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 复旦名师 陈果:好的孤独

 昵称41089678 2017-12-09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  陈果

汪廷林 摘抄的笔记 评论

◆ 点评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 , 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书?


这就是当下的浮躁社会。

>在相同的起点与相同的终点之间,虽然我们看似走着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辉煌,有的黯淡,有的成功,有的平庸,但没有人真正摆脱了烦恼。


喜欢这样的哲学

>每个人总会在人生的此一时彼一时陷入此一种彼一种烦恼,无一例外,差别仅在于烦恼各有出处,内容不尽相同——有的人窘迫于谋生的艰难、物质的匮乏,有的人困顿于灵魂的暗夜、精神的荒凉;有的烦恼源于饥饿难当却无以果腹,有的烦恼源于面对美食却全无胃口——看似不同的苦恼,却是一样的无助。

一个无助的人往往会感到特别孤独——他悲伤着他的悲伤,而周围的人却仍旧欢乐着他们的欢乐,“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插图],阳光不会因为他的悲伤而少一分明媚,春天不会因为他的悲伤而迟迟不来,世界没有了他的微笑照样不紧不慢地匀速旋转……悲伤的人备感孤独,而孤独让悲伤者更悲伤。


◆ 真诚,才显真爱


我对你的真诚

>人与人之间能够长久交往的基础,要么是利益,要么是真诚,但最终能持久的,只有真诚。利益的纠结使人们陷入怀疑和被怀疑,而真诚的交往则教会了人们什么是信任和被信任,前者有助于我们在斗智斗勇中赢得胜利,后者则使得我们内心安然而终身幸福。


>> 我们以为是“善意”使我们舍弃了“真”,以此成全了“诚”。其实,唯有尊重“真”才能通达“诚”,唯有“真诚”合力才能成全“善意”。


有一次 , 我问一个捡破烂的母亲 , 她说你知道我最幸福的事儿是什么吗?她说就是孩子小时候需要我的时候 , 现在孩子长大了 , 我们什么也为他做不了了。孩子们特别反对我捡破烂 , 说一个月捡的破烂赚的钱还不如我一天赚的钱 , 老母亲擦擦眼泪轻轻说道:“可只有当我捡破烂的时候 , 我才感觉我想一个母亲 , 我才感觉我不是老母亲 , 我还有用。”于是 , 她依旧拖着布袋一个垃圾桶垃圾桶的倒腾着 , 我知道 , 她是想给孩子一份爱。

>“报喜不报忧”的“好孩子”,直到某一次跟母亲谈到这些,她说:“作为你最亲密的人,我最想了解的是你的真实情况,包括你的痛苦与烦恼。我也会跟着痛苦和烦恼,但是我仍然希望你实话告诉我,而不要骗我,我不想从别人那里知道,或者完全不知道。也许我帮不上忙,但是我希望与你分担。”


>我们能欺骗的往往是信任我们的人,而信任我们的人最不能承受的就是我们欺骗他们。


在处理别人嫉妒心这块 , 诸葛亮教会我很多 , 尤其是对待李严那些历史故事 , 值得借鉴。

>哲学家深受皇帝欣赏,而画家心生嫉妒,对此忿忿不平,一直伺机报复。终于,在哲学家生日的那天,皇帝为他举办了盛大的生日宴会。宴会上,画家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为哲学家画一幅肖像画。哲学家欣然同意。但是心怀怨恨的画家出于泄愤,将哲学家画得奇丑不堪,并把肖像画示于众人,试图以此当众羞辱哲学家。皇帝大怒,下令对画家严惩。没想到,哲学家当即为画家求情。他说:画家画上那个丑陋的人确实是我,而我终生都在与这个丑陋的自我做斗争


>> 若没有自我的“阴暗面”,我们何需自我完善?若没有自我的人格弱点,我们又该从何处起步,去追求人格的提升?正像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一本记述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这三位最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哲人的传记中所写的那样,他们的天赋异禀、超凡脱俗来自于他们一生坚持不懈地“与自身的魔鬼做斗争”。


以前自我介绍总会捡着优点来说 , 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 优点别人肯定会慢慢发现 , 可缺点我有必要提醒给大家 , 更好的帮助自己改善 , 对 , 是这样。

>法国思想家蒙田在众人推荐他担任市长时这样坦言:“我记性不好,缺乏警觉性,没有经验,魄力很差。我不抱怨,没有野心,不懂贪婪,不会使用暴力。”[插图]——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真诚地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更善待自己?


>法国思想家蒙田在众人推荐他担任市长时这样坦言:“我记性不好,缺乏警觉性,没有经验,魄力很差。我不抱怨,没有野心,不懂贪婪,不会使用暴力。”[插图]——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真诚地认清自己、接纳自己更善待自己?


