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训练1

 anyyss 2017-12-07

1.到底谁算是凶手?

有一支探险队正在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他们遭受了沙暴,所有的补给都丢失了,只能靠随身携带的水袋活命。一天晚上,探险队里的A决意杀死队员C,于是他趁C睡觉的时候在C的水袋里投了毒。同时探险队里的B也决意杀死C,他就偷偷在C的水袋上钻了一个小孔,让袋里的水慢慢漏掉,想渴死C。

当然,B并不知道C的水袋已经被A下毒了。水袋里的水当晚就漏完了,C也在几天后因为没水喝而渴死。现在问到底谁该为C的死负责?

解析:

有人说,B是凶手,因为C并不是因为中毒而死的,而且即使A不下毒,C也会因为B而送命。也有人说,A才是真正的凶手,因为B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影响结局,当A下毒以局即使B不在水袋上钻孔,C也会送命。那么你觉得哪种论证正确呢?

这题可能永远也不会有能让所有人都认同的答案了。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要有一个人对C的死亡负责的话,应该是A。因为无论是否出于本意,B所做的是让C沾不到下了毒的水,这无论如何总不是在杀他,甚至可以说是延长了C的寿命。当然,反对我的人也可以这样反驳:事实上C始终没喝过一点点毒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说A犯有投毒杀人罪呢?

总之,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它牵涉到了道德、法律、因果逻辑等几个领域。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显然A、B两个人都有杀人的动机,但法律有时候是不看动机只看结果的。我想这道题足够大家好好思考一阵子了。

 

2.消失的邮票

王老先生家里有一枚珍贵的邮票,可谓价值连城。一年春节将至,王老先生打算去300公里外的北京看望女儿家。在路途中被一伙垂涎王老先生邮票已久的劫匪绑架了。劫匪知道,王老先生独自一人居住,去看女儿一家不可能把那么珍贵的邮票留在家中,必定随身携带。

“要想保命,就乖乖地把邮票交出来。”劫匪的头目威胁说。

“我没有随身携带。”王老先生回答说。

“骗谁啊!你家里没人怎么可能留在家中!”

“既然你们不信,那就搜好了。”

一个喽罗搜遍了王老先生的箱包口袋,只找到一些衣物、洗漱用品、几百块钱,以及一张女儿寄给他的明信片,上面有女儿家的地址。

小喽哕指着明信片上的邮票问头目:“是明信片上贴着的这张邮票吧?”

“你傻啊,那么重要的邮票,你会把它粘明信片上吗?那只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邮票,不值钱。我们要的邮票只有它的一半大小,上面有一条龙。”

“那没有了,他不会真的留在家里了吧!”

劫匪们又仔细地找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你知道王老先生把邮票藏在哪里了吗?

解析:

王老先生把普通的大邮票周围涂上胶水,中间盖住自己那枚珍贵的邮票,粘在了明信片上。歹徒当然找不到了。

 

3.通辑犯的公告

某地区的警察张贴了一张一年前发生的抢劫案通缉犯的公告,上面有通缉犯的照片,以及身高、年龄等资料。有一个人看了看公告,却说:“这里面有一个信息是错误的。”这个人完全不认识这个通缉犯,但是他怎么知道有个信息是错误的呢?这个错误信息又是什么呢?

解析:

因为抢劫案是一年前发生的,所以罪犯的年龄当然是作案的时候的年龄,而现在贴出来的公告上的年龄就比现在罪犯的年龄少了一岁。所以也就是这个年龄信息是错误的,应该加一。

 

4.福尔摩斯

张三乘飞机去另一座城市会见自己从未谋面的网友李四。下了飞机,他就拉着自己超大的行李箱往外走。在门口习惯性地左右张望了一番后想起来自己只知道李四的名字而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于是准备拿出手机与对方联系。这时,旁边一个年轻人热情地拥抱了一下他。原来他正是李四。

张三有些奇怪,为什么自己认不出李四,李四却可以这么确定自己就是张三呢?

