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工行官方微信推送。如果没记错,这是中国工商银行有史以来,首次以“支付宝”为标题的官方活动,还是头版头条! 内容讲什么?支付宝+工行的双12: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促销活动。你不知道的是,这背后释放出了银行业巨变的重磅信号! 这意味着:今天,工行这个老大哥改变态度了,不仅开始欢迎大家使用支付宝,还自己贴钱鼓励!当然,前提是你用支付宝付款时,选择通过工行信用卡。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也不再是苹果支付。 去年的双12,工行还想着如何让大家去刷实体银行卡、信用卡,以及苹果银联搞的闪付。 前年的双12,大妈大爷带着微信支付宝“洗劫”超市时,银联正组织各大银行商讨如何反击。 今年的双12,不再是支付宝、微信的狂欢,而是“支付宝+银行,微信+银行”的盛宴!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一年前,你很难想象出传统银行巨头会和互联网巨头联手,然而现在正在成为事实。工行上述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就是证明。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应该再把支付宝微信,和传统银行对立,因为他们正逐渐成为“命运共同体”,两股力量走向融合,这就是中国金融改革迈出的重大一步!
两者融合了,还有一个重磅信号。那就是,这么多年下来,银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它的定位:“退居二线”。 这是贬义吗?错,这是大格局、大无畏、大决绝的银行未来发展方向。银行将“离”我们而去。 如果银行固执死守一线,天天想着自己如何开发一个“支付宝、微信”,那中国的金融改革,可能长期都是倒逼状态。自己拉存款累死累活,微信搞个零钱通,一夜之间抵上银行好几年的奋斗。 这不是竞争,而是时代的驱使。 阿里+建行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和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进线下线上各种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二维码支付互扫、支付宝支持建行App支付将很快实现。 工行+京东 11月27日,工行联手京东金融共同宣布:推出中国银行业首个开到互联网平台上的银行,今后我们不仅不用去银行网点,甚至不用下载银行app,就能使用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农行+百度 6月,农行和百度宣布共建“金融大脑”,展开全面合作。就在几天前,两者合作的首个成品“AB贷”正式开放,客户登录百度APP,系统就能自动完成准入、授信、签约,一键用款;人脸识别、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技术,更是将客户准入与风控水平拉到新高度。 此外,11月18日,中信银行和百度共同发起设立的百信银行正式开业,完全通过互联网、电话等远程渠道开展业务。 腾讯+中行 6月,中行宣布与腾讯合作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今后,银行ATM不再是取钱的ATM、网点也不再是传统的网点,可能成为京东的物流点、支付宝的创新体验站。
四大行的转变,吹响中国传统金融转型号角。 你看,深入乡镇的农行已为其遍布大江南北的ATM机,上线“刷脸取款”,不要银行卡、不要手机都能取钱,科技金融不再是城里人专利; 再看,建行推出“龙支付”,集现金、银行卡、手机、刷脸功能于一身,一台手机在手,拉流水、对账也不用现场排队,消费、收款、充值、提现、转账随时随地进行。只要有需要,哪怕是线下,数字银行都能一触即发。 不用多久,我们将随处可见数字银行:你在读新闻时可以看到、在网购时可以看到,甚至在线下逛街时,也能让它马上出现,不再有场景限制。 “银行”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无处不在的服务,这个服务还会主动去寻找需要它的人。 有时候一件事情没有谁输谁赢,只有谁的格局更大。 如果,你的格局只有1级,你便会说:银行认怂了,支付宝笑了。 如果,你的格局有2级,你便会说:银行和支付宝抱得越来越紧了。 但如果,你的格局有3级,你便会说:终于看到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希望! 为银行鼓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