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最少学一味本草多自己有好处——地肤子(清热利湿)

 沧海一滴水8uba 2017-12-08

地肤子 Difuzi



《神农本草经》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的成熟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生用。


性能: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应用: 


1.淋证。

本品苦寒降泄,能清利湿热而通淋,故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证,常与木通、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地肤子汤(《济生方》)。 


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

本品能清除皮肤中之湿热与风邪而止痒。治疗风疹、湿疹,常与白鲜皮、黄柏等同用;若下焦湿热,外阴湿痒者,可与苦参、龙胆草、白矾等煎汤外洗患处;治湿热带下,可配黄柏、苍术等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     


2.《滇南本草》:“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三萜皂苷、脂肪油、维生素A类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水浸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提物有抑制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


3.临床研究:据报道,地肤子、甘草共为粉末,炼蜜为丸,治疗乙肝,有效(《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4:35)。地肤子,水煎服,取微汗,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山东中医杂志》,1983,4:40)。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期主编:沉香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只做公益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