解析:

 

5.凶手是谁?

一艘客轮在大海上航行,已经整整三天时问了。这天早晨,船员在甲板上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是一位有名的富豪,是被人用绳子从背后勒死的,死亡时间在前一晚的12点左右。

客轮三天中没有靠过岸,也不可能有人通过游泳等方式离开,所以凶手一定还在船上。

在船上的人当中,与死者有关的人有三个,而且都有杀人的动机。

第一个是死者的助理,因挪用公款被死者发现,正准备将其革职;第二个是死者公司的副总,与死者是竞争关系且矛盾重重,他死了自己可以顺利地当上一把手;第三个是死者的侄子,也是死者则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最近因投资失败,欠了别人一大笔钱。

根据以上情况,请推理一下,凶手到底是谁?

解析:

凶手是死者的侄子。因为如果是另外两个人杀死的,会将尸体投入大海毁灭证据。而侄子为了得到遗产才会刻意留下尸体。因为如果仅仅是失踪,他的财产无法被继承。

 

6.谁是罪犯

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新开业了一家珠宝公司,突然闯进来一名男子,抡起锤子一敲,珠宝展柜的玻璃哗啦一声碎了。没等店员反应过来,男子趁乱抢走了大量珠宝首饰,逃之夭夭。

警方赶到现场发现这些展柜所用的玻璃都是防盗玻璃。这种玻璃别说用锤子,就是用枪都打不碎。这是怎么回事吧?劫匪到底是谁?

解析:

劫匪是制作防盗玻璃柜的经手人。因为他在制作玻璃的时候留下了一小块瑕疵,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块玻璃的弱点在哪里。有了这个瑕疵,用锤子在那里一敲,玻璃就会破碎。

 

7.凶手的破绽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间公共浴室内,一名客人被人用手枪开枪杀死。警察来现场调查,询问一位在场的证人情况。证人说:“我当时正在洗澡,突然一个人从外面冲了进来,向里环视了一圈,对着死者开了一枪,然后就跑了。”

警察问:“那你有没有看清凶手的样子?”

证人回答说:“没有,他戴着墨镜和口罩,看不出什么样子。”

警察听完,马上对这个人说:“你在说谎,快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干的!”

警察发现了什么破绽呢?

解析:

因为冬天戴着眼镜的人如果从外面闯进浴室眼镜会结雾看不清人。

 

8.破绽在哪儿

冬季一天,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福尔摩斯在一个乡村旅店中休息。突然跑来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大喊着救命。福尔摩斯忙问怎么了。来人说:“我和朋友一起在结了冰的湖里滑冰,突然冰裂开了,朋友掉了下去。我马上去救他,没有找到,就马上跑回来找人帮忙。”福尔摩斯马上和一群人一起来到两公里以外的出事地点,看到冰上果真有一个大洞。

福尔摩斯看了看那个人说:“我看!你的朋友是你故意杀害的吧!

你知道他的破绽在哪儿吗?

解析:

因为当时外面的气温达到零下20多度,事发地点又在离旅馆两公里外处。就算跑回来,衣服也应该结了冰,而他确实浑身湿漉漉的。说明他是在旅馆附近才自己用水淋湿的。

 

9.自杀

富翁老王的妻子报警说,丈夫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警察来到现场,发现死者在三楼的梁上吊着,脚下是一个翻倒的凳子。他妻子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哭泣着。

他妻子说:“我刚才外面回来,走到大门口就看见三楼上老王站在凳子上要自杀,于是赶紧冲上楼,可还是晚了一步······”

警察说:“我看是你杀死他的吧。”

你知道警察为什么这么说吗?

