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秋拍】《案上云烟》专场(袖珍清玩)

 alayavijnana 2017-12-07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作为中国嘉德工艺品部传统专场,此次秋拍延续私人与世家珍藏风格,呈现器物臻品百余,汇集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明清仿古鼎彝之器以及清宫传世精作珍玩,蔚为可观。



案上云烟——文房雅玩

拍卖时间:12月21日(周四)下午2: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A厅



书斋器物由于文人思想、审美理念的直接参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典故。明窗净几,怡情格物,文人案头之物,皆有寄托,或坐卧群山,或神往物外。此次将本场文房小件器物单独列出,以为共赏,瑰器流芳,也期望此次呈现的珍品再续佳话。


4701

清中期

黄杨木灵芝如意

31.5cm. long 

RMB: 20,000-30,000 

参阅:

海波编著,《竹木牙角器珍赏》,文沛美术图书出版社,1995年,页68

朱力主编,《明清古玩真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页38


此如意由黄杨木雕琢而成。整体似一灵芝。柄首以圆刀雕刻成灵芝状,纹理刻画精致清晰,形式逼真。柄身修长,中部隆起,随形附势,镂空透雕一枝一蔓,藤蔓依附缠绕主枝,间生小枝攀爬,雕琢细腻,线条自然柔和。此柄如意为拟生形态,构思巧妙,整体造型简练流畅,纤细雅致,韵味生动,刀法圆润。经久把玩,其包浆润泽亮丽。灵芝历来被视为仙草,寄生于枯木之上,质地坚实,不易腐朽,芝首多为半圆形,寓意不老长生。如意有万事如意之意,以灵芝造型更增长寿之意,福寿延年,寓意美好,气节高古。


《竹木牙角器珍赏》P68


“如意”因其名称寓意吉祥,明清以来,备受皇室推崇,其佛道之意及使用功能渐失,成为纯粹陈设把玩之具。凡值年节,皇族互赠如意相庆贺。臣下进呈帝王的也常是如意。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


4702

清早期

竹雕松下读书图香筒

5.2cm. diam./ 14.7cm. high 

RMB: 35,000-55,000 

参阅:《雕刻之珍:明清竹刻精选》,国立历史博物馆,2005年9月,页40


香筒取竹茎雕成,呈圆口,筒身修长,配紫檀木顶盖承座。外壁以浮雕、镂空等技法通景式刻画二乔松下读书以为主题。画面中苍松掩映,亭亭如盖,湖石林立,石案上陈置书册及笔砚。松石幽静,两位妙龄女子,长裙高髻,云鬓纤毫毕现,神态温婉,一人坐于石案前展书而读,另一人于其身后,面向一方桌而站,桌上摆有煮茶之器。二女意态闲适,容姿纤丽,不胜绮罗。画面契合古代文人阶层的审美追求,端庄文雅,意境深远。此器场景人物刻画精细,虽景物繁复,刀法依旧犀利洒脱,构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尤以浮雕、镂雕参酌用之,纹饰刻画细致入微,平刀、圆刀融合互见,形成曲直繁简、轻重刚柔之对比的丰富画面。


香筒,亦称“香笼”,是文人书斋不可或缺的香具。一般是直接将特制的香料放于香筒内,香气便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唐李贺曾撷以香筒入诗,作「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二句。燃香于筒内,烟雾氤氲中,或挥笔,或阅籍,或沉思,其乐无穷;闺阁女子盛花或香料于其中,芬芳气味通过筒壁缕缕散发,使得闺阁香暖素净。


4703

明晚期

黄花梨滚轴

27.5cm. long 

RMB: 30,000-50,000 


滚轴黄花梨制,中为圆木,两头留轴。木纹肌理清晰,色泽沉重,包浆温润自然。此类用具非一般家庭所有,应为达官显贵家中旧物。


4704

清早期

紫檀根瘤随形盖盒

11×8.5×6.2cm

RMB: 30,000-50,000 


此盒以整块质地细密、纹理美观的紫檀木一截整挖掏制,由盖、盒组成。制者利用天然的形态、纹理,巧施雕琢,妙趣横生。盖盒表面根瘤凹凸,似山间水汪,造化自然,浑然天成。盖身中心顶部根瘤较平滑,偏口沿处根瘤较为突出。一侧瘿结密而小,且微凹,一侧则疏而大,且对称透雕两小枝成桥形,一短一长,一圆一折,对比明显,富有节奏感。底部以四个瘿瘤,两两以枝干相连为足,巧思精妙。子母口,口沿随形依势,线条流畅,内膛素净,凹面处理过渡自然,浑然不见琢痕,纹理致密,其材洵美。盖、盒相扣,密无罅隙,浑然一体,二者纹饰亦相连属,可谓尽人工之巧,富自然生趣。


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文人雅士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


4740

清早期

紫檀诗筒

5.8cm.diam./ 9.8cm.  high 

RMB: 36,000-56,000 


此笔筒纹理美观的紫檀制成,直身圆口,下承三小足。通体光素无工,以自然瑰丽纹理取胜,予人以简约雅致之感。整器造型虽小巧却不失端庄规整之感,展现紫檀自身气质之外,又不失书卷文气,多年的把玩使得笔筒周身形成浓厚的包浆,历史气息浓郁,温润凝重,色泽深沉。


4741

清早期

黄花梨案上案

32×10.1×12.3cm

RMB: 120,000-220,000  


通体以黄花梨为材,小独板案面两端嵌入小翘头。边抹四边底端押窄线,下接牙板,牙头铲地浮雕卷云纹,边缘起线。腿足以夹头榫纳入案面,足端外撇,为“香炉腿”。腿足间绦环板透雕灵芝纹,雅致可观。此件小案虽非大器,但榫卯严谨考究,标准明式做法,造型秀美悦目,朴质简练,平淡耐看。历经多年传承,保存完好。



4754

竹黄福寿纹如意

30.5cm.  long 

RMB: 20,000-30,000 


此件如意以竹黄雕制而成,有取竹树气节清高之意。器呈三弯式,纤薄轻盈,线条弯曲巧致。如意首及趾为云纹状,整器布满兽面纹,可见卷云勾眉,方折角,圆方凸目,鼻头上卷,侈口双齿外露。如意腹中心雕以“吉祥如意”四字。贴黄器富有装饰性,将其镶贴在器物上,接口处可粘拼得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可不受竹材的限制而做成任何形状的器物。此柄如意形制传统,工艺精细,包浆温润。


贴黄,又称“竹黄”,“文竹”,是将竹材内壁竹黄翻转过来施艺,作为一门独立的竹雕刻艺术,始于清初而盛于乾、嘉时期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这个时期的贴黄。大多为一些仿制青铜器、瓷器与玉器的观赏器,此件即是一例。



4756

清雍正

紫檀玉钮盖圆香盒

19.5cm.  diam./ 18cm. high 

RMB: 120,000-220,000 


此香盒以紫檀为材,子母口,边缘起阳线为饰,盒身分两层,两层接口处亦起阳线。盒壁以短料暗榫拼接,覆以整挖肩部,由此防止材料开裂及变形。整体造型简洁秀雅,通体光素无纹,包浆莹润,工艺考究,古朴大气。此香盒为盛放香料所用,是香道用具。盒盖上镶玉钮盖,雕三羊盘卧成圈,一羊身上有一太极阴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