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输穴针灸之应用

 斋乐巴 2017-12-09

在针灸疗法中,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在阴经中分别配木、火、土、金、水。阴经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经;即井穴属木,荥穴属火……;在阳经中分别配金、水、木、火、土。阳经指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经;即井穴属金,荥穴属水……


如治疗肝虚证,根据“虚则补其母”,肝之母为肾、为水,故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肝之子为心、为火。故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如果碰到井穴为母穴时,则改针合穴;如果碰到井穴为子穴时,则改针荥穴。

又如:胃经属土,其经穴(解溪)属火,火生土,故解溪为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解溪治疗胃经虚证。井穴(厉兑)属金,土生金,故厉兑为胃经子穴,“泻井当泻荥”,胃经实证泻荥穴内庭。

本穴:指“五输穴”中与本经的五行相配一致的穴位。如:胃经属土,其“五输穴”中合穴(足三里)属土,故足三里又称为胃经的本穴。本穴虚证、实证兼治(另:原穴也是虚实证兼治的穴位)

五输穴歌(顺序为:井荥输经合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
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二者立论有相通处。
井穴:
其突出的作用是:急救和泄热。多用于1. 昏迷、厥证;2. 泻实热。常用方法:刺血,不留针。
“井主心下满”,“病在脏者取之井”。
古人以失神、丧失意识,为病在脏,尤其是在中风昏厥时,常有神志改变之病症。《伤寒论》 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故井穴多用于救治脏之急症。《乾坤生意》说“凡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落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
急救时,可一把抓起病人的五个手指头,迅速用粗针头点刺十指末端,并挤出恶血,病人可望苏醒。

井穴的另一个用法是“泻实热”。例如:在少商、商阳点刺出血,能泻脏热,对喉咙发炎引起的发热、咽痛有即时的疗效。注意井穴泻的是实热而不是虚热。

“心下满”,心下指的是剑突下,为胃脘部痞满。急症常见心下满闷不通,邪实壅闭心窍。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所谓满 , 有几说 :
一说满为肺气不顺。阳经井穴属金,应肺主气,与清肃沉降相应,取阳经之井穴,针之能肃降下气消满;
一说满为肝气不疏。阴经井穴属木,应肝主血。与升发疏散相应。 取阴经之井穴, 针之能疏肝理气除满。
又一说心下满,多系土胜之实病。阳经井穴属金,金为土之子 , 点刺出微血 , 能达实则泻其子的作用而除满;阴经井穴属木,木能克土,针之能制土去满。

另外:其他脏病也常用到井穴,例如脾井隐白,配胃井厉兑,能安神治梦靥不宁;肝井大敦能治阳痿;隐白(脾统血)配肝井大敦(肝藏血)能治崩漏急症;脾井隐白配胃俞、天枢治腹胀效果很好。膀胱经井穴至阴,能矫正胎位及治难产。
荥穴:
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荥主身热”,身热病 , 有二解 :
一说是虚火之热。阴经之荥穴属火 , 针刺可补火不足。 取肺鱼际、脾大都、心少府、肾然谷、心包劳宫、肝行间等阴经之荥穴,能补火治虚火 。
一说火有余。阳经之荥穴属水,针刺可清火;取胃内庭、胆侠溪、大肠二间、小肠前谷、膀胱荥通谷、三焦液门,以清热治实火。
阳荥主外热,阴荥主内热。