解析:

因为首先在一楼看不到三楼的人脚下的凳子,其次妻子见到丈夫上吊第一反应应该是把他放下来施救,而不是让他在那挂着。

 

10.诈骗

一天夜里,大侦探福尔摩斯办完事开车回家。在一个路口,遇到一名年轻女子挥手想搭车,福尔摩斯就让她上来了。车向前开了没多远,后面有辆车跟了上来,亮起刺眼的前灯。

女子回头看了一下,马上惊慌失措的对福尔摩斯说:“不好了,那是我丈夫,他是个亡命之徒,知道你载着我肯定以为咱俩有私情,会杀了我们的。”

“是吗?那我们怎么办?”福尔摩斯假装害怕地说道。

“他见钱眼开,你给他点儿钱就可以了。”

“我看得给你一副手铐!你们用这种方式骗了不少钱了吧!”

福尔摩斯是怎么识破他们的昵?

解析:

因为后面的车亮起刺眼的前灯,女子是不可能看出后面车里是谁的。所以他们一定是串通好的。

 

11.骗保险金

一位富翁报案说他家收藏的一幅名画昨晚被盗,要求保险公司赔偿。

保险公司请侦探来现场勘查。只见富翁家中的门被撬开了,屋子里有些翻动的痕迹。原本装着名画的画框被打开扔在一旁的鱼缸上。浴缸里养着几条漂亮的热带鱼。

富翁解释说:“这几天天气很冷,我都用空调取暖。可昨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没办法我只好去附近了一家宾馆住了一晚。早上找来修理工帮我修好了线路,这才发现我的画不见了。”

侦探说:“恐怕你是为了骗取保险金吧!”

他为什么这么说吧?

解析:

因为按他所说的如果真的停了一晚上的电,靠电加热的鱼缸里的热带鱼应该死掉才是。另外,他早上回来的时候不会没有注意到门被撬开的。

 

12.花招

冬天的早上,外面很冷,有人报案说,王博士死在自己家的床上。报案的是王博士家的女佣。她说自己早上来给王博士家打扫卫生时,发现了王博士的尸体。

警察调查现场后发现,死者躺在自己暖和的被窝里,是被钝器砸死的,没有外伤和流血。从尸体的情况判断死亡时间大约是夜里10点左右。可是昨晚王博士家只有他一个人在,也没有人进来过,女佣在晚上8点就离开了。

有经验的警察马上判断说:“一定是凶手伪造了死亡时间。”

你知道凶手是谁吗?凶手又是怎样伪造死亡时间的?

解析:

凶手是女佣。她在晚上八点之前杀死王博士,然后放在外面,因为冬天外面很冷,从而改变了死亡时间。早上她又将在外面放了一夜的尸体抬到床上,打开电热毯,使冻僵的尸体融化。这也是王博士被窝暖暖的原因。

 

13.报案人的谎言

凌晨3时30分,值班警官甲身边的报警电话铃急促地响了。他被惊醒,迅速抓起听筒。电话里传来了一个女人娇滴滴的声音:“你是值班警官吗?”

“是的,请问您是谁?”

“我叫A,有人杀害了我的丈夫,因为我丈夫是个富翁。”

警官记下了她的地址,立刻跳下床。门外北风呼啸。“这该死的鬼天气真冷!”

他绷着脖子钻进了警车。40分钟后赶到了A家。

A正在门房里等他。警官一到,她就开了门。房子里真暖和,警官摘下了围巾、手套、帽子,并脱下大衣。A穿着睡衣,脚上是一双拖鞋,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毫无血色。她说:“尸体在楼上。”

警官边细看现场边问:“太太,您丈夫是怎么被杀的?请慢慢说,越详细越好。”

“我丈夫是在夜里11时45分睡的,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在3时25分就醒了。听听丈夫一点气息也没有。才发觉他已经死了,他是被人杀死的。”

“那您后来又干什么了?”警官又问。

“我就下楼给你们警察局打电话。那时我还看见那扇窗户大开着。”A用纤纤玉手指了指那扇还开着的窗户,“凶手准是从这扇窗户进来,然后又从这逃走的。”

警官走到那扇窗户前往下望去,下而有几个箱子,还几个啤酒瓶,其他的什么都没有。风吹在他的脖子里面,冻得他缩了缩,忙关上了窗户。

A抽泣着说:“警官先生,你现在要验尸吗?”