不健全的性格才是人 , 不完美的才是人生 , 以后一定要自我介绍先说明自己的不足。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让自己在他人的眼中、在大众的评价中显得更优美更完善,于是我们就根据大众对“优美”和“完善”的定义去训练自己、打造自己、包装自己,竭力去迎合、顺应那套公认的标准,结果确实有人赞美我们,我们也享受这样的成效。但时不时静下心来独处,我们却又觉得自己很陌生,离自己的真性情很遥远,自己的神经如此紧张、内心如此焦灼——为了活在社会的主流内,我们选择了活在自我的边缘外。久而久之,压抑与麻木渐长,冷漠随虚荣共生。


是这样子的人

>我们大可以活成我们自己,活得更本色一点、更真实一些,反正还是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至少你会更喜欢你自己。这才像“自爱”,不是吗?


看到了[爱心]

>如果善待自己意味着不自欺,那么善待他人是否也就意味着实话实说、坦率不隐瞒?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担忧:很多时候,实话伤人,却忘了同样是真话,可以有很多种说法,用不同的方式去说往往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想起我曾读到过的一则小故事。一个小男孩问一个被领养的小女孩:“亲生的孩子和领养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小女孩回答:“妈妈说‘亲生的孩子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而领养的孩子是从妈妈的心里生出来的’。”


真诚是本质 , 语言是基础 , 只能说言不及义。

>语言已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宽慰人心的艺术。

善意,根基上乃是有情有义,它起于一片赤诚,最终往往体现为一种生活的智慧


◆ 每一个重负背后都藏着一个恩赐


西西弗石的巨石

>西西弗斯的巨石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斯的人,他为了跳出生命的自然规律、逃脱死亡之灾,不惜冒险对掌管冥界的死神哈迪斯耍手段。虽然骗过哈迪斯一时,最后还是被发现。为此,西西弗斯被施予了最严厉的惩戒。同是冥界,却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最可怕的一个层次就是永世不得超生之地,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十八层地狱”。在那里,西西弗斯被罚将一块必须用尽全力才能推动的圆形巨石从山脚一路推至陡峭的山顶。地狱灼热的烈焰在四周熊熊燃烧,西西弗斯一有松懈,巨石便一刻不停地滚回山脚,一切必须从头再来。当他用尽力气,好不容易将巨石推到山顶,自以为能得片刻喘息,没想到无情的巨石又一次不可阻挡地轰隆隆退回原地。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永无止息。

这个神话故事,我看过不止一次。小时候,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无关现实生活的异国传说,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触。可之后随着光阴流逝,每一次重读,我都会从中或多或少读出一个“我”来。西西弗斯年复一年拼命推动巨石的画面是这样深刻地镌刻在我的印象中,久久挥之不去,有时,竟有种忍不住一声叹息的伤感。


◆ 在“不安”的皮鞭下


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六个字:恕我不起来了!

>突然,对西方人葬礼中的那句“安息”(rest in peace)颇有感触。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注定都有死亡。当时西西弗斯绞尽脑汁企图挣脱死神的追捕,是因为他求生惧死,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而冥王哈迪斯给他的惩罚是无比残酷的,将他投入了地狱。什么是地狱?根据故事的描述,“生不得又死不成”即是地狱。这是不是冥王对西西弗斯以及与其相似的芸芸众生的一个提醒: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这一条忧心忡忡的人生道路,唯有走到尽头,你才有机会无所顾忌、心安理得地沉入一个永久的无梦之眠,享受完全的清静。


>> 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简单的六个字:恕我不起来了!


>是啊,安全感!或许它才是那个我们于重负之下真正神往的、人生的终极“顶峰”。


>哲学家霍布斯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恰如狼与狼”,为了一块肉而目露凶光、彼此为敌,但是我们如此无奈与厌倦,却仍在角斗场中拼杀,只是因为我们没的选择,面前似乎只有两条路:to win or to die——要么赢,要么死。似乎“赢”是通达安全感的唯一道路。


>一个个流浪歌手、街头艺人、现代的游吟诗人、甘于清贫的思想者、百年孤独的哲人、远离尘世的苦行僧,我们称他们是“理想主义者”或者“浪漫主义者”。


我喜欢你

>泰戈尔有诗,人若“不经历黑暗,无以通达光明”,“生命的自由而欢乐”或许也源于对“生命的重负”的领受与超越。米兰·昆德拉最有名的一本书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口吃诗人

>孤独≠寂寞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 孤独不可耻


😁

>社交往往有两种类型:要么是利益驱动下的人脉构建,要么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若社交出于功利,则难免逢场作戏,大家都戴着“面具”,嬉笑怒骂无外乎作秀,旨在互为工具、相互利用,这样的交往自然不会有纯净之清气,只充斥着烟火之浊流。


