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动力实体能 2017-12-08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上午 8:01

肖钦羡老师,您好!

 

      王锡玉先生的理论中提出了与您不同的电磁统一力场理论,可以把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万有引力、万有斥力和电磁力统一在一起。请您务必要仔细看看这篇:论原子核及其内部各级核子的结构 ——兼谈现行核物理的谬误 

 

    以及韩行高先生的实证文章:

 

当代物理学不是成熟的和已经完成了的逻辑体系——从当代物理学的定位看所谓反伪科学的谬误 

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重大发现的新理论说明及其科学意义分析 

从现代数学物理分析结果看易经的科学性基础 

他提出的含有三个无量纲常数的公式是关键。

 

       我是高国梁,我已完整拜读了您寄给我的《量子天文学》,对您用重原子的量子跃迁来揭示的宇宙星系的形成和太阳系及行星卫星的演化十分认可。但也有一些不理解之处。想跟您探讨如下:

 

1、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

我看到王锡玉先生和韩行高先生的《宇宙物质成因学》里是将物质元素按照中微子组成正反电子、正反电子对和电子组成中子、正反中子对和中子再组成原子核(而非现在核物理学说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他们指出质子是特殊的氢元素的原子核,而非普遍存在质子,这也是为什么原子核射不出来质子而只射出来中子的原因),外包电子层组成原子,而且指出了宇宙中只有162种元素,并指出了各个元素的质量和内部结构,排出了新的元素周期表,指出了当代的元素周期表的错误,而且他们的原子核理论与很多实验验证的很好。他们也指出,重元素需要在高压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地球上是找不到更多的重元素。在他们的理论中没有正反以太这个概念。正反电子粒子碰撞不会泯灭,而会形成中子,放出中微子和能量,这是被科学实验证明的,韩行高先生找出了国外的科学实验证明。王锡玉韩行高先生的理论里没有夸克,认为夸克只是由中微子构成的中介子。他们的理论也没有提到波粒互变性,但指出了有引力就有反引力。您是核物理学家,我想请您验证一下他们的核理论。

 

2、关于太阳系的位置和自转公转周期

王锡玉和韩行高先生都指出太阳系是围绕天狼星及其伴星运行公转的(太阳系是以天狼星为中心的铜河系的子星系,铜河星系是银河星系的子星系,还有更大的金河星系),25600年转一圈(由此形成太阳系大四季),22年是太阳的自转周期,而这正是由天狼星的伴星的11年极性转换引起的,每11年极性转换一次,由此发生黑子耀斑等现象,他们也认为太阳系和行星也都会吸收宇宙的物质和能量,而非太阳的热核反应。您的理论把太阳系的物质发射和回收,以及行星的形成都描述的很清晰,这是比王韩两位老师好的地方。但没有论述到太阳和地球的电磁分布圈层结构,而他们对此说的很清楚,从宇宙空间吸收的物质其实是从电磁圈层结构上去实现的,而非简单的以太冲力。再者,对于行星金星的年龄,您认为是最年轻的,而王锡玉先生认为是最老的,仅次于月亮,小行星带是老年行星分裂的坟场。韩行高先生对此没做深入研究,但指出恒星只有最多8个行星,不会更多。我看了您的太阳系行成的理论,更倾向于您的观点。但在太阳系的空间位置上,我更倾向于他们的观点。

 

3、关于彗星和地震

王锡玉和韩行高先生特别关注彗星,并指出彗星是脉冲中子星核,是中子星衰变的产物。因此彗星具有很强的质量密度,而且可以从内部彗星核发射很强的能量和射线,而不是现代天文学认为的脏雪球,这就是为什么彗星接近太阳时却不会被化掉,虽然会受影响喷出很大范围的彗尾。我觉得您需要关注他们关于彗星的理论,特别是彗星也是分宇宙级,星系级,太阳系及行星系的彗星,彗星衰变过程中会分裂成小彗星,进入行星轨道后被捕捉为行星的彗星,发生木彗碰撞那样被行星吃掉。而在未被吃掉之前,会在近地点引发地震,引起我国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就是两颗分别以东北和四川为近地点的两颗地球彗星造成的。王锡玉先生早在20年前就有预测。我觉得他们的彗星理论也是对您大行星吃掉小行星,先把小行星变成卫星,在把他吃掉的补充:就是卫星会被剥离成彗星,再被吃掉。

 

 