警官冷冷回道“让法医来干此事吧。不过,在他们到这里之前,我想奉劝夫人一句——尽早把真相告诉我!”

A脸色变得更白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警官严肃地说:“因为刚才你没说实话!”

请问,警官为何知道那个女人说了慌?

解析:

开着窗户那么长时间,房间里面是不会那么暖和的。

 

14.骗保险

李家发生火灾,李太太对保险公司的调查员说:“我炒菜时油着火了,我赶紧关上煤气,忙乱中我错把旁边的一桶油当作水泼了上去,没想到,火一下子窜到屋顶烧着了。”

调查员听后想了想说:“你在撒谎,你是想骗保险。”

请问,调查员是如何知道的呢?

解析:

因为即使是把油泼了上去,冷油也会将火熄灭。

 

15.不是自杀

王先生的夫人服毒自杀了。

王先生是报案者,也是第一个发现妻子自杀的人。

“我妻子最近心情一直不好,”他这样说道,“我刚才出去发信,才半小时,回来时就发现她已经……”说完,他便痛哭起来。

而正如他所说,死者是中毒死的。

王夫人全身肌肉松弛,是氰化物中毒的迹象。

她的尸体瘫坐在椅子上,手里握着一个氰化物的药瓶……。

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员看了看现场就将王先生以涉嫌谋杀自己妻子的罪名带走了。

你知道警员是如何看出这不是一起自杀案的吗?

解析:

如果是自杀的话,死者肌肉松弛,是不可能握住药瓶的,一定会滑下来,明显是被人后塞到手中去的。

 

16.第一现场

寒冬的夜晚,有位出诊的内科医生,被狂奔的四轮马车碾死。带着七分酒意的马夫,惟恐邻近的警察发现,于是就把医生的尸体和药箱搬到了马车上,然后快马加鞭地赶回家,把尸体和药箱藏在小屋里,放在了火炉边上待了一夜。第二天凌晨,肇事者把尸体和药箱用马车装载,丢到荒郊的池塘里,并精心造成失足落水的假象。

尸体被发现后,警察到现场验尸,当他检视完浮肿,变形的尸体及药箱后,直截了当地断定说:“这里不是第一现场,这具尸体被移动过,也就是说这起案件是他杀,而不是意外。”

警察根本没有解剖尸体,那么他到底是怎么看出肇事者干的勾当呢?

解析:

因为药箱内的体温计也被烤热了,达到了四十二度。普通病人的体温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四十二度,加上外面的温度又很低,所以可以断定这里不是第一现场,一定是有人将他从热的地方搬过来的。

 

17.杀人凶手

某大学附近一个宾馆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是这所大学的一位大四女生。

据警察对现场的侦查,知道以下事实:该女学生当时刚洗完澡,围着浴巾,正在洗手间化妆。由于宾馆的入住登记记录上,只有她一个人进了这间房间,再加上浴室墙上没有多少水雾,所以洗澡的时候这个女生是开着浴室门的。凶手是打开房门后,从该女生背后用绳子勒住她的脖子,使其窒息而死。现场没有多少线索,只有这个女生用唇膏在浴巾上写的一组数字101188。警察相信这个数字一定和凶手有莫大的关系,后了解到附近的大学生学号就是六位的,但都以“8”开头,没有以“1”开头的。

不过纵然如此,老练的警察还是用这组号码解开了凶杀疑案,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解析:

那个女生正对着镜子,看到的是镜子里凶手衣服上印的学号,这个学号是反过来的,所以,凶手是学号“881101”的学生。

 

18.驯马师之死

一个寒冷的清晨,海尔丁探长正在看骑手们跑马练习,突然马棚里冲出一个金发女郎,大叫着:“快来人哪!杀人啦!”海尔丁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马棚里一个驯马师打扮的人俯卧在干草堆上,后腰上有一大片血迹,一根锐利的冰锥就扎在他腰上。

“死了大约有8个小时了。”海尔丁自语道,“也就是说谋杀发生在昨晚半夜。”

他转过身,看了一眼正捂着脸的那位金发女郎,说:“噢,对不起,你袖子上沾的是血迹吗?”

