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称霸世界,为什么面对刚出道的俄罗斯时却屡战屡败?

 梦想童年594 2017-12-08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于十五世纪,冷兵器时代的中后期,因国民宗教信仰狂热,政教合一,军队骁勇善战,在近两个世纪的连续征战中,领土不断扩大,一度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势力一度深入到东南欧甚至是中欧,完全控制了欧亚之间的商路。

沙皇俄国的崛起则是在十七世纪后期,经过几代沙皇(女王)的锐意进取,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帝国。也是近代割让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坦率的说,近代史上,俄国是仅次于日本的对中国欺辱最深的国家,也是和日本一样,想要吞并整个中国,甚至要亡我种族的国家。

两个国家兴起的时间不同,奥斯曼走向衰落之时,俄国才刚刚兴起,所以俄国数次击败土耳其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土耳其与俄国的国情也完全不同。

首先,土耳其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尽管近代并没有石油资源的概念,但是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控制着黑海的出口土耳其海峡,也封锁着俄国黑海的出口,扼守这苏伊士地峡,控制着曼德海峡。尽管西方已经开辟了新航线,但是土耳其的战略位置依旧让西方列强垂涎三尺。因而只要这个帝国控制力稍有下降,欧陆列强必将蜂拥而至,群狼而至。

相比土耳其,俄国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背靠着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寒冷的天气,使得俄国进可攻退可守,几乎没有后顾之忧,也很少有什么国家发神经想要去征服俄国。

其次,土耳其是伊斯兰教国家,在征服的过程中,严重激化了本国与欧洲国家的矛盾,土耳其国内民族复杂,民族压迫,与民族矛盾也比较尖锐。土耳其无论是极盛的十六十七世纪,还是衰落之后的十八十九世纪,几乎国内少数民族和被压迫的人民起义不断。

相比土耳其,俄国就要好不少,虽然俄国也是多民族国家,但是主体民族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也是在近代扩张之后才纳入俄国版图的。俄国是东正教国家,虽然也不完全被西欧接受,但是相比土耳其,俄国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而土耳其则更多的是亚洲国家,不被欧陆接受。

最后,土耳其在军事上发展到极盛之后,国内政治很快就衰落了,伴随着政治的衰落,军事上的优势很快也就丧失了。而土耳其的素丹们也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改革,坐视国家一天天的走向下坡路。客观上来说,土耳其的先天基础并不差,国土辽阔,子民众多,又靠近西欧,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土耳其都没有理由不成为一个近代强国。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西亚病夫土耳其就是在近代之后眼睁睁的看着欧陆各国分分崛起,自己却江河日下。

相比土耳其,俄罗斯的几代沙皇就比较英明了。彼得一世为了振兴国家,甚至去荷兰的造船厂亲自当学徒,叶卡捷琳娜二世身为一个德国人,为了振兴俄国努力学习俄语,皈依东正教。亚历山大二世知耻后勇,果断改革,废除农奴制,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俄国的统治者虽然谈不上多么的英明神武,呕心沥血,但是一代代沙皇的努力,一步步将沙俄推向顶峰。

因而土耳其因为种种原因,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都远远超过了俄国,在近代迅速走向衰落,沙俄虽然一度也是一个外强中干,虚假的强国,但是各方面比土耳其还是高出一筹。

沙皇俄国兴起于奥斯曼土耳其衰落之时,两国战争不断,可谓世仇,但土耳其只能说败多胜少或者说败多和少,不能算屡战屡败。双方矛盾的核心就是黑海沿岸的争夺以及高加索地区的拉锯。沙俄与奥斯曼围绕着这两个地区打了近十次战争。

第一次俄土战争(1676-1681),彼得大帝为了打通黑海出口,御驾亲征,但是由于土耳其与附属国克里米亚汉国的抵抗,最后无果而终。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1700),彼得大帝再次御驾亲征,并且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加之此时欧洲各国组成了反土同盟,俄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损失也非常严重。

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1711),彼得大帝再次亲征,但是最终失败,丢失了上一场战争的战利品。

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俄国大败土耳其,再次打通黑海。

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土耳其主动对俄国开战,叶卡捷琳娜统治下的俄国军队大败土军,克里米亚臣服于俄国。

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土军再次卷土重来,想要复仇。但是俄军再次击败土军,克里米亚被俄国吞并。

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土耳其在拿破仑帝国的支持下,再次对俄开战,俄国战胜,触手伸进了高加索地区。

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俄军大败土耳其,在西方的干涉下,土耳其避免了亡国的处境。

第九次俄土战争(1854),为了彻底控制黑海,俄国想要彻底灭亡土耳其,这也触动了英法的利益,在英法的支持下,俄军惨败,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俄国被迫妥协。

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土军惨败,俄国加强了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最后一次俄土战争(一战),一战中,土耳其背水一战,赌上国运,加入了同盟国,与协约国俄国再次成为敌对国,这一次,两个国家都成了失败者,奥斯曼帝国彻底瓦解,而死对头沙俄也在国内革命中宣告瓦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