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背好这75条,临阵用药信手拈来!

 供需相应 2017-12-08
周云霞
伤寒论应当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涉及辨证用药的条文尽可能的背熟,这样临阵用药才能信手拈来。

在下总结伤寒论必背条文,仅供参考

1.太阳病,脉缓汗出者,桂枝汤主之

2.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喘家,加厚朴、杏子佳

4.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5.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6.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7.太阳病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8.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9..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1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咳喘,小青龙汤主之

1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面有热色者,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碑一汤。

12.反复颠倒,心中懊侬,烦热,胸中窒者,桅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桅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桅子生姜豉汤主之。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桅子厚朴汤主之

13.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15.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6.发汗过多,其人叉手目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17.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主之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蜘龙骨救逆汤主之。

18.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9.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20.虚劳里急腹中痛,心中悸而烦,小建中汤主之。

21.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22.脉沉微,身无大热,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干姜附子汤主之。

23.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24.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25.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27.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肤,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28.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口所以然者。屎虽硬,太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9.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一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30.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3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32.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呕而肠鸣半夏泻心汤主之心下痞,

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硬,干嗜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33.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旋覆代储汤主之。

34.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35.其人势挚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36.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7.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38.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39.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渴欲饮水数升,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0.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41.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42.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43.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澹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44.跌阳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主之

45.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46.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篱汤主之

47.伤寒,身黄,发热,桅子柏皮汤主之

48.伤寒,郁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貂赤小豆汤主之

49.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50.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51.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52.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

53.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千姜汤主之。

54.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澹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蜘汤主之。

55.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阳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56.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57.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58.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59.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千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60.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

61.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62.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63.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6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65.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66..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67.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68.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69.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70.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7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72.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73.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74.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75.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热门 《伤寒论》刘渡舟 19408 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