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帝国的边防(四)

 陆一2 2017-12-07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瓦剌停止向明朝称臣,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大军进犯大同防线。明英宗闻讯,集结十六万大军北上抵抗瓦剌大军而遭遇惨败。据考究,瓦剌在土木堡之战中投入的兵力约六万人,也先亲率的主力也就两万精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军的惨败呢?本期就探讨一下土木堡之战的一些细节。

明军到底存在哪些败因?

其一,明英宗高估了明军的战斗力。自明太祖第五次亲征蒙古直到英宗正统十四年,二十余年来,明朝北部边境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局势。边境局部地区虽偶尔发生蒙古小部队入侵劫掠,但边防各镇一直没遭受过蒙古大军毁灭性的打击。明军北方常备军队多年没经受过战争的考验,早已不是永乐年那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狼虎之狮。明军在行军途中毫无纪律,明英宗甚至不得不多次诏谕随军的文武官员,晓以行军纪律。

其二,大军集结太过仓促。从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四日决定亲征瓦剌,明英宗朱祁镇仅用了两天时间即完成了大军集结和战前动员,十六日便急匆匆地北出居庸关了。这样带来的后果便是粮饷准备的不够充分,军心不稳。

其三,明军战略出现重大错误。军备不充分使得明军在战争的开始便着眼于寻找瓦剌的主力进行决战,却一直无法掌握瓦剌大军的准确位置。相比瓦剌铁骑,步兵占多数的明军机动性严重不足,在情报系统几乎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明军就只能在大同和宣府之间盲目地游走。

《明实录》将土木堡之战明军惨败归咎于太监王振弄权,对王振最大的指责在于他随意变更明军撤军路线:王振欲使英宗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来显示威风,尔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行军路线改往宣府方向,致使明军陷入瓦剌大军的包围圈。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明英宗朱祁镇并非软弱之君,相反他是十分的果断鲁莽且牢牢把握着军政大权,王振在军中充其量只是朱祁镇的传声从下图的明军迂回的行军可以看出来,真实情况是年轻气盛的朱祁镇不甘于劳师动众又无功而返,行至蔚州时,妄想利用蔚州以北山地地形优势转而北上寻求一战,在情报系统全部静默的情况下,明军一步步行至绝境。明朝的文史官不敢指责英宗的过失,将罪责归咎于王振身上,这决然不公平。

我们从瓦剌大军的视角一窥这场惊世骇俗的战役。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大军兵分两路攻击明朝边境,西线战场也先率两万精兵攻击大同防线,东线战场则由阿剌知院率数万大军围攻宣府东北处马口营、独石营等小城。

七月十六日明军北出居庸关直奔大同时,部署在宣大一线的瓦剌游骑兵早已获知明军的动向。明军行至大同城后便派遣前军继续北上搜寻也先主力,也先部在猫儿庄大败明军前军后撤出大同北方引诱明军深入草原并围猎之。此时明英宗察觉瓦剌的诱敌之计,从大同撤退,这一动向也被瓦剌获知,于是瓦剌兵分两路,一路打残大同镇后往蔚州——北京方向,另一路在宣府方向找到明军后一路追击。也就是说机动性不足的明军无论是从蔚州方向还是宣府方向撤退,终会在半路遭遇瓦剌的铁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时明朝九边漏洞百出的防御体系,数十里才设置一处烟墩,当大同城被围攻时,大同城周边的小城堡、烟墩等军事设施悉数被毁。看似处处坚城的宣大防线,实则如同纸糊,蒙古骑兵在防线腹地来去自如,明朝情报系统统毁于四处出现的蒙古骑兵的铁蹄下。明英宗压根不知道明军后脚刚离开大同,大同防线顷刻被摧毁,同时自己身后尾随着一支杀气腾腾的蒙古铁骑。八月十三日前后,瓦剌大军压制宣府守军不得出城支援,明军后部吴克忠与朱勇两部共计5万人先后在宣府南部鹞儿岭被全歼,在土木堡明军主力遭受致命一击:也先率军从西面追击明军至土木堡,而阿剌知院所部在东面截断明军撤退的路线,于是十余万明军在小小的土木堡惨遭合围。

瓦剌完成对明军的合围后,似乎并不着急攻击城中守军。在包围数日后忽然撤围而去,苦于城中无水(土木堡地势较高)而饥渴难耐的明军见到蒙古骑兵如潮水般退去后,纷纷出城掘地挖井讨水喝,而就在此时也先忽然杀个回马枪,数万大军回军冲击十数万毫无防备的明军。于是乎,土木堡就成了一处屠宰场。明军死伤三分之一,明英宗惨遭俘虏, 太监王振、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殉国。

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剌太师也先裹挟明英宗杀至北京城,明朝毅然另立新君——明代宗朱祁钰,新进兵部尚书于谦率领军民奋起抵抗蒙古大军,各路勤王大军马不停蹄赶赴京师。此便是史上著名的京师保卫战的开端。且看下一期的《明帝国的边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