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泽平的薪酬让你羞愧了吗?

 文阁wx234zx 2017-12-07


今天最热门的消息就数任泽平了。人家跳一次槽,全国投资者都在关心,你跳了多少次了?有人关心嘛?

 

今天疯传的恒大公告是这个:任泽平受聘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年薪125万每月,合计年薪1500万。

 

这难道不是网友PS出来的?首先没有一个公司的员工薪酬会发公告公布出来,难道非的要引起同僚的不满和团队内部的动荡?根本不符合一家成熟大公司的做法。其实人家真正的公告,就是发了一个履职公告而已,没有提及年薪。


 

其次,任泽平去恒大,不可能这点钱的。你要知道基金经理里面稍微管的资金规模大一点的基本都年薪千万,这些人都没什么名气,就是金融圈名利场茫茫大海里面稍稍出色的人而已。任泽平个人ip很强,而且他还不是李大霄、杨德龙这种纯网红,任泽平勤奋,有学问,有资源。没个几千万,配不起他在金融圈的位置。

即便只有1500万也已经可以让很多人汗颜了。


任泽平生于1979年。其实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主要学历是人大经济学院,后来工作之后到清华经管弄了在职的博士后。算是比较远距离的同一学院的师兄吧。但是人生差距实在太大。

 

今天看文章,有些人为了给自己的投资课做广告,就说任泽平高薪是因为学了投资。我看着觉得有些荒谬。任泽平职业上的成功有太多的因素,哪是懂点直播间皮毛的投资知识就可以做到?

 

从我的视角来看,任泽平的高薪来源于内部和外部都有的多个因素。

 

1. 学术水平。如果他不是人大经济学博士,可能就很难到国信证券做宏观分析师。其实金融圈是有很多潜规则的。一般研究宏观的学历都比较高,博士居多。行业研究员多数是硕士研究生。并且,毕业就到券商做研究员的基本都有名校的学历背景。因为金融圈还是聪明人聚集的地方,如果非名校一来悟性上可能会差一点,二来圈子也很难混进去。



这是前两年给出的基金经理毕业学校的数据,占比最多的就是清北复交,再看看公募基金高管也基本被名校毕业的包揽。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好的学历背景,你连行业入场券可能都拿不到,更别谈跟任泽平那样出色成为行业的标杆了。学点皮毛的投资知识只能让你每月几万块的工资稍微增点值,让你的年薪质的飞跃关键点不是投资知识。



2. 专注

你从任泽平的简历可以看到求学10多年都在学经济,工作10年也在研究经济。也就是这20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我们很多人其实你之所以不能成为行业的翘楚,可能是你付出的还不够多。其实小龙女也是汗颜的,我花了7年学医,又花了5年到药企做销售市场管理,然后之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投资之路。倘若我一直坚持做当初的一件事,可能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小的医学专家,副主任医师应该是有了,而且这些年的勤奋和努力都用在这一条路上,一定已经建立了远近闻名的口碑。其实好的中医大夫是非常缺的,而且如果真的牛,身价不输任泽平。抑或是如果当初没有被心中的经济院校录取重新回去再考一次,坚持自己的初衷,毕业后就做了自己热爱的投资,也许结果又是不同。。。我们大多数人都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初衷,不知道怎么选择了一条路,发现不挣钱,然后换一个挣钱的,结果发现自己也不能挣到自己想要的钱。最后也难免随波逐流,忘记了当初自己热爱什么。其实每一个行业,你做到极致,都可以获得高薪,明星分析师可以年薪千万,名医可以年薪千万,优秀的演员可以,人气高的老师单靠直播就能年薪千万,创业家可以,股票投资也可以。前提是,你专注于你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

 

3、勤奋和胆识

 

   其实任泽平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水平上肯定不是最牛的。清北复交都有大量的老师,学者比他道行深。但大多数人也只把研究经济当成了自己的一份工作,做不到像他这样勤奋思考。他的泽平宏观公众号是我必看的公众号之一,更新频率很高,同时都是深度长文,而且经常都是夜里发出来。写一两次可以,但是多年如此坚持是很难的。当然还有胆识,敢于发声。如果一个人性格中庸,说什么都怕自己错了引来同行的耻笑,你又如何去让市场中千万人知道你的才华?任泽平高调看准2014-2015的牛市,又在5000点提示风险,奠定了他在投资界的地位。其实看到牛市以及风险并不是太难的事,很多资深的基金管理人,或者投资者都做到了低点重仓进场,高点逃顶,在牛市里赚足了钱,而不只是吆喝几声。但也就因为这高调的几声吆喝给了任泽平前所未有的名气。所以有时候,自己身价的提升也是跟个人性格密不可分的。

 

4、机遇

 

做宏观研究的太多人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幸运。很多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顺利的晋升机会。我知道某券商的一个首席,好像比我还小一些,当上首席的主要原因就是老的首席离职了,恰好她是老首席比较喜欢的下属,而且平辈的没有一个比她年资高,都是小娄娄,于是也就上了。然后新财富评比再上个榜,那就不得了了。。。。职场发展这事,有时候不确定性太高。我记得当年我毕业的时候,全校只有2个人是毕业就被PF录取的。但是我去了pf最强的产品组,而那个同学去了一个小产品。因为我们产品强,奖金也高,所以大量高年资员工都不肯走。他那个产品组很多人都完不成任务,基本人都走光了。没过两年他就是经理了,我还在干一线工作。当年在公司的表现差距也很大,我多次上榜全国明星,明星榜上基本没见过他的名字出现。但自此之后他的职业发展就开挂了,区域经理做了没两年做中央市场经理,说起话来,都是那种:欸,你老板啊,我小弟啊。。。。其实职场上走得顺也好,职位高也罢,有时候机遇占据很大的决定性,跟两个人优秀程度的区别不大。

 

综上,成功可期而不可遇,它取决于多年的坚持、较高的起点、赏识你的领导和人生的机遇。人比人会气死的,最好的心态就是把当下做好,不辜负大好的时光,至于能不能高薪,能不能成功,结果交给上天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