4、关于以太和弦

我关注到王德奎先生的三旋理论,他是否定您的以太论的。王德奎先生可以算是国内弦论的第一人,我也在学习他的理论,只是比较难懂。我也很难接受您提出的负以太宇宙的假想,因为那不符合中国的哲学。我更倾向王锡玉先生的正反和的理论,正反物质本身就存在在宇宙的任何地方,有电子就有正电子,有正中子也有负中子,在原子核内都有,不需要再单独构成另一个宇宙世界。所以如何将以太这个您也只定义了他的性质的东西从理论中去除,因为您也无法证明其存在,这是需要解决的。

 

5、关于宇宙物质统一方程式

韩行高先生在继承王锡玉先生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与现代科学的结合论证,他提出了《统一电磁力场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宇宙物质统一方程式,其中的三个量纲是可以解释质量、能量和电磁方向的统一。我没学过核物理,没有理解他的这个方程式。您能否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思想都是源于易经,又与现代核物理、天文、地质相结合,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

 

 

      为了方便您看他们的理论,我再把我整理的王锡玉韩行高先生的《宇宙物质成因学》发给您。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多谢!

    他们的思想网站是:

 

    http::///wangxiyu/

    http:///hanxinggao/

    http:///gaoguoliang/

 

 

                     学生    高国梁

回复

肖钦羡老师,您好!

 

 

 

    以及韩行高先生的实证文章:

 

当代物理学不是成熟的和已经完成了的逻辑体系——从当代物理学的定位看所谓反伪科学的谬误 

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重大发现的新理论说明及其科学意义分析 

从现代数学物理分析结果看易经的科学性基础 

他提出的含有三个无量纲常数的公式是关键。

 

       我是高国梁,我已完整拜读了您寄给我的《量子天文学》,对您用重原子的量子跃迁来揭示的宇宙星系的形成和太阳系及行星卫星的演化十分认可。但也有一些不理解之处。想跟您探讨如下: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高国梁先生:

谢谢你的来信,我会按你的建议认真读他们的理论。但因为每个人的理论立足点不一样,各人的理论不一定能拟合在一起。所以你对我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我也从王锡玉教授那里吸取了理论营养,他提出太阳是从外面加热里面的,使我得出太阳核心是冷的及太阳能不是热核聚变能的概念,这就促使我全面改写天文学。

对王锡玉的理论,超脉冲中子核是什么东西我仍不理解,但王锡玉教授应用超脉冲中子核解决很多问题,不知先生是否理解了。

 

王锡玉先生的理论中提出了与您不同的电磁统一力场理论,可以把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万有引力、万有斥力和电磁力统一在一起。请您务必要仔细看看这篇:论原子核及其内部各级核子的结构 ——兼谈现行核物理的谬误

 

我还来不及去看他的文章,我在《量子天文学》中是用以太模型去解释的,不知我和他的理论能不兼容。如不能我会保留我的理论的。

1、关于原子结构和元素

我看到王锡玉先生和韩行高先生的《宇宙物质成因学》里是将物质元素按照中微子组成正反电子、正反电子对和电子组成中子、正反中子对和中子再组成原子核(而非现在核物理学说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他们指出质子是特殊的氢元素的原子核,而非普遍存在质子,这也是为什么原子核射不出来质子而只射出来中子的原因),外包电子层组成原子,而且指出了宇宙中只有162种元素,并指出了各个元素的质量和内部结构,排出了新的元素周期表,指出了当代的元素周期表的错误,而且他们的原子核理论与很多实验验证的很好。他们也指出,重元素需要在高压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地球上是找不到更多的重元素。在他们的理论中没有正反以太这个概念。正反电子粒子碰撞不会泯灭,而会形成中子,放出中微子和能量,这是被科学实验证明的,韩行高先生找出了国外的科学实验证明。王锡玉韩行高先生的理论里没有夸克,认为夸克只是由中微子构成的中介子。他们的理论也没有提到波粒互变性,但指出了有引力就有反引力。您是核物理学家,我想请您验证一下他们的核理论。

 

我们应尊重他们的理论,不能轻易否定他,如果你认为有价值的理论,在你的学说中可以引用他,发展他。在我的理论中是离不开正反以太这概念,下面我还要写本《以太天文学》。波粒互变也是我理论中必须的,因为我假设中以太的密度很大,地球或一切天体内的粒子不通过波粒互变,一切天体是无法在空间运动的。况且量子力学中己有波粒二相性。

 

