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说明明末历史变迁的歌谣

 金色年华554 2017-12-07

一首说明明末历史变迁的歌谣

习惯上提到明末,都会说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只是这天下具体从哪天开始乱的,估计谁也说不清。

不过,最为动乱的一年,莫过于崇祯十七年。

这年,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入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历史上,将这视为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逼死崇祯皇帝以后,当然当仁不让,建立了大顺朝,做了大顺朝皇帝(小编至今没搞懂,李自成的这个“大顺”,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国号)。

一首说明明末历史变迁的歌谣

新朝取代旧朝,看起来没什么特殊之处嘛!

但是实际上有的。

刘邦反秦,并和楚霸王上演楚汉相争,刘邦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是因为刘邦懂得,不光坐天下要懂得搞建设,就算打天下,也不能忘了搞个根据地进行建设——没建设哪来的税款?没税款百万大军吃啥喝啥?靠抢富人?那能叫可持续发展么?

朱元璋反元,其实也和刘邦差不多,也一面打仗,一面建设根据地。

一首说明明末历史变迁的歌谣

但是很不幸,李自成好像就没这个意识(也许是身边没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大顺朝建立之初,就很不稳定——毕竟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一方面,李自成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设性纲领,另一方面李自成进京后的一些政策,很快侵犯了明朝军阀吴三桂的利益,于是,吴三桂勾结关外清兵来打李自成。

结果,根基不稳的大顺朝,就这样昙花一现,被清朝所推翻。

因此,当时江淮地区,有这么一首民谣,来反应明末的历史变迁:

“朱家面,李家磨。

做成一个大馍馍,

送给对巷赵大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