>> 如果我们行之得当,社交确实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比如人脉、人气、机会……这些东西是有用的,所以是有价值的


我喜欢一个人 , 但我一定不会跟她在一起 , 因为他看不到我的好 , 这不怪他 , 更不怪我 , 关雎尔。

>真正美好的交往,都是发自内心的赤诚,是金钱无力收买的。哪一天,如果连我们的“心”也有了价格,即使价格高昂,那么不是我们的“心”值钱了,而是我们把“心”糟蹋了。


我喜欢用社交工具传递给别人我的价值观 , 是因为我相信进入我社交圈的这群朋友他们的智商。

>从人群中抽身而出,从喧哗中隐匿,返回独对天地、独对真实之自我的存在。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或是在忙于应对本能的吃喝拉撒睡,或是在应接不暇地做着杂七杂八的事,接触着亲疏不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应当给自己更多独处的时间,为的是卸下“面具”,自如生活,如我所是——本色、自在、真情实感。


我喜欢用社交工具传递给别人我的价值观 , 是因为我相信社交圈里面的这群人他们的智商。

>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适度的疆域,甚至在疆界之间,要有一个中立地带。


>> 适度的距离还原每个人的完整性,它使每个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因其独特而互生欣赏与敬意。更因为这距离有时超越了我们的肉眼视力所及的范围,于是我们产生了精神的凝望——思念。


>> 母亲曾对我说“人总是对最亲密的人最残忍”,恐怕就是因为当我们距离太近了,对方身上的缺点就被放大了,那些远观时曾引起我们赞叹不已的优点却成了近看时的盲点,人们就此遗忘了尊重与爱,于是不再包容、不再心存感恩。


>> “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然不是宇宙中最奇异的“美”,却成了一种破坏美的力量;“人”不再是大自然中最富有灵性的生命,却成了我们最急于解脱的精神压抑。


句句经典

>我们涌向城市,却对人毫无兴趣;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却对人充满倦意,这是生活的现实,也是现实的可悲。


>今夕何夕?月出皎兮


经济是自由的基础。

>当我们不用被迫地与他人对话,才可能恢复与自我的对话


>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


>> 一个独处时优游度日的人,他自成世界,他的心智犹如一个开掘不尽、取之不完的宝藏,提供给他源源不绝的精神资源、生命营养。


haha , 有一次跟国梁兄说 , 我们别去花卉市场了 , 咱们坐着公交车绕着南阳转圈圈吧 , 于是 , 还没有买到的鱼就死了 , 第二天终于如愿 , 绕着南阳城兜转转。

>我认识的一个同龄人告诉我,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他会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坐到终点站,再任意换坐另一辆公交车,坐到另一个终点站……他觉得漫无目的地一路游走,一言不发地看着沿途的街景、人景很有意思。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他说的时候,我禁不住微笑,未曾亲历,却能感受其中的浪漫。


文科是解放思想 , 而我们好多学生背来背去 , 最后成为了禁锢思想。

>一个甘于孤独的人必定热爱思想,因为能令形单影只变得充满乐趣、充满创意、散发出诗情画意的唯一源泉就是“思想”。孤独者的情趣是思想者的情趣——因其宽广而久远,因其无限丰富而通达永恒。


>> 人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微粒,可人的头脑却能思考整片宇宙。


>这份珍惜会带来幸运,因为孤独总在催生思想,灵感总是给孤独者特别多的厚爱。思想者千差万别,而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思想在孤独中萌动,在孤独中酝酿,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历久弥香。《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是如此、《一个孤独者的散步》的作者卢梭是如此,康德如此,尼采也如此……


◆ Part 2 换一种看法,便是换一种活法


>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 怎样的人生才算成功?


>> 房间里什么都不缺,可我为什么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我的?”他问我,可我觉得那更像是一句自言自语


我只希望将来的生活能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越来越感觉寸步难行。如果自己不确定想走的路在何方,那么怎么走都是歧路;如果辨不清哪里是人生的目标,又谈何“前进”或“后退”?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我也像大海中的一叶舟,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漂漂荡荡,无依无靠,到哪儿都是流浪。同样的,人的精神若找不到可以长久安顿的“家园”,也就谈不上“归属感”,那人生只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漂泊,看似四海为家,其实无家可归。


>“不是世界离你远了,是你离自己的心远了”


大多数父母比我们的时代晚五到十年。

>我们或许还记得,年轻时常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们的心声,不懂我们的心志,却一心将我们推上他们精心筛选的“人生轨道”,把他们为我们构想的“美好”前程强加给我们,要我们按照那样的蓝图自我定位。比如我身边的一个热衷于绘画摄影的女孩,被父亲逼迫着年复一年参加司法考试。我们知道这是他们为我们“定错了位”,因为那不是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人生,那不符合我们对自己的定位。


>即使全世界都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就真的幸福吗?如果我的心不认识我了,如果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引起我内心由衷的欢乐和温暖,我的幸福又该去何处找?


