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嘴八舌】中学搞学科竞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长沙7喜 2017-12-07


自不待言,搞竞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多年后回首,那段时光竟是暗淡的高中生涯里最明媚的一道光,每天都充满激情、斗志昂扬,一副天下我最牛的自信模样。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前辈们的小故事,也欢迎你留言一起聊聊竞赛那些事儿。





1、爱尖子@张明宇老师


学校有竞赛班,我们搞竞赛的高联之前几个月都在竞赛班上课,以至于自己班里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有一次我回自己班里上课,发现班里来了个不认识的老师,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新来的语文老师...


因为搞竞赛落下很多课内知识,高三物理、生物课老师带着同学复习,我就自己坐在后排自学,最牛的是创造了一周刷完五三的记录...


搞竞赛其他不好说,自学能力和心态真是锻炼的好得不得了。




2、爱尖子@周兰珺老师


论如何分辨竞赛班的同学。”

“戴眼睛,目光呆滞,低着头,步履匆匆...”


这是当时学校同学间口口相传的段子,我当时就想,我可不能成为这样的竞赛生。


其实,搞竞赛挺有趣的,所以我觉得那些编排我们的同学肯定是嫉妒,哈哈。




3、@某匿名同学


就是高一高二没放过假呗。


点评:瞎说什么大实话。




4、@某文艺网友


好像跟数学谈了一场恋爱...


不过,最后失恋了...


点评:没关系,至少曾经拥有过...




5、爱尖子@某段子手家长


搞竞赛就是一步一步被“鄙视”过来的...


你搞校内数学,小奥老师嫌弃的说,校内人人一百分,小奥获奖才算本事,校内算个啥?


你小奥拿奖了,捧着华罗庚金杯喜笑颜开,中学竞赛老师说,初中数学联赛才算数学竞赛,华杯收起来吧,别丢人了。


你初联拿奖了,高中竞赛老师说,初联太水了,高中数学联赛才是真正的数学竞赛,初联没用。


你高中数学竞赛省一了,清北学科营说,强省弱省?综合排名如何?回去等消息吧。


你进省队了,清华北大说,期待你的CMO成绩...


你进国家集训队了,李教授说,我给你出道题……


你做出了李教授一道题,进了北大数学院,刚放下行李,旁边走过一个师兄,别人告诉你,他叫韦神。


你知道不能跟韦神相提并论,躲在一边嘟囔,我好歹也是金牌啊……一群人从寝室冲出来,甩你一堆金牌 —— 有谁不是金牌?!还有谁?!




6、爱尖子@黄黄


千万别把竞赛当成一件仇大苦深的事情。数学竞赛嘛,就像打游戏,你遇到的每一道难题,都是一道关卡,赢了,请继续前往下一关,输了也没关系,还可以重启游戏,继续打...




7、爱尖子@李妈妈


我儿子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说了一句,明天终于周末了,再也不用做校内那些低水平的题了。


点评:请围观大神,膜~




8、爱尖子@某家长


搞竞赛这个过程很重要,学奥赛的过程很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一道题从没头绪到略懂,再到拨云见日,这跟在生活、工作里解决各种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以会学习会做题的孩子以后在工作中往往也是佼佼者。我家孩子搞竞赛,其实我最重视的就是能力的培养。




9、爱尖子@某粉丝


本人2015年物竞考生。


高一因为受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以及某位学长的励志故事的影响,决定参加物竞。暑假的时候每天看《高等数学》和《电磁学篇》,从早看到晚,高二一年刷完了一本又一本竞赛书和大学教材。那时觉得最美妙最神奇的就是用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


记得暑假的时候还算了很多与《三体》相关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只是兴趣,中间遇到的困难也不少,比如一个人看崔老师的《热,光,近》的光学部分看得欲仙欲死。(当时没人指导,不然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后来暑假和同学一起参加集训、北大物理营,刷完《题选》和历届真题,一直都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但竞赛前因为一些事情心态受影响以及考试时出现的某一严重错误让我最终止步省二。当时大概是我人生前17年最绝望最痛苦的一段时间。所幸并没有放弃也没有丧失对物理的热爱。现在在基科班,开学大二,打算以后研究量子计算机。


在这里悄悄为学弟学妹们加油,无论成败,愿你们永不失去对物理的兴趣,无论未来走向哪里,不要忘记曾经战斗过!




10、知乎@分校故人观


高二,有天的数学作业最后一题特别难。我当然知道用高考范围内的课内知识解出这道题的办法,但我觉得那样子不够美。于是我用竞赛知识把它写出来。


过一会儿,有个没学竞赛的同学,问我这题怎么做。


我问:“你知道XX不等式吗?”


“竞赛的啊……”同学摇头。


我看她要去找下一个人了,就拦住。


“这其实很简单的。”我说,“我写给你吧。”


然后我就证明了不等式,用不等式推论写出这道题。写的时候,我很激动;写错了一个字,我就重新写。写完这些,我发现,我写得蛮久的。然后我把不等式的证明连同做法递给那个同学,他已经用课内知识写出来了,我回答得太迟了。但同学口中说出的谢谢,让我回味了很久。


竞赛内容大部分是艰深的,在校园里鲜有人知。有人问津,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就像孔乙己问人知不知道“茴”字有多少种写法,我们学竞赛的,和孔乙己一样,蛮孤独的。但我又希望有同道之人可以互相分享这其中的玄妙,并对此充满希望。


学竞赛,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湖心亭,那里常年有雪,但少有人烟。这是一个人的孤独,也是一个人的狂欢。



这里有酒,你有故事吗?


          欢迎来聊聊你在竞赛路上有趣、励志、悲伤...的故事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