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皇帝并非一无是处,执政间修长城开运河,抱负远大,却死伤无数

 飞龙在天cokvj5 2017-12-08

隋炀帝陕西西安人,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历史上的隋炀帝名声极差,弑父,残暴,淫乱等等。但隋炀帝并非一无是处,他在主政期间做出了不少的重要贡献!汉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提到“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的帝国时期。修缮长城,开凿运河,建造了宏伟的宫殿,重振中华雄风。”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

隋炀帝十二岁,便成为领衔统帅。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叛乱。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叛变局势成效显著、政绩突出。同时他表现得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赏和隋文帝的欢心。

开皇末年,隋文帝夫妇和皇太子杨勇的矛盾爆发,杨广趁机而入争夺储位,博得了文献皇后和右仆射杨素的支持。随后不久,隋文帝废黜长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当太子期间,突厥进犯,杨广率军出征灵武,却没有俘获突厥人而返回。

隋炀帝杨广理想远大,他仰慕秦皇汉武的文治武功,有着巨大的人生抱负。杨广自己也非常努力,做皇帝初期就着手所谓得“西筑长城,东开运河”。隋王朝崛起于北方,建都长安,虽然灭掉陈国,平定了江南,但是当时的隋朝基本上还是一个北方政权,对江南的控制十分脆弱。南朝在江南经营了四百年,有着根深蒂固的势力,隋炀帝任扬州总管十余年,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当皇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政治中心向东移,营建洛阳。

隋炀帝即位后开始营建洛阳。营建洛阳,并非贪图享受!而是隋炀帝的大战略,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要雄霸天下。应该说,隋炀帝比他的父亲隋文帝有着更加宽广的视野,这可能与隋炀帝当年在南方和北方均任过职、打过仗有很大的关系。

据《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炀帝上)》记载,隋炀帝即皇帝位仅仅四个月,便巡幸洛阳,大修军事设施,并颁发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诏书。几天后,隋炀帝颁下诏书,说:“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朕又闻之,安安而能迁,民用丕变。是故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若不因人顺天,功业见乎变,爱人治国者可不谓欤!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大意是求新,求变,求扩张。可见其抱负远大。

萧皇后

定洛阳东都以后,为了稳定人心,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三下扬州;期间征发百余万民役开挖千里运河,连通黄河与淮河;淮河与长江(邗沟)的航道;开挖运河的同时,又大造各种舟船。公元608正月,下诏征发男女民夫百余万开凿永济渠,即京杭大运河北段。

征讨高丽

隋炀帝之所以这么大规模建设国家工程,连续大规模使用民力,就是为了效法秦皇汉武,实现其雄霸华夏的雄心。当时隋朝的国力十分强盛,国土广阔,人口众多,确实实力不菲。隋炀帝有这个自信。终于在公元612年至614年期间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均无功而返,又耗费了巨额财富,再加上修缮长城,开凿运河,大造舟船,营建洛阳等等举措,死伤无数,民不聊生;终究各地揭竿反叛,烽烟四起,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各地反叛

公元617年,唐公李渊攻入隋都城长安。废掉隋炀帝的天子,奉他为太上皇。第二年,宇文化及等人煽动“骁果”作乱,闯入禁宫。隋炀帝被弑杀,时年五十岁。他老婆萧太后令宫人撤床为棺将隋炀帝埋葬!

隋炀帝

隋炀帝虽然抱负很大,战略清晰,但是他在具体做法过于草率,操之过急,加上其本人好大喜功,盲目轻敌,最后让他统一的江山岌岌可危。直到灭亡!隋炀帝虽过早的灭亡,但是他对后来的开元盛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