室)建设和器材配备

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吉教[2010]19号)的文件要求执行。

二、音乐教室(器材室)的管理

1.设专职(兼职)管理教师,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学校应建立《音乐室管理使用制度》、《器材室管理使用制度》、《器材领用借还制度》、《器材损坏赔偿制度》、《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器材报损制度》等规章制度。

3.音乐教室专用器材要登记造册,建立,做到物相符各类器材摆放有序,方便教学。要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墙壁、桌凳、器材清洁,环境整洁美观。

教学时要爱护器材,细心使用。平时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器材使用要注意人员安全,有防火、防盗、防霉等措施。

认真做好教室、器材的教学及使用记录。要制定有关使用、保管、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器材要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做到物相符各类器材摆放有序,方便教学。

教学时要爱护器材,细心使用。平时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6.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器材使用要注意人员安全,有防火、防盗、防霉等措施。

建立明细目,做到物相符建立明细目,做到物相符2012年10月8日印发

























-1-







献花(0)
+1
(本文系长青宋淑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