>> 基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现在的“成功”仍可分为“成就外功”和“成就内功”。或许现代的江湖,与古老的江湖,总体而言,大同小异;


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  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

>在我们拥有的所有东西中,最彰显于外的就是那些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东西,一般是物质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钱、名牌服饰、昂贵的首饰、堆积成山的山珍海味;其次便是那些看似无形、却能用来交换有形之物的东西,比如存款、利润、股份等。这些东西通常被我们称为“功利”。


没有人会称自己有修养 , 但是尊严来自实力结果不会骗人。

>除了这些有形的、物质的东西,还有另一类东西,也是我们能拥有的。它不能为我们直接带来物质享受,却比物质享受更温暖一些、更有内涵和亲和力。通常我们称之为“修养”。修养包括“修身”与“养性”两个方面。“修身”作用于“身体”,体现为我们拥有健康的体格、匀称的体型、姣好的容貌;“养性”作用于“性情”,指的是我们拥有良好的气质、翩翩的风度、友善的态度


>> 虽然我们能拥有它们,但是它们并不真正属于我们,我们无法永远占有,我们注定会失去。


>> 在英文中,这些我们能拥有、能占有、能称之为what I have的东西,都是有一天我们会失去的东西。要知道“to have(拥有)”与“to lose(失去)”是一对双胞胎,从来相生相伴。


>别人拿不走的,时间统统能带走。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愿意,时间几乎能无情地卷走一切,包括你和我,哪怕现在的你很美,此刻的我很健康,但“骁将渐衰,美人易老”,世上最忧伤的事莫过于此。这些东西看似属于我们,其实是我们从时间那里借来的,只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却从来没有所有权。


>老师,怎么才能有人格魅力?”我想了想,回答:“很多人看到‘人格魅力’四个字,关注的是‘魅力’,而忽略了‘人格’,这是本末倒置。实际上,人格魅力,根本在人格--一个人的人格有多高,决定了其魅力有多大


>人格力量超越时空。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人格还在,魅力还在。”


◆ 最高的成功,莫过于内心的幸福


>> 功利之盛”能压倒人,“修养之美”能愉悦人,“灵魂之高贵”能拯救人。“内功”是“成功”的精髓,唯有它能使人发现并创造幸福。


因为人生来看起来不那么平等 , 逆袭才显得有了意义。

>当然人各有志,对每个人而言,各自心目中真正的“成功”到底是“成就外功”还是“成就内功”,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成功人士”,恐怕还是应当尽力既成就外功,也成就内功。正如一个美好的女子往往“秀外”且“慧中”。这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祖先推崇一个人在生活中应当尽可能“内外兼修”——“修炼外功”以保障“物质生活”的充实与丰富;“修炼内功”以欣赏“精神世界”的海阔天空,实现灵魂的安宁与幸福,那是至高的、纯粹而甘美的欢乐。


◆ 风度不是造作,而是内在气度的自然流露


>名不符实——明明其内是“一”,却欲放大成“十”;明明事实是“十”,却竭力想乔装成“百”。


>I am always trying……(我从未停止过努力成为一名绅士)


>“做一个人,终归要对自己有点要求”,而这些人相比常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


>> 无所在等于无所不在,无心意味着无处不用心”


>> 不知原谅了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 要自信,不要自负


>> ,初入文学、哲学领域,对盛名远播的前辈学者方才略知一二、其人其作还不明究竟,就开始夸夸其谈、指手画脚、评点江山。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和“自命不凡”


>真正的自信者,会用一生的时间来探索什么是力所能及之事,会每天都用一定的时间来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


◆ 没有“自知”,就没有自信


>> “适度”便是真爱,“过度”就成溺爱,不但无益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还有损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塑造;美其名为“爱”,却早已在“过度”之中偏离了“爱”的本质,反受其“害”;口口声声“为他好”,却已然成为了无形之刃,切割了他最为宝贵的“自由意志”。同样的道理,“自信”一旦过度就会变质,“自负”便是那“变质”了的自信,就像变质的牛奶不再是单纯的牛奶,而多了好多奇怪的化学物质,不再是人体所需的营养,而是危害健康的毒药。当“自信”过度而变质为“自负”,就与真正的“自信”全然无关,那不再是人格的闪光点,而是铸成了个性的污点,不但不利于人,对己也相当有害。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自信者”与“自负者”的本质差别就在于——“自知”


知我所能  知我所不能。

>“自知”,无可厚非,就是要“知我”。那么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应当要“自知”些什么?首先,当然是“知我所能”——我的专长、我的优势、我的强项。自知了这些,才能摆脱自卑,建立起初步的“自信”。


>上帝要谁亡,必先使其狂


尽人事知天命

>自负,说到底,往往是井底之蛙无知而盲目的自欺欺人。更何况,人与人的爱好、志趣、理想各不相同,一个人如果能专心致志于自己情有独钟之事,尽其力、显其能,已是很大的幸运、非常的幸福,又有什么必要追求事事皆通、无所不能呢?


