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名】叉柱造

 alayavijnana 2017-12-09

叉柱造



《法式》载:

凡平坐铺作,若叉柱造,即每角用栌斗一枚,其柱根叉于栌斗之上。 

若缠柱造,即每角于柱外普拍方上安栌斗三枚。

▲叉柱造示意图


叉柱造为自下而上,一层柱框,一层斗栱相重叠,上层柱根叉于下层斗栱的大斗之上。上图为宋以前常见的式样。与宋同期的辽代多高层木构建筑,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叉柱造,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平坐剖面图(梁思成)

▲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上层柱脚附近(丁垚摄)



▲蓟县独乐寺结构

▲蓟县独乐寺结构(叉柱造细节)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营造法式注释[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2]陈明达. 《营造法式》词解[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0.

[3]谢启芳, 向伟, 杜彬,等. 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8):19-28.

[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科学出版社, 19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