《难经》说荥穴具有泻热的作用,可清热治疗各种火热证。从临床运用荥穴治疗火热证来看,既可用于经脉之热,亦可用于脏腑之热;既清实热,也清虚火。《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输治外经”,即如果病变仅侵犯经脉而未深入脏腑的话,可以选取荥穴、输穴治疗,如火热之邪循经上扰肝胆之目赤肿痛,取肝胆之荥穴行间、侠溪以清肝胆经脉之火热。荥穴用于清脏腑之热根据十二经主治各有不同,如鱼际主要具有清肺泻热的作用,用于肺热所致的咳嗽、咽痛、失音等症;内庭可清阳明腑热所致身热、下痢赤白、便秘等;少府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癫狂、痫证、心悸等由心火所致者。另外,荥穴与其它穴配合尚可用于虚热所致病证,如治疗肺肾阴虚之咽喉肿痛就可用鱼际配太溪,心肾不交之失眠可用少府配太溪。此处,荥穴即起到了清虚火的作用。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变于色,是指病在表,病在经,疾病的初期。 病变于色多为火热或水寒所致。荥穴对各种病变于色的初发病或原发性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比如:临床上治疗肺热病引起的发热、咳喘,用鱼际(肺荥),二间(大肠荥)有退热镇咳平喘之效。鱼际对咳喘有即时之效而受到重视,有报道说鱼际配孔最,2分钟缓解哮喘,10分钟缓解咳嗽。此外,《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肝即病肋中痛,取之行间(肝荥),以肝经行肋下”,临床上治疗肋间神经痛刺行间。晕针时面色惨白,可用少府(心荥)以强心解之。

另外,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府”。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热功能效果更佳。

由此可见,井穴只泻实热,荥穴虚火实热均可泻。虽说“阳荥主外热,阴荥主内热”,但从临床的实际应用来看,并不是阳荥只泻实热,阴荥只泻虚火,只是各有侧重而已,只要热病在表,在经,热病之初,无论是实热或是虚热,均可用荥穴泻之。(同样,荥穴虽侧重于泻经脉之热,但有时也可泻脏腑之热)

输穴(一):

位于腕踝关节附近,临床多用于各种风湿痹证、肿胀疼痛的治疗。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所属脏器病症及痛症。

“输主体重节痛”:
“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
阴经的输穴五行属土,土应脾主湿,主肌肉四肢。脾失健运,水湿阻滞,则身体沉重,肢节疼痛。《针灸集成》日:“输主体重节痛,脾邪也。”。阴经输穴可健脾益气,祛湿通络。
阳经的输穴属木,木应肝主风,主筋。阳经输穴可舒筋止痛。临床发现,针刺三间、后溪穴或神门,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引起的手指痉挛,可立即使手指舒张,可见阳经输穴能舒筋通络,从而止痛。

阴阳经的输穴虽都有一定的主治疼痛的作用,但从古今文献及临床报道来看,其治疗痛证的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
阳经的输穴以治体表肢体的疼痛为主;阴经的输穴以治五脏的疼痛为主。
手足阳经的输穴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治疗范围以全身性疼痛为主,常作为疼痛的远端选穴。现代临床常用手足阳经的输穴治疗急性肌肉关节疼痛,配合损伤部位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效果较为显著。如后溪治疗落枕和急性腰扭伤、三间治疗肩周炎、中渚治疗耳周疼痛、足临泣治疗偏头痛等均为循经远取常用效穴。另后溪、束骨为手足太阳经的输穴,是治疗外感初期全身酸楚强痛的常用配方。阳经输穴在治疗疼痛的部位和范围上,较阴经输穴多而广泛。

与阳经不同的是,阴经之输穴治疗肿胀疼痛的病位较深,治疗疼痛的范围也较为局限,主要为相应脏器的疼痛。《素问·咳论》述“治脏者治其输”;《灵枢·寿天刚柔》也指出:“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说明阴经的输穴以治疗五脏疼痛为主。“病在阴之阴”指病在五脏。阴经的输穴与原穴为同一部位,故称“以输代原”。从理论上来讲,原穴是人体原气输注于十二经脉的部位,临床多用于治疗内脏病,而手足阴经原穴的这一特点更为明显。而对于“体重节痛”这一外经病症,阴经的输穴的作用并不突出,如肺经的太渊主治咳嗽、气喘、胸痛、无脉症等;心经的神门主治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胸痛等;心包经的大陵主治心痛、心悸、呕吐、胃痛等;肾经的太溪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牙痛等症。均以治疗本脏病症和本脏的疼痛为主。但阴经中脾经的太白、肝经的太冲却有着与阳经相似的主治全身性疼痛的作用。太白除治疗脾胃脏腑病证之外,是治疗全身体重节痛的常用穴位;太冲是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胁痛以及其他痛证的常用穴位。

