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冷了“汤婆子”热了

 共度朝夕pclwol 2017-12-09


天冷了,老母亲又将那只珍藏了几十年的铜质汤婆子拿了出来。晚上临睡前,灌入沸水,再用绒布套包住,放进她的被窝,到天亮还是热乎乎的。

何谓汤婆子?这可是个暴露年龄的老物件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没见过。

其实,就一铜质的小壶,扁圆扁圆的,上面有一个带螺帽的小口子,把沸水从这里灌进去,用一个小塞子塞在瓶口,防漏,然后将螺帽旋紧。

烫暖的壶身,就像一个专门为人暖脚的姬人般贴心,故名“汤婆子”或“脚婆”。

不过灌开水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哦,千万不要用手直接碰到壶身,一个不小心烫伤了可就不好了。

为了使用方便,人们还会用棉布做一只布套,笼在汤婆子上面,如此既不会烫伤腿脚,又可以延长壶内热水的续温时间,睡觉时放到被子里头,一晚上都是暖融融的。

到了早上,从壶内倒出的热水还可以拿来洗脸,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焐冬的老物件,是什么年代的产物,现代已不可考,不过在宋朝已是很流行了,还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

苏东坡在写给友人杨君素的信上就提到:“送暖脚铜罐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黄庭坚曾专门作诗戏咏:“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赞叹“汤婆子”带来的温暖,会令人心感物而动,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姬一样富有吸引力。

南宋范成大也有一首《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自叙他过去冬天睡觉,犹如两脚踏霜,冷得整夜难眠。而有了汤婆子相伴,脚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也还赖在床上,不想掀开暖暖的被窝起来。

由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亦可以想见,汤婆子在千年的时光里,曾给多少人带来了温暖和精神上的慰藉。 

古时人们冬天冷的时候经常会在睡觉前灌好汤婆子放在被窝里,这样就能暖暖地睡上一整晚。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也有关于汤婆子的描写:“袭人回家奔母丧,晴雯便忘了为宝玉暖被铺,说,‘终究暖和不成,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可见汤婆子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好玩意儿呢。

直到民国,汤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很多姑娘出阁时,还是娘家准备的嫁妆中不可缺少的恩物,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即便是上面起了一层厚厚的铜锈,他们依然舍不得扔掉。

老母亲那个烫婆子据说就是她年轻时候的嫁妆,里面凝聚着的是浓浓的亲情,意义非比寻常。

我小时候特别怕冷,冬天时,晚上睡觉钻到冰凉的被窝里,要大半天才能热和起来,须暖一暖脚,才睡得更舒坦。母亲心疼我,每天晚上都把灌满了开水的汤婆子放进我的被窝,这样等我钻进去的时候被窝已经暖和了。

记忆中一个个酷寒漫长的冬夜,有了汤婆子的相伴,散发着暖烘烘的热乎气,既温暖了我的身体,也温热了我的心窝。

然而有一次,睡梦中,我一脚把汤婆子踢到了床下。母亲心疼地捡起来,汤婆子上面凹瘪了很大的一块。母亲四处找人想修复,可是总没修好。之后,她用布把汤婆子包了起来,藏进了放棉花胎的柜子里。

后来,家中数次搬家,很多东西都被丢了,只有这个汤婆子,母亲总是藏得好好的,从不丢弃。

如今,我们都习惯了依靠电热毯、电暖宝、空调,可老母亲只钟爱她的汤婆子。

每到冬天,她就会变戏法似的把汤婆子拿出来,开始温暖过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