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股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火树银花5 2017-12-08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多少年来,美国三大股市(NYSEAMEXNASDAQ)的表述已成为一种习惯。虽然2008年美国证交所(AMEX)已被并入纽约证交所(NYSE),但今天的美国股市仍按照旧有习惯称为三大股市。

截止2017125日收盘,美国三大股市共有上市公司6774家,其中,纽约证交所(NYSE,主板)共有3148家,美国证交所(AMEX,中小板)共有357家,NASDAQ(创业板)共有3269家。此外,NASDAQ还设有三个子市场:2005NASDAQ小市值市场(NASDAQ SmallCap Market)更名为NASDAQ资本市场板(NASDAQ Capital Market),目前约有888家上市公司;2006NASDAQ全国市场(NASDAQ National Market)更名为NASDAQ全球市场(NASDAQ Global Market),目前约有840家上市公司;与此同时,新设立世界最高IPO标准的NASDAQ全球选择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简称全球选择板(Global Select),目前约有1534家上市公司;此外,NASDAQ挂牌的非美国公司ADR共有115只。

美国股市是一个“大进大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国际市场,它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1980年至1989年期间,美国三大股市共有1982家公司完成IPO1990年至1998年期间,共有3384家公司完成IPO1999年至2000年期间共有803家公司完成IPO。在IPO扩容最快的1992年至1999年期间,美国股市年均IPO家数超过500家,其中,1996IPO家数为845家。

相比之下,我国A股市场从201611月开始每月进行四批IPO审核,至今已过去12个月,从201611月至201710月期间,12个月共计362家公司完成AIPO。这与1990年代美国股市IPO扩容不可相提并论。

事实上,1990年代中期是美国三大股市的扩容顶峰时期,三大股市上市公司总数合计接近1万家。其中,NASDAQ上市公司数约为5600家,纽约证交所约为3300家,美国证交所约为900多家。

1990年代后期开始,首现每年退市家数大于IPO家数,美股步入批量退市期,为此,美国三大股市上市公司总数开始出现持续净减少。1995年至2005年期间,美国股市年均退市家数超过了500家,其中,1998年和1999年是退市的高峰期,这两年的退市公司均超过了1000家,其中,私有化退市约占一半,另一半则为强制退市。这就是美国股市的“大进大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相比之下,我国A股市场的退市效率低下,27年来A股上市公司已达3400家,但强制退市公司总共只有50多家。A股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其根本原因很直白:“因为上市难,所以退市更难”。具体原因有两个:一是垃圾股公司通过“卖资产”操纵利润,轻易规避“连续四年亏损”的退市厄运;二是垃圾股“保壳”、皮包公司“借壳”、“买壳”大受股民追捧,地方政府、皮包公司及股民都不让垃圾股退市,直接导致买壳上市对IPO制度的赤裸裸套利,它使得垃圾股(僵尸企业)无法体面退市,从而严重破坏了股市优胜劣汰的基本功能。

目前,美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截止2017125日收盘,美国三大股市共有上市公司6774家,其中,国外上市公司多达727家(见表一),国外上市公司所占比例超过10%

 美国股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在美国三大股市中,国外上市公司数最多的国家是我国,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多达175家,其中,我国大陆143家,我国香港20家,我国台湾12家。其次是加拿大公司171家,再次是英国公司73家。除此之外,目前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数较多的国家还包括:希腊34家,荷兰33家,瑞士32家,巴西28家,爱尔兰25家,阿根廷、法国各15家,日本14家,澳大利亚13家,墨西哥、印度各12家,韩国10家,德国9家,西班牙、卢森堡各8家,比利时、新加坡各7家。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除了在美国上市外,还在英国、新加坡等国股市上市。此外,在美国场外市场(OTC),也有不少中资概念股挂牌。但上交所准备了十多年的“国际板”,至今却无法推出,据说,主要原因是股民反对,因为股民认为开设国际板,就是让外国企业来我国股市圈钱,因此,他们认为开设国际板就是卖国!

其实,美国股市的包容性,除了对外国企业IPO包容外,它对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尤为包容,无论是NASDAQ,还是纽约证交所,它们对来自国内外的互联网概念企业都是十分包容的,比方,它既能包容京东的“亏损上市”,也能包容阿里巴巴的“特型股权结构”,并且阿里巴巴在美国IPO募资高达250亿美元,创下世界历史记录。此外,它还能包容一些市值不足0.5亿美元的“袖珍型”企业IPO(见表二)。这既体现了美国股市及其投资者对“创新失败”的包容,更是体现了IPO标准设计理念的多元与包容。

美国股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相比之下,我国A股市场不仅对境外优秀企业缺乏包容性,而且对本国新经济企业也缺乏足够的包容性。在IPO标准的设计上,我们仍然固守着“工业版”IPO标准,不肯接纳新业态、轻资产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我国最优秀的BAT(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却全在境外IPO,并由境外投资者分享其高速成长的红利,而BAT的销售市场及消费者却几乎全在中国。这是一个遗憾,也是一个教训和警示。我们相信,历史不会重演。

因此,相比美国股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A股市场改革必须坚守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大方向不动摇、不摇摆,并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尽早将大国股市建设成为真正的强国股市。 

美国股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