>> 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得越多,我所触及的未知领域也越广阔。”


>“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


◆ 爱,无富贵贫贱之分


>> 小鹰独自承担起生活的喜怒哀乐体现的是一种独立直面生活的勇敢;而老鹰们在悬崖边最终施予小鹰的那奋力一推,何尝不是怀着一种深沉的悲壮?让自己深爱的孩子完全独立,何尝不是一种饱含不舍却充满信任的矛盾心情;何尝不是一种非凡的远见,蕴藏着惊人的勇气和深厚的爱?


>而“富有”对爱情的另一个巨大的贡献在于:它是爱情的试金石。或许,只有经历过“贫富”考验的人才知道爱情的力量有多强大;或许,最“值钱”的爱人从未想过“值得不值得”的问题。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 寻找“精神家族”——我们的友情与爱情


句句都是真理呀?。

>平平淡淡才是真


>> 一个在人生的半途遇到的陌生人,成了你的莫逆之交。他将一把无形的钥匙交给了你,这钥匙随时可以打开他心灵的那扇门,你能自由出入,你会格外珍重。你们之间有着让人难以置信的绝对信任,那将是你们能找到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 心灵无力选择爱情,心灵只能臣服于爱情,为之倾倒。


>> “世上一切的快乐仍比不上它的烦恼”[插图],人们总还是无可救药地心甘情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经历

>爱情是心灵不由自主的全神贯注


>> 每一个大人灵魂里都有一个“小孩”,而爱情能唤醒那个“小孩”,使我们返老还童,使我们的心灵活力无穷,让我们变得单纯与虔诚。


◆ 因为彼此纯真,所以始终信任


[玫瑰]

>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你知道我,正如我知道你知道我,无需太多解释,因为你懂。


>你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使自己的soul mate(灵魂伴侣)承担太多现实的功利之用,因为你爱你的朋友,爱他所以不愿轻易增添他的烦恼,也不希望你们质朴的友情因为掺入了任何非友情的因素而变得复杂纠结。


>> 朋友即是soul mate,也就是在灵魂中相连,是精神的一体共生。在友情中,我们担当的不是彼此的琐事,而是对方的灵魂。朋友不是实用之物,而是奢侈品


友情无需立约,因为理性一路同行。

>决定你我能否成为朋友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时间。


◆ 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作为现代人,我们对道德的纠结在于:一方面,我们崇尚个人自由,不希望自我的言行举止受到“道德律令”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却又心知肚明:道德是一件“美好”的事物,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公共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逼迫他人从善可谓一种道德绑架,这不道德;那么逼迫自己从善也就是对自己的道德绑架,同样不道德。


>> 如果我们能对他人转危为安、生命得救、重回校园、衣食有保……有着切身的“感同身受”,那么他们的幸福又会带给我们多大的幸福!我们选择了“利他”,却又是多么的“自利”!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名言:“他人是我,他人是另一个我,他人是那个不是我的我,他人是我所不是的那个人。”


◆ 自律的种子,开出自由的花


>> 无可奈何而后有思


>自律比放纵更自由


>> 求而不得、得而复失、失不再来,有时我们把这样的无可奈何又不可抗拒的“限制”称为“命运”。


>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插图]。所谓的“自由”,不是跳脱于所有枷锁之外的轻盈无碍,而只是“戴着枷锁尽情舞蹈”,从最终的效果来看,人终究不是神,不可能真正“心想事成”,所谓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能做自己想做的”,而是意味着“能拒绝自己不想做的”[插图]。


◆ 道德与功利,不是敌人,可以是朋友


>“胜负师”往往为了“赢”不惜以“诽谤诋毁”“倾轧挤对”这样的“小人手段”践踏对方;而“求道派”则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工作、工作,在工作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缓步却稳健地不断向上攀升


>> 然而更重要的,或许是赢得尊重和友谊,赢得对手的心,赢得世人的感动,赢在“灵魂的卓越”


