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议论文的因素有很多,恰当地使用论证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这其中,许多同学感觉最难处理的还是叙例和析例,不知从何入手,因而造成文章的认识不深刻,说理不透彻。 叙例 1.精练——叙例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典例】一同学的作文《付出就有收获》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 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没过多久,他就从班上倒数第几名变成了班上第一名,最后还出国留学。这难道不是“欲取之,必予之”最有力的事实论据吗? 【点评】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叙例要求。拟改为: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所的灯光下读书。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2.得当——叙例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凡是众所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典例】在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 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 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 保送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垄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点评】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3.变通——多角度叙例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典例】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琪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迅…… 【点评】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以堆砌事例之感。 析例 析例环节是事例运用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桥梁。有了充分、确凿的事例作证,就可以使它的论点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析例,说服力就会更强。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做好析例这一环节,力求做到事与理的相互结合,呼应和阐发,以避免“议论文=观点+材料”的弊病。 那么怎样进行析例呢? 1.因果分析法 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因果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理性。标志性的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典例】高考满分作文《放下包袱,收获成功》 [分论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实现梦想。 [叙例]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们都热爱歌唱,帕瓦罗蒂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歌唱,并且他的嗓音极好,在父母的教导下,帕瓦罗蒂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这时,帕瓦罗蒂却面临一个两难抉择,他喜欢歌唱,也喜欢教书,可他只能选一样,帕瓦罗蒂以验证来决定,于是去询问父亲,父亲告诉他:“歌唱和教书就像两把椅子,你不可能同时坐上去。如果想要同时坐上去,就会从中间摔下来。”听了父亲的话,帕瓦罗蒂决定专攻唱歌事业,经过数十年奋斗,他终成歌坛中的一颗明星,用他的嗓音感染了千万人。 [析例]正是因为帕瓦罗蒂放下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诱惑,致力于歌唱事业,他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实在让人敬佩。 本段文字论证清晰有力,先是分论点,然后是事例论证,接着就是有针对地析例,使得文章极有层次感,思路清晰,论证有针对性。 2.对比分析法 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典例】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分论点]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用理性的力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赢得世人的尊敬。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偏离理性的“纪念”却遭来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析例] 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本段文字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3.假设分析法 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典例】广东卷高考优秀作文《与你为邻》: 近来发生的几起杀童案让各地学校提心吊胆,也让我们反思起我们的社会来。不约而同的,杀人犯都是我们社会中庞大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而且都是经过长期积怨在心,无人关切。当天在他们眼前倒塌时,这些弱势者便将手伸向了更为弱势的孩子。 你想过没有,他们——弱势群体中的成员,或许就是我们的邻居,如果我们能伸出援手,为他们点燃一根蜡烛,赶走他们的心魔,我们的孩子也自然受到了保护。 本文段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表达了“与人为善,关心身边人”的重要性。
来源:议论文满分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