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中医,要定心——宁静方能致远

 醒真 2017-12-09


小编导读

悦读中医的后台经常有粉丝留言称,自己是中医药专业的学子,但是总是听闻一些令ta困惑的传言,比如中医就业前景不好、大学专业教育培养不出好中医等。这些传言,让初踏入中医殿堂的年轻学子们困惑不已,遂向小编发问:“学中医专业,真的能走的远吗?”

对于这样的困惑,小编认为,还是听听行医数十载的国医大师的看法,最为中肯、客观。今天的文章来自国医大师刘敏如在带教时,对青年中医的一番教导,由青年中医黎崇裕先生记录。一起来看吧!


刘敏如教授1933年5月出生,从医60年,为师50载,是四川省首批名中医,首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了给珠海市中医药的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研究、传播的平台,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带动珠海市中医整体发展,专门建立了全国名老中医刘敏如教授工作室。2015年7月,刘教授来珠海临床带教时,给工作室成员上了第一课:定下心来做中医

(国医大师刘敏如)

中医界青黄不接之状况由来已久,其原因很多。刘教授直言,目前,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一到医院就被安排在住院部,接受的都是西医的训练,打好西医基础固然必要,但却造成很多中医学子空有学习中医的激情,而苦于无师带教,或者是学好西医之后虽然能处理临床一般疾病,却反而对中医失去信心。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医的待遇普遍比医院其他岗位要低,导致很多中医学子在中医岗位上不能安心工作。


对于刘教授的忧虑,笔者深有同感。《医学与哲学》曾经在2003年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医教育没有培养出足够的高质量中医人才。文章作者曾于2000年对河南中医学(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1999届中医专业毕业生做过从事专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者占40%,在中医类单位工作者占20%,而在中医临床第一线又能主要运用中医技能诊治病人者只占2%。笔者老家整个县城的中医现在屈指可数,而笔者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生病看的都是中医,仅仅过了二三十年,中医就如此萎缩,可悲可叹!

刘教授告诫我们:你们都是工作好多年的年轻中医,对于中医不管学的怎么样,首先要爱她,不可摇摆不定,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中医是越老越吃香,先做几年冷板凳不要紧,先领几年的低工资不要紧,国家还是比较重视中医的,中医的待遇以后会慢慢变好。我之所以来珠海这里建立名医工作室,就是希望通过临床带教,把自己的经验无私传授给你们。老师就是起到一个启悟、开悟的作用,之前在大学学习用的是机械性思维,通过死记硬背打好中西医基础,应付各种考试,但是真正到了临床之后,就需要帮助你们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临床看病就可以眼尖手巧,左右逢源,临床疗效自然可提高。我带的很多徒弟现在都成了妇科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做中医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生导向,刘教授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说,一定要记住“做事先做人”。古语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谓之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也就是要先学会做人,要尊师重教,对于病人来诊不可拒,亦不可包揽,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疾患,可推荐给同行的专家处理;“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作为中医的一份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学好中医,解除患者的痛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做学问,一定要民主,要敢于发出自己的研究理论,以正视听,但是亦不可夺他人之功。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