>> “胜利”可能属于胜负师,“光荣”却一定属于求道派,而长久的胜利和深入人心的光荣,最终必然同归于求道派


>一流棋士之间棋力之差是微不足道的。胜负的关键取决于精神上的修养如何。”大事相通,小事相似。另一位传奇的英雄人物拿破仑必然也是认同这一观点的,否则他不会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功利”与“道德”的关系,就像《圣经》中的那句名言:“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道德”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尊重“功利”背后强大的物质力量,但与此同时,它自知并自信于自身能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功利“杀不死”道德,因为道德直接作用于人心,始终有着超越“功利”之上的“高度”“深度”“宽广度”和“恒久性”。


>> “道德”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尊重“功利”背后强大的物质力量,但与此同时,它自知并自信于自身能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功利“杀不死”道德,因为道德直接作用于人心,始终有着超越“功利”之上的“高度”“深度”“宽广度”和“恒久性”。


>“人心的幸福感”往往只能由“道德”所带来的心安与满足来加以充实。唯有“道德”能创造“功利”无可企及的“灵魂的卓越”


>世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


>> “我们应当努力挣钱,因为它重要;而我们挣钱,最终只是为了——有一天它对我们而言不再那么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有相似的认识:“我热爱物理学,因为我深知物质的力量。但是对物理学研究越深入,我越发现物质的尽头,屹立的是精神。”


腻害

>“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深感惊喜和使人惊喜”——诗人波德莱尔如是说。这话曾点燃我,激发我借着他的话扩展开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和让人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好好活,和让别人好好活;世上只有两件事最有价值:活得幸福,和帮助他人活得幸福。


>> 为自己着想,但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也为别人想想


>> 道德从不禁止我们为自己着想,也不要求我们100%为他人着想,它只是希望我们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能留10%或者20%的余地也替别人想想。事实上,这是一个多么浅显易懂又理所应当的事情?一位基督教牧师曾写下这样一段自白:他们要抓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没有说话;他们要抓共产党,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没有说话……他们要抓我,也没有人为我说话


◆ Part 5 用大爱,做小事


我们帮助别人 , 看似对自己毫无意义 , 其实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 做一个“达”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独善其身”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自己最黑暗、最沉重的阶段依旧在保守和坚持的“良知”


>记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她:“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促进世界和平?”她的回答是:“回家,并且爱你的家庭。”


>> 记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她:“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促进世界和平?”她的回答是:“回家,并且爱你的家庭。”


>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不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得意还是失意、穷途还是达境,他都不会心怀恶意、都不会伤害他人,他的善良不以环境优劣而改变,不因他人态度而转折,他的“向善”“求善”、对“善”的忠诚持之以恒、矢志不渝。


>>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你看,说到底,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我的“良心”。


>南怀瑾先生曾说:“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 二战中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他的妻子是犹太人,面对当时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害,她终日深陷恐惧与绝望之中,雅斯贝斯本人也因为妻子的犹太人身份而遭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著名的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作品被全面禁止出版,连他最好的朋友哲学家海德格尔也选择了置若罔闻、漠不关心。而当他的妻子表现出对长久生活的德国充满仇恨时,雅斯贝斯却说:“不要恨德国,你要爱德国,因为我就是德国。”当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主动要求丈夫放弃自己时,雅思贝斯却选择“站在妻子与世界之间”,以个人微弱的良心之光芒与无边的黑暗相抗衡。


◆ 大爱者,无惑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德性即知识”


>> “知识”不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物质的认识,而是我们对潜伏在自我灵魂世界中的真理的回忆。


>苏格拉底所说的“有知”不在于我们识多少字、懂多少国语言、看不看得懂股票的走势、明不明白什么叫文学,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回忆起我们与真理的嫡系亲缘,我们能不能摸到天赋的真理与我们的“良心”。因此,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也不是我们口中的“文盲”,或者未曾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的人,而是那些远离了灵魂中的真理、背弃了生而有之的良心的人。


屹立于任何行业顶端 , 有建树的人 , 都具备这两种技能。

>古希腊的思想传统中,人类的“知识”可被区分为两类——“生存的知识”和“生命的知识”,前者是一个人用来获得物质、维持自身基本生存的知识,后者是一个人用来呵护精神、使生命健康美好的知识。“生存的知识”教给了我们谋生技能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故;“生命的知识”则让我们事理通达、心安理得、自由欢乐;“生存的知识”十分有用,却冷冰冰,“生命的知识”看似无用,却相当温暖;“生存的知识”有一个别称,叫“精明”,“生命的知识”也有一个别称,叫“智慧”。


>《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


◆ “厌世”,是“自厌”的蔓延


[爱心]

>真正的“知识”不教人如何成为优秀的律师、优秀的政客、优秀的金融家,而是教人“何以为人”、何以成为“好人”、何以成为一个“社会的良知”、何以成为一个优质的“人”;真正的“知识”超越了“生存的知识”,超越了谋生,超越了金钱和物质,它是“生命的知识”,教人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精神的欢乐。而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以及一切伟大的人,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比我们更博学、更有见识、有更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擅长生存之道,而在于他们比我们更有德性、更有胸怀、更懂得生命的真谛。