那位金发女郎把她那骑装的袖口转过来,只见上面是一长道血印。

“咦,”她脸色煞白,“一定是刚才在他身上蹭到的。我叫盖尔·德伏尔。他,他是彼特·墨菲。他为我驯马。”

海尔丁问道:“你知道有谁可能杀他吗?”

“不,”她答道,“除了······也许是鲍勃·福特,彼特欠了他一大笔钱……”

第二天,警官告诉海尔丁说:“彼特欠福特确切的数字是15000美元。可是经营鱼行的福特发誓说,他已有两天没见过彼特了。另外,盖尔小姐袖口上的血迹经化验是死者的。”

“我想你一定下手了吧?”海尔丁问道。

“罪犯已经在押。”警官答道。

谁是罪犯呢?

解析:

罪犯是金发女郎。她自称血迹是“刚才在他身上蹭到的”,实际上那时彼特已死了8个小时。他的血己结成冰,不可能会蹭到她袖子上去。

 

19.一封恐吓信

深夜,“白宫大厦”失火。125号房间里浓烟滚滚,住在一间套房里的郑小姐逃了出来,而另一间套房里的王小姐则烧死在里面。

经过验尸,发现王小妞在起火前已经被刀刺中心脏而死。她的房间里还发现有一个定时引火装置。

郑小姐说:“我因为有点事很晚才回去,看到王小姐已经睡了,就回自己房间里休息。刚刚睡下,便感觉胸部郁闷而醒来,发现四周弥漫着烟雾,急忙大声喊叫王小姐,然后跑到室外。”

人们又找到平素与王小姐不睦的李先生。

李先生说:“也难怪你们怀疑,我还收到一封恐吓信呢。”

他拿出一封信来,上面写着:“我知道你是刺杀王小姐的凶手,如果不想被人知道,必须在5月1日下午6时,带100万现款,到××车站的入口前。”

这时,离案发时间只有3小时。

聪明的警察立即发现了凶手。凶手是谁?为什么?

解析:

在案发后3小时,不可能会收到信件。这个时候,唯有真正的凶手才知道王小姐是被刺杀的。李先生过早地提出这封信,恰好透露出自己是真凶的消息。

 

20.祖传花瓶

徐老太太和两个儿子住在一个四合院里,老太太有一个祖传的花瓶价值连城,她知道两个儿子对这个花瓶觊觎已久,但她却不肯把花瓶给他们。有一年中秋节,老太太要去远方女儿家住几天,就把自己的屋子锁住后,出去了。

半个月后,徐老太太回家,发现花瓶已经被人偷了。就很气愤,叫来两个儿子询问。大儿子说:“昨晚我上厕所,借着月光,看见二弟爬到你屋里了,应该是他偷的。”

小儿子说:“我昨晚一直在自己屋里看书,根本没出过门。”

老太太听了两个儿子的话,马上知道谁说了谎,谁偷了花瓶。

你知道是谁吗?

解析:

大儿子说了谎,是他偷的花瓶。因为,老太太是中秋时走的,出去半个月,昨晚应该是初一,没有月亮,哪会有月光呢?


原文载《逻辑思维训练1500题》,于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版,2017年4月第二次印刷。P156-162;P383-384.

整理:苏州市公安局信访处(民意监测中心)“不念,不往”、“诗心竹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