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孙傅传》中的原文是“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读丘浚《感事诗》,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市人中访得无忌,龙卫兵中得京。好事者言京能施六甲法,可以生擒二将而扫荡无余,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 郭京、杨适、刘无忌是不是“郭靖杨过张无忌”呢?这有点天方夜谭。 孙傅(?-1128) 北宋官吏。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人。字伯野。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监靖御史、礼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至中书舍人。1126年(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丞,改同知枢密院。金兵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他见士兵郭京守城,京妄称施“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择日出兵三百,可直抵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他深信不疑,及金兵至开汴京宣化门出战,大败而逃。金兵遂陷汴京。次年正月,钦宗(赵桓)被俘,以他辅太子留守。不久,被金召去。明年死于金。 郭京 北宋末期人 是名妖道 1126年(钦宗赵恒靖康元年)金兵围攻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同知枢密院孙傅读丘浚《感事诗》,其中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尤卫兵中访见他。他伪称能施“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可生擒金将退敌,钦宗及孙傅等均深信不疑,乃授以宫职,并赐以金帛数万。他所募之士兵六甲者皆属市井无赖之徒,还宣传说:“择日出兵三百,直袭至阴山(今内蒙古大阴山)。”及开汴京宣化门出战,他坐城楼作“六甲”之法,金兵击败其兵,他乘机南逃。后不详。叫郭京,不是郭靖。 杨适,字安道,慈溪(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 早年隐居大隐山,以县学教师为业,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行义闻名乡里,人称大隐先生,自署慈川逸民。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嘉佑六年(1061年),以荐授将仕郎,又试太学助教,皆不赴。与楼郁、杜醇、王致、王说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庆历五先生。 明律历,晓兵法,隐居于大隐山,人称大隐先生。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以行义闻于乡里。以文学行义闻于乡里,人皆不敢道其姓名,以先生目之。嘉佑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不赴。享年七十六。熙宁二年(1069)以前卒。事迹参《宝庆四明志》卷八、《延佑四明志》卷四、《宋史翼》卷三六。《全宋词》据《宝庆四明志》录存其词1首。 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与杜醇、王致、王说、楼郁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四明庆历五先生”。叫杨适,不叫杨过。 刘无忌者,乃街市货药道人,常倒立泥中,悬一付药牌子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二次围攻汴京。同知枢密院事(国家军委副主席)孙傅在围城之中,读丘浚《感事诗》(丘浚,仁宗时殿中丞,尝上《观时感事诗》百篇,语多刺讥权贵),见其中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忽忽然如中邪一般,认为这三人可解汴京于危难之际,立时派人在城中百般寻找,终于“于市人中访得无忌,龙卫兵中得京。”
龙卫军属侍卫马军司,为宋代禁军上四军之一,卫卒郭京,自言善于“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隐形潜身”之能。而好事者更是宣扬“京能施六甲法,可以生擒二将(完颜宗望,即斡鲁补,完颜宗弼,即金兀术)而扫荡无余,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强敌面前早已慌了手脚混了脑壳的宋廷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加授郭京官爵,赐金帛数万,让其自行募兵准备施法破金。 郭京募兵,“无问技艺能否,但择其年命合六甲者。”结果十天内就凑齐了这批人,所得者皆市井游惰、无赖游民,想来太半都是围城时少了偷鸡营生,冒充命合六甲参军骗吃喝的街头混混,一帮如高俅般要钱不要命的主儿。当时“有武臣欲为偏裨,京不许,曰:‘君虽材勇,然明年正月当死,恐为吾累。’其诞妄类此。”更造大言,声称“择日出兵三百,可致太平,直袭击至阴山乃止。”(想到俺们那噶旅游的说。。)当时又有“称‘六丁力士’、‘天关大将’、‘北斗神兵’者(健次郎的大统领?),”大都是些市井无赖效仿郭京所为,以邀爵赏,“识者危之。”而宋廷上下却将这帮神棍倚之为长城,幻想其能击退南下的北国悍卒。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大风雪。在宋廷多次催促出战后,郭京作法出攻金军。他先将城墙上的守御军民撤下,严禁观战,说是被凡夫俗子看了法术就不灵了。之后,开封宣化门(即陈州门,南门)城门大开,郭京命他的七千神军出击,自己和张叔夜(捉了宋江那位,敌得了梁山好汉却迷信神棍抗拒金军,内战内行者)坐在城楼上观望。接下来的战况可想而知,汴京的市井无赖们如同京油卫嘴保定府的狗腿,最多有点耍贫玩赖的本事,只图混个两餐的一干大宋神军自然没有什么神功护体,稍一接触便大败逃回,其间不少人更堕死在护城河里。郭京眼看老本蚀光,心眼一动向张叔夜说:“须自下作法。”仓皇下城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南奔而去。 等被驱赶到城下不准观战的军民感觉情形不对,纷纷上城察看时,眼见得金军已杀近了城墙。宋将急命关了城门,但蜂拥而至的金兵早已乘势登上城墙,汴京军民斗志尽失,山崩狼狈下城逃命,大宋皇都开封城由是陷落。(郭京南逃后,下落不明,一说在襄阳被捕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