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周易》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keynekanb 2017-12-08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一阴一阳之谓道”概括了《周易》全部的秘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打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正是有了《周易》的影响,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直到今天还是上面“阴阳鱼”式的,从来也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讲究迂回进入、张弛有度、过犹不及、以退为进、物极必反、内方外圆……


《周易》在国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了解中国的文化,《周易》不可不读,不可不晓。清朝的大学士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经过反复思虑,还是把《周易》放在“经部”的首要位置。因为《周易》代表了“中国式的思维”,渗透到了文化的各个领域,难怪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皆可引以为说。”


那么,《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到底给了后人什么启迪,以至于幽深发微,解读者纷至不绝,后来者皓首穷经?我们就要解一解《周易》之谜。


周易是本占卜书吗?

《周易》是古代一部占卜吉凶的书,但又绝不仅仅是一本占卜之书。应该说周易运用最广的领域是算卦。算卦,就是通过卦象占卜吉凶。传说《周易》起源于伏羲所作的八卦,而后来的周文王从八卦又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卦”的基本单位是阴阳两爻。“—”代表的阳爻, “- -”代表是阴爻。通过两爻的合成和重合演变出不同的卦象,然后再从卦象看出吉凶。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下面我们看一下八卦的卦象:


  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兑:兑上缺           巽:巽下断

 

这里,每一卦都有自己的形状,称之为“卦象”,而每一卦又都有自己的含义,称之为“卦辞”。卦辞就是对卦象的解释,是通过卦象推演出来的,包含着关于吉凶的看法。据说伏羲演八卦的时候,用的是蓍草,根本没有文字,只能靠一双眼睛看直到文王演六十四卦的时候,才配上文字。古人在遇到无法解释或者无法解决的事情,对未来的事情无法掌控的时候,往往通过演卦来预测吉凶。卦象吉,证明这件事可以干;卦象凶,则证明这件事不能干,要有意识地去规避。


占卜,在今天看来估计是封建迷信,但在古人眼里,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据说古人演卦有很多规矩,必须先斋戒,吃素食,还要沐浴,洗个澡,毕恭毕敬地去演卦。整天吃肉,身上脏兮兮的,演出卦来肯定不灵。而且,你不能碰到个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去演卦。比如,你今天家里丢了一只鸡,就不能靠演卦推算一下自己的鸡被谁偷去了。只有遇上大的事情,才能透露天机。否则,就会遭遇厄运。


然而,《周易》的魅力根本不在于占卜,而在于其占卜的方式。那些对易理很有研究的人对占卜吉凶、预测未来没有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演变。那些痴迷于占卜的人,是“巫”,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巫婆。而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则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占卜的表面形式下洞察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推演变化的哲理。这种哲理,就是我们的文化经常说的“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周易》确实是一部占卜的书,但它的意义又不止于占卜。它反映的是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合理性的回答。它代表着我们祖先的一种信仰,一种思维,一种智慧。



日月为易  阴阳交替

我们来看“易”这个字,它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所以阴和阳周易的两个基本元素,也是推演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周易》的世界观里,最终支配这个世界的,不是上帝,也不是佛祖,而是阴阳这两个基本元素。道,正是通过阴阳来显现的,离开了阴阳,道就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说“离开阴阳更无道”。


阴和阳的结合,形成的即是“易”,而“易”表现出来,就是“周”。而这,正是“周易”这两个字的含义。


按照传统的说法,“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依笔者看来,这三个词应该区别对待,不能等同视之。“简易”中的“易”应为“难易”之“易”。所谓的“简易”就是简单、容易的意思。所谓的简单,是说全部卦象都由阴阳两爻构成,构成单位是简单的。不就是一个“—”、一个 “--”,有什么难的?略微看一眼,大部分人都能有一点肤浅的认识。也就是说,入门并不难。所以说,“易”的第一要义就是“简单、容易”。


可是,你再深入研究下去就会傻眼,因为就是这么两个简单构成单位却演绎出了无穷无尽的变化。最能代表《周易》智慧的是围棋。围棋就是由黑子、白子构成的,游戏规则也很简单,就是围子。因为简单,所以入门很容易。可是,你如果真正钻进去,你就会发现,就是黑白两子,却能走出无穷尽的棋局,真是变幻莫测。在这一点上,象棋就逊色很多了,不仅构成单位多,包括车、马、象、炮、卒,而且游戏规则也比较麻烦,所以它玩出的花样就远比围棋少得多。


所谓的“变易”指的则是一切皆变,永无止境。


宇宙中的一切现象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的作用。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有阴则有阳,有失必有得,有刚则有柔……既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则无不是因为阴阳交互作用而致。这就是“道”,是宇宙的大规律,是我们认识一切事物的钥匙。这个天地之道,生生不息,周而复始,这就是“易”——不断地变易。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易传·系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所谓“不易”,更好理解了,就是“不容易”。怎么说“不容易”呢?就是说,即使你知道了阴阳之间是相生相克、变化无穷,也无法把握其中的奥秘。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卦象不仅代表事物,还代表四时、四方、五行。含义多重,使得破解卦象的确切含义变得扑朔迷离。正因为此,《周易》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皓首穷经地去研究,更不知道耗尽了多少高智商文人的脑细胞。因为你不论怎么钻研,都会觉得意犹未尽。


于是,《周易》成了一个打不开的黑箱,永远也无法把里面的奥秘全部穷尽。它就像蒙娜丽莎脸上的那一丝微笑,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智慧的魅力,艺术的魔力。


《史记》中说,孔子读《易经》曾经“韦编三绝”,可谓痴迷。即使这么用功,孔子还认为自己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奥秘,仰天浩叹地说:“假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南怀瑾先生也说,读《周易》最好不要夜里读。因为夜间一读《周易》,一夜不能睡觉,越研究越没完,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一个春天过了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痴迷而已。


简易、变易、不易,原来一切皆在“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