>一切“厌世”,都是“自厌”的蔓延。“自厌”是“厌世”的起源。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兴趣了,自然而然也就对一切都失去兴趣了。


>英国哲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在谈及他为何而生时,说出了这句举世皆知的名言“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支配他一生的情感就是“爱”:对真理的热爱、对某一个人的深爱、对人类的博爱。


>> 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人千秋万代——思想与爱。而所谓“思想”,不过是对真理的大爱。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罪名是他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精神。事实上,他不但没有毒害青年人的精神,反而是青年人精神的助产士;他不是不信神,而是不愿意像当时绝大多数人那样以无知和盲目去迷信神;他对希腊众神不但没有丝毫的亵渎,反而对他们充满虔诚的敬畏,他认为人类能用理性思考、用德性生活正是拜众神所赐的恩典;他不但不是希腊城邦的破坏者,反而对希腊城邦饱含深沉的爱,他一生引导希腊的公民探求关于做人的“知识”,过有“德性”的生活。当时的希腊时局动荡、社会腐败,苏格拉底为之痛心疾首。于是他决心做一只牛虻,用尖锐的理性锋芒去蛰醒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就像我们的鲁迅先生用辛辣的文字敲打“铁屋子”里的中国人一样。苏格拉底获罪于他的德性之善、理性之强,苏格拉底的死源于他与众不同的、对世人的大爱。


◆ 再见了,我的童年


>“成熟”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天真”,“成熟”最不能牺牲的就是这样的“天真”,这是“成熟者”的底线,也是他的原则。就我的知觉而言,“成熟”与“天真”其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 知识渊博是一回事,明辨是非是另一回事”


>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成熟,就是不断变得“天真”


>成熟,就是不断变得“天真”


>我们从童年走向成熟,恰是由相对“狭隘的单纯”走向“博大的单纯”;从童年走向成熟,我们正是由相对“无知真空的清澈”渐入“杂而不乱、丰富和谐的清澈”。


>>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 水至清则无鱼”,那样的“至清”依赖于“纯净”,那样的“至纯”源于“无物”“无知”“真空”。


>成熟的清澈,是因为“专精而不自闭,开放而有所守”。


>> 成熟的单纯”是“淡泊之守,从浓艳场中试来”,格外坚定;“成熟的清澈”是“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插图],无比冷静。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日记中也写下了相似的体会:“我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我必须做的任何事情中找到乐趣。于是,就没有什么能让人不开心的了。”


>“成熟”不浑浊,而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澈;“成熟”不浮躁,而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沉静;“成熟”不是来源于“快感”之“乐”,而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朗达观”;“成熟”并不意味着眼神中的“世故”“沧桑”,而是指向内心始终如一的天真纯洁;“成熟”不是人格上的“皱纹”,而是永不起皱纹的灵魂。


◆ 向死而生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 英国小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插图]它透露出在诗人眼中,自然世界是如此连贯统一的整体,万物之间无一例外保持着神秘的沟通与联系:这墙角的一朵小花在我们寻常人眼中看似结构简单、稀松平常、不值一提,但细细探究之下,却是别有洞天、自成一个复杂世界


>> 举头三尺有神明


>早在两百年前,德国文学巨人歌德就曾表述过他在漫长的午后是如何不知疲倦地徒步在树林中、草地上,走累了,他就会坐在某一块大石头上休息,时不时沉浸于手中无意间采摘的一株小花,久久被其吸引而遐想联翩。一朵小花在我们看来就是一朵小花;它在歌德眼中却是一个世界。


>我们为艺术倾倒,而艺术臣服于自然。


>> 所谓“觉悟”听起来玄之又玄,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站得高看得远”


>> 我们不可能逃避死亡,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迎向它。但是对于死亡,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并非没有选择。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死或不死,但我们却能选择如何看待死亡。


◆ 看不见的,不一定不存在


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 , 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 , 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上 , 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 , 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 , 那你就真的死了。

>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待死亡就和这位父亲一样,对他而言,死亡是生命进入另一种存在形式,抵达另一重存在界面。就像他说的,大海上的航船驶向远方,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它们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看不见它们了,但它们依旧存在。死亡也是一样,人们离开了我们的视线,但他们依然存在,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存在。


当别人无法影响我们的时候 , 我们已经在影响着别人了。

>女儿追问:“航船还会回来,可是死去的人为什么从不回来我们身边?”