2、关于太阳系的位置和自转公转周期

王锡玉和韩行高先生都指出太阳系是围绕天狼星及其伴星运行公转的(太阳系是以天狼星为中心的铜河系的子星系,铜河星系是银河星系的子星系,还有更大的金河星系),25600年转一圈(由此形成太阳系大四季),22年是太阳的自转周期,而这正是由天狼星的伴星的11年极性转换引起的,每11年极性转换一次,由此发生黑子耀斑等现象,每11年大量爆发的黑子耀斑就相当于每年地球上赤道南北纬5度附近生成的台风,都是运行到南北纬40度左右消失。他们也认为太阳系和行星也都会吸收宇宙的物质和能量,而非太阳的热核反应。您的理论把太阳系在行星形成期间的物质发射和回收,以及行星的形成都描述的很清晰,这是比王韩两位老师好的地方。但没有论述到太阳和地球的电磁分布圈层结构,而他们对此说的很清楚,从宇宙空间吸收的物质其实是从电磁圈层结构上去实现的,而非简单的以太冲力。再者,对于行星金星的年龄,您认为是最年轻的,而王锡玉先生认为是最老的,仅次于月亮,小行星带是老年行星分裂的坟场。韩行高先生对此没做深入研究,但指出恒星只有最多8个行星,不会更多。我看了您的太阳系行成的理论,更倾向于您的观点。但在太阳系的空间位置上,我更倾向于他们的观点。

 

你看得很认真,我同意太阳绕天狼星旋转,在我的理论中太阳和天狼星原本是一个球状星团内部的红巨星。球状星团演化后,星团瓦解了,但保留了球状星团成员绕转的特性。

从火星的温度从高到低可以证明行星的形成时序是从外到内,水星最年青。有图为证: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从图可以看出火星形成以后再形成地球最后形成水星,太阳的体积不断缩小,火星的温度由高到低。这就可以解释过去火星是波涛滚滚,现在冷冰冰。

你还年青,支持你把多人的理论综合为自已的理论

 

 

3、关于彗星和地震

      王锡玉和韩行高先生特别关注彗星,并指出彗星是脉冲中子星核,是中子星衰变的产物。因此彗星具有很强的质量密度,而且可以从内部彗星核发射很强的能量和射线,而不是现代天文学认为的脏雪球,这就是为什么彗星接近太阳时却不会被化掉,虽然会受影响喷出很大范围的彗尾。我觉得您需要关注他们关于彗星的理论,特别是彗星也是分宇宙级,星系级,太阳系及行星系的彗星,彗星衰变过程中会分裂成小彗星,进入行星轨道后被捕捉为行星的彗星,发生木彗碰撞那样被行星吃掉。而在未被吃掉之前,会在近地点引发地震,引起我国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就是两颗分别以东北和四川为近地点的两颗地球彗星造成的。王锡玉先生早在20年前就有预测。我觉得他们的彗星理论也是对您大行星吃掉小行星,先把小行星变成卫星,在把他吃掉的补充:就是卫星会被剥离成彗星,再被吃掉。

我上面说过,什么是超腺冲中子核我还沒理解,不知你有无看到他的解释,所以关于他的彗星理论还不能表态,在我的理论中你是知道我把彗星看成是最外围形成的。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4、关于以太和弦

我关注到王德奎先生的三旋理论,他是否定您的以太论的。王德奎先生可以算是国内弦论的第一人,我也在学习他的理论,只是比较难懂。我也很难接受您提出的负以太宇宙的假想,因为那不符合中国的哲学。我更倾向王锡玉先生的正反和的理论,正反物质本身就存在在宇宙的任何地方,有电子就有正电子,有正中子也有负中子,在原子核内都有,不需要再单独构成另一个宇宙世界。所以如何将以太这个您也只定义了他的性质的东西从理论中去除,因为您也无法证明其存在,这是需要解决的。

 

 

王德奎先生我也经常联系,他的书我也买了两本,不过沒时间去读了!

我的理论也符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宇宙中生出以太,以太分出正反以太,正反以太按不同的比例又生出三种物质:正粒子、反粒子和暗物质粒子。然后由这三种粒子生成万物。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子中正以太含量多者为正粒子,反之为反粒子。正反以太一样多者为不带电荷的暗物质粒子。这表明以太模型正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表达。现在天文观察表明宇宙中存在正物质、反物质和暗物质。暗物质粒子因不带,外围不带电子,所以沒有光电效应,所以不发光。

 

 

 

 

 

以太模型我还建立了一个终极理论写在T恤衫上,这是外国人先提出的。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肖钦羡:关于《量子天文学》与王锡玉《宇宙物质成因学》的探讨的回复

5、关于宇宙物质统一方程式

韩行高先生在继承王锡玉先生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与现代科学的结合论证,他提出了《统一电磁力场理论》,并提出了一个宇宙物质统一方程式,其中的三个量纲是可以解释质量、能量和电磁方向的统一。我没学过核物理,没有理解他的这个方程式。您能否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思想都是源于易经,又与现代核物理、天文、地质相结合,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

 

谢谢!我一定去学习他们的理论,对我的理论可能有好处,祝晚安!你的信迟复请多见谅!

肖钦羡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