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为什么后人不能超越我?

 耽读斋 2017-12-07

🔥


大家好,我是王羲之。据说千百年来,学书法和不学书法的人都喜欢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无论多么用功都难以超越王羲之?其实,学书法主要是自娱,别光想超越。但既然那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今天我就来谈谈一点浅见。


首先,我所处的时代不可复制,也难以超越。我的字介于古今之间,所以笔法、造型极其丰富;我这个时代的书写方式、书写工具、作品形式也正处于一个过渡性时期,这些都是后人所不具备的大环境。


把你们时代的字与背后的兰亭复制品对比一下……


其次,我的个性,更是后人无法学得的。其他时代的人只能摹仿,却不能得到本质与气息。我的人格与后世的官僚文人书法家,如颜真卿、苏轼、赵孟颊、董其昌都是不一样的。我骨子里的傲气是后人难以想象的。我任会稽内史时,因为素来瞧不起的王述当了我的顶头上司,所以就干脆不干了。这样的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能干出来吗?

说点自大的话,我是高雅气,颜真卿更多是官僚气,苏轼等人都是文人气,米带还有些野气、江湖气,赵孟頫有些迂腐气,董其昌所谓禅意、其实是寒俭气。时代不同了,个性也不一样,后人写出像兰亭序那样的人文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再次,想超越我,就得先知道我的真实水平。但是,我的真迹早就没有了。李世民号称我的铁粉,却在死后让我的兰亭序陪葬了。


我的兰亭序据说在这里,但国家好像没有开发乾陵的意愿


至于现在的那些兰亭序,都是唐人临摹的,如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冯承素等等,都是临摹。其中最像的,我看要数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了。



这些见过真迹,在临摹真迹上下过功夫的人,尚且无法超越我,你们现代人我看更没戏,你们还是先想办法超越欧阳询、褚遂良那帮唐人吧。


最后再唠叨两句。唐代有个孙过庭,他说,字的结体的学习要经过三个阶段“求平正——追险绝——复归平正”,挺有道理。那么,关于险绝和平正,我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看看《兰亭序》中的字与其他作品中的字有何不同。



上面《二谢帖》中“青”和“争”错落明显,《兰亭序》中的则不然。


《丧乱帖》中“雖”字左右两部分,左边是倾斜的右边是正的,以此来达到“险绝”的效果,《兰亭》中则把这种对比压缩到很小很小。



《丧》中左边简化成一竖,同右边连续的几个弯折形成对比;《兰》中则采用了几乎不可察觉的左边比右边复杂一点点的对比方式。



这个不需要多解释了。



《妹至帖》中通过粗细变化造成左边重右边轻的、偏简单的对比,《兰》中将这种对比丰富成左上角最轻、右上角其次、右下角偏重、左下角最重的效果。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会通。会通之际,人书具老。”平正到险绝,再由险绝到平正,才能说是人书具老了。所以,传承书法不要急,不要浮躁,静下心来,从平正开始,慢慢领会、慢慢临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