父亲说:“因为他们去的地方比这里更美好,所以他们不愿意回来。但是我们还会见到他们的,因为我们也正在往那个地方去,而他们在那里等着我们,最后我们与他们将在那个更美好的地方重逢团聚。”


>古希腊哲学家说“干扰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深感认同。或许死亡原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真正使我们惶恐不安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无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


>>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死或不死,但我们却能选择自己如何看待死亡——选择对它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地当它不存在,还是选择正视它、心平气和地与它和解,接受这迟早会发生的事实;


明天想要有结果 , 今天必须成为别人的榜样。

>流年周而复始,终古循环不已”


>> 流年周而复始,终古循环不已”


>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


>与其煞费苦心却徒劳无功地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去沉思如何使用我们有限的生命,使之绝不空虚,这意义显得更为重大。


豪壮

>过不了多少日子,我就能做眼下我做不了的事,我会独自来到你安息的地方。你在我流亡时对我的造访,我会到你的坟墓里回访


◆ Part 7 感恩心、忏悔心、好奇心


心诚则灵

>真正的恩惠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善意,所以真正的感恩也当以自我发乎于心的诚挚感激相回馈。


◆ 最好的感恩,是接受爱、传递爱


>> 念念不忘家人种种的不周到,或对在爱人那里受到的大大小小各种委屈耿耿于怀、心存怨气,一旦发生口角或争执,激烈的控诉便如山洪暴发般倾泻而出,对对方的缺点如数家珍,将对方斥责得一无是处。就像家人天天为我们熬药并端药到我们的床边,我们习以为常,偶尔有一天让我们下床自己熬药、自己端药,我们倒会生出许多不满与埋怨来。


>> 对自己得到的一切不知感恩的人,不配得到任何东西。


>感恩不只是言谢,更在于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 心若有愧,永断不作


>>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波兰的第二天,前往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献花,随后他出人意料地在台阶上对着纪念碑下跪。当时的全世界人,包括德国人和犹太人都为之震惊。有些人认为他没有必要下跪,因为他并没有参与二战的杀戮。诚然,那一跪不能使历史倒退到二战之前,也不能换回那么多无辜者的生命,但与那对膝盖同时跪下的是大多数德国人蓄积已久的负罪感、无可辩解的认罪和真诚的忏悔。勃兰特是在尽一己之力为德国赎罪,是用德国公然的“尊严扫地”来减轻德国人长久以来无以平复的灵魂不安。而他这掷地有声的一跪不但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争取到了受难者对德国的原谅。


◆ 你好,好奇心


>我们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够聪明智慧,或是能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博闻广识,或是能在某一个领域内、某一个问题上具有超乎寻常的洞见、胜人一筹的悟性。前者能使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后者能使我们富有深度


之所以'乐' 只因为能够找回自信心。

>《论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已然不易,“好知”就更难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要让自己不但努力学习,还要爱好学习,以学习为乐就显得更加不近人情、不合常理了。


>> 世上确实存在很多好学的人,而且这些好学者确如《论语》预言的那样最后成为了智者。


>> 那个能够“把未知变成已知、将无知转化为有用”的最初的原始驱动力、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人的好奇心。活泼灵动的好奇心激发了人的觉悟。


爱呀

>如果我们把恋爱阶段称为“求爱”,那么这个追寻答案的过程就是“求知”“好学”。


>> 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


◆ 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 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自己做过一个富有辩证色彩的概括:“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 假如我们画一个圆,圆内代表我们知道的知识,圆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那么我们知道得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而圆画得越大,它与外界的接触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有更多东西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换言之,已知越多,未知越多。


没有问题的人是死人。

>进步源于好学,好学源于好奇,好奇源于一个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万物普遍有四个因素——形式、质料、动力、目的。对于这同一个问题的好奇心,也催生了中国哲学中的“五行八卦”:万物的形成都离不开金、木、水、火、土五种基质,宇宙的运行则遵循乾、坤、巽、兑、艮、震、离、坎这一系列卦象的排列组合。


>> 当我们对什么都不再感到好奇的时候,我们就真的衰老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的身体与精神本是一体,应当相互配套、同步发展。如果我们的身体随着细胞代谢而日新月异,而我们的精神却拖沓不前、日渐陈旧,那么我们也像练武之人一样,非但不可能修成上乘的人生功夫——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纯真而欢乐;搞不好还会因为这样的身心分裂而“走火入魔”——对生活厌倦疲惫,心情麻木抑郁。


>> 人的身体与精神本是一体,应当相互配套、同步发展。如果我们的身体随着细胞代谢而日新月异,而我们的精神却拖沓不前、日渐陈旧,那么我们也像练武之人一样,非但不可能修成上乘的人生功夫——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纯真而欢乐;搞不好还会因为这样的身心分裂而“走火入魔”——对生活厌倦疲惫,心情麻木抑郁。


哲学课 | 复旦陈果老师介绍及经典语录集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