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法归于心法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7-12-08

      本周有事,忙的脚不点地,几乎一周没有看盘,内参也只写了2篇(按理是每天一篇的)。本想这周的公号就不写了,发个简短的消息。但临近晚饭时,老婆说你还是写一篇吧,要充分考虑到大家的阅读习惯。于是就随手敲了几段文字,算是马后炮也行,算是对“11月份再创一个新高就考虑清仓”这个判断做的一个总结也行。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这种艺术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就拿这次的大盘调整来说,回过头看,各方面的证据都相当明显。

波浪方面,从2638点到3450点,周线的5浪型走势相当明显:1浪到3097点,2浪到2780点,3浪到3301点,4浪到3016点,3016点后的第5浪,在日线级别上,借助于10日均线,其5个升浪也相当清晰(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具体详述了)。

形态方面,自9月底3336点进入5浪(5),到3450点,一个扩散三角形走得十分明显。对扩散三角形,我在近几年曾屡次提及,并指出扩散三角形的一个基本特征——出现在长期升势的后期,就是一个可确定的头部形态,称为“熊三角”。这个熊三角在中证流通指数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尤其是用周K线看,从头到尾7周。由于熊三角是概率最高的头部形态之一,所以从11月起,我就在不断地强调这个形态。

分形方面,我在1030的内参中提到:还有最后2个交易日,就要进入11月份了。如果11月份再创一个新高,总市值将创出13个月线新高,沪综指将创出8个月线新高把新高和新低都看作是一个有意义的分形,这我专门谈过。13个新高和8个新高,不一定会产生一个顶,但这一次会,理由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价值中枢,我曾提到过一个观点:熊市大级别反弹与弱牛市的第一波,都会以重返价值中枢为它的终极目标。其中以大分类指数来说,基本上是:强者过之,中者平之,弱者欠之。而到11月份,最强的大盘股指数已超过其价值中枢15%,中证流通指数基本追平价值中枢,而中证500大约欠了5%

时间周期,从1664点到1849点,18个季度;从1849点到本季度,也是18个季度。不是所有的时间对称都会产生重要波动,但这一次的时间对称会产生重要波动,这跟江恩的“波动率”、“时间价格可以互换”有点关系——我说江恩理论中“少量天才发现”指的就是这2点(不过他天才地提出了,却天才地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

波浪、形态、分形、价值中枢、时间周期,都是有弹性的东西,不能时时刻刻去数、去用、去分析、去计算的。用对了,它们都会显示出“科学性”一面,但何时去用,怎么用,“猜出”这次应该是个怎么结果,遵循其中的哪一结构,却完全是艺术的。诗人诗写得好,不是因为他比我们识更多的字,而是他比我们更知道何种情境下如何搭配这些字。这就是我一直说的“万法归于心法”。

对当前市场,我引述一段126日收盘后的评述:沪综指在40周均线和3016点后第29周的时间窗口双重影响下,强烈探底反弹,日KD形成单日金叉。这个分时V型估计会激发市场新的联想和期望——调整结束,大盘转势等。但这种判断其实并不能成立:一是回调幅度还太小;二是周线动量还没到位(这次回调级别不会小于3097点和3301点,这是我一直强调的),这种级别的调整,至少周线动量要到位。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当市场的炒作从一个板块扩展到2个板块后,钱哪里来?如果市场的资金不足以同时支撑大盘股和科技股2个板块的炒作,那么,至少要死掉一个板块,而无论死掉哪一个板块,对大市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