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出走,该给谁一个交代?

 涡望 2017-12-07
老实说,有时候你会发现你被叫做“社会”的这个家伙折磨的没有人样子。所以星爷电影里那句经典台词“那个人好像一条狗”才会引来那么多孤独的人感怀吧。

上个周末,我离家出走了。
不然躲在这个角落里的我是不会停笔的,我的记录简直就是一场发泄。

情侣吵架引发的一场出走,看上去像极了那个叫娜拉的女人。然而悲剧也相似的重复着,出走后娜拉无处可去,再次跌进原来生活的复制品里。

世界是巨大的枷锁,你不得不重复自己或是别人的生活。 
年轻是一种罪过。
他们说我们不成熟。

这些感慨留到今天发表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我最近工作有点忙”,忙乱的工作里还是挤出一天的时间去面试了一份工作,虽然过程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到这已经把今天之前发生的事件作了笼统的介绍。
回顾看起来,上周末的争吵完全是交流情绪引导的结果,一场既成出行因为时间变换惹来了男朋友的不耐烦,而他持续的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又引发了我的不耐烦,一阵牢骚发过就是行动促成的恶化,我一个冲动,半裸着从床上暖和和的被窝里赤脚走到两米距离的他面前。关掉了电脑。

他的愤怒可想而知,大火气变成了雷霆万钧的警告,吼声久久没有落座,我躲在被窝里听,听完后用眼睛瞪,一脸不服气。更大的暴动埋藏着开始涌动,情绪这个东西真的很可怕,我们见到了彼此最丑陋的愤怒。

接下来的动静小了很多,我麻利的穿上衣服,离家。五分钟后,我出现在楼下的寒风里。不知所措,茫然无助,没有归属地走在零下七度的北京街头。全部是委屈,全部是恨。同居生活最大的缺点暴露无遗——一旦吵架,没有地方可去。何况出租屋的大小通常在15平米以下。

往常的出走发生过几次,通常都是街头溜达或者麦当劳待一个小时就乖乖回去了。
然而这次,我不想回。不想回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于多次吵架的厌烦也算比较重要的一个。尤其是每一次的吵架我们都会认真考虑分手,这就让争吵或者冷战更加张狂。

离开之后坐上了六号线,几近终点站换乘到了朋友家。一个小时男朋友劝我回去的微信消息和电话打过来,地铁站里播放的通知是最后一辆末班车的信息。将近12点,已无路可回。

第二天是一整天的奔波以及聚会。本来晚饭聚餐地点是我推荐的一家在望京西园四区的韩餐馆,然而,在一场大火引发的相关整治运动下,我喜欢的韩餐馆都被关停了。与此同时,我来北京初次落脚租住的公寓、常逛的菜市场、五金店、小超市也被贴了封条;那个曾经的北京初印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心里一阵空落落的。我知道北京的节奏很快不会给我留下什么悼念过往的时间,我也不能给它留下什么对它来说值得记挂的。北京一向属于年轻人,一批又一批毕业生来到这里,与此同时,走掉一批又一批称不上逃离却又无欲竞争的老人。

当晚十一点我回到了那个出走的出租屋,不是因为男朋友发了几条劝我回家的信息,也不是因为同学那边不好再借住。只是,太累了,想回家睡觉。

至此,相安无事。算是顺其自然的和好,像以往一样。又一次,重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