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与数学-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

 遇见数学 2020-10-31

文自: phycat.wordpress.com 已获余海峰博士授权

[遇见数学] 在此特别感谢!

科学是理解宇宙的方法。没错,而我相信科学是理解宇宙最有效的方法。

科学能理解宇宙,这是什么意思?何谓理解?如果我们想深一层,「理解」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为什么我们存在?因为有太阳提供能量给地球上的生命。为什么太阳存在?因为星尘经由万有引力结合成太阳。为什么有星尘?因为宇宙诞生时产生了能量和质量。

那么,为什么有宇宙?

每种问「为什么」的过程,都能够追踪到宇宙诞生,包括为什么今天不小心打破了玻璃杯,其终极原因也是宇宙诞生。同样,问基本粒子的本质是什么,最后也只能答「因为宇宙诞生就是这样啊」。

科学家在很久以前,问的是「为什么(why)」,答案亦普遍停留于「定性(qualitative)」阶段。然而,随着主要由伽利略等人开始的科学革命,科学家渐渐发现使用数学能够描述自然定律之余,亦能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其中,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彗星重临时间的哈雷,最为人津津乐道。由17世纪发展以来的现代科学,变成一门精密的「定量(quantitative)」学问。

定性 vs. 定量 | 图自网络

科学家学会了去问大自然「如何(how)」运作。这比问大自然why 这样运作容易回答,因为问大自然 how to 运作的答案可以用数式、数字,加上统计、归纳观测和实验数据而得到,并且非常精确。数学(包括统计学在内)不单止是大自然的语言,更是科学家用来理解大自然定律的语言。

在科学中,「理解」就是数学方程式。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数学都是描述和预测自然定律最精确的语言。把我们观察到的数据归纳,以最少的假设建立一个能够描述这些数据的数学模型,并对大自然作出预测,就是现今科学家的日常工作。

当然,我们可能不会满足于问 how。人类是求知欲很强的生物,我们渴望知道 why。这也是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说过的;很多科学家都说我们应该理解数学背后的物理概念,而非单纯满足于公式和数字。

我们会高兴地说:「看!爱因斯坦和费曼等科学家都说过,理解物理公式不代表真正理解物理!」且慢。这个结论下得太快了;快点把你写满数式的笔记找回来。可能理解物理公式真的不代表理解物理概念,我不肯定;但我能肯定的是,不理解物理公式,就不可能理解物理概念。

会说出「物理不是数学」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他们已经把物理公式理解得相当透彻。他们达到一个层次、拥有的坚实数学能力让他们是时候向下一步进发:不用数学而理解物理。不过,这一步,谁也不能保证成功,就连爱因斯坦、费曼等人都不可能保证成功。

每个科学家都知道,能够不用数学就理解的自然定律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定律的最终理解就是那堆数式、符号和数字。

这代表我们理解宇宙的尝试失败了吗?非也。能够利用数学去描述自然定律,还能得到非常不错的预测,已经是非常厉害的壮举。如果我们仔细思考,我们甚至会认为这个壮举厉害得近乎不可思义。例如在2015年探测到的重力波,竟然是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的高度数学化的重力理论——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又例如在上世纪发展到今天的量子力学,其预测能力只有越来越精准,百多年来无数个实验测试它都一一通过了。这些科学成就,无不是建立在科学家对物理公式的彻底理解之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