另外输穴的止痛作用和输穴本身的高强度针感有很大的关系,这又与输穴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输穴的部位多位于掌(趾)指关节后和赤白肉际处,这种解剖位置的特点使输穴本身就是痛敏穴,并具有针一穴通二经,交通阴阳,通调气血的特点。针刺治疗疼痛,尤其是急性疼痛,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有明显的止痛效果。
输穴治疗疼痛的方法:输穴治疗急性疼痛多为远部取穴,可应用快刺不留针,针刺时常需强刺激结合运动患部,一定强度的刺激是输穴止痛的关键。输穴治疗急性疼痛尤其是扭伤性疼痛可立竿见影。如单独针刺三间、中渚、后溪、束骨任意一穴治疗落枕,急性腰扭伤,均可当时止痛,对于病情轻者,往往一次便治愈。

经穴:
用于喘咳、寒热、水肿的治疗。
阴“经”金,应肺,主皮毛司呼吸;阳“经”火,火克金,阳经之实火宜用本经之经穴,泻之可直接折其火,如火邪犯肺。二者均可治咳喘寒热。

宣降肺气以主喘咳
《难经》云: “经主喘咳寒热。”经穴临床应用最多的莫过于治疗喘咳类病症, 这类记载屡见于古籍中。如《针灸甲乙经》记载: “寒热喉痹, 咳上气, 喘,汗出, 刺经渠”; “寒热善呕, 商丘主之”; “热病汗不出, 寒热, 阳谷主之”; “热病汗不出, 咳, 支沟主之”。《针灸大成》记载阳溪主“寒热疟疾, 寒嗽呕沫”; 昆仑主“咳喘满”等。现代医家多宗古代之法, 应用经穴治疗外感病和咳喘。
《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用经穴治疗咳喘时,外感咳嗽选用肺经经穴,经渠为主治疗;咳嗽痰多者选用脾经经穴商丘;肾不纳气之咳喘则选用肾经经穴复溜;肝火灼肺所致的咳喘则选用肝经经穴中封治疗。

祛寒清热以治寒热证
经穴既能清经络之热, 又能泄脏腑之火, 同时还具有温阳散寒之功。无论是寒性、热性以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
在治疗热证方面,解溪清胃降火治疗阳明经脉郁热,循经上炎之牙痛、牙龈红肿,胃腑蕴热之口臭、腹胀便秘等症;支沟清利少阳湿热,治疗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炎等引起之胸胁疼痛或热蕴三焦之便秘。
在治疗寒证方面,现代临床运用商丘治疗脾阳不足引起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完谷不化、便溏;运用灵道治疗心阳不振引起之心悸怔忡、胸闷、失眠健忘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健脾宣肺以调整水液代谢
《灵枢·咳论篇》有: “浮肿者, 治其经”, 故治疗水肿是经穴的又一个特点。阴经经穴属金, 金应肺, 肺可“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阳经经穴属火, 火可生土, 脾土健运则水湿得以运化, 水肿得除。经穴治肿的记载诸多, 如《针灸甲乙经》记载解溪主“风水面跗肿”;商丘主“厥头痛, 面肿起”。《针灸大成》记载阳辅主“腰溶溶如坐水中, 膝下浮肿”;复溜主“四肢肿, 五种水病”等。临床中以商丘、复溜、阴陵泉为主治疗淋巴回流障碍所致之肿胀( 象皮腿)取得明显疗效。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穴之五行属性在脏属金,金应肺,与发音有关。经穴对于病变导致声音失常之症状,皆有疗效,如:脾经连舌下,针灸大成记载:刺脾经经穴商丘,能治舌本强痛。
咳喘及舌本强痛都能导致声音的改变,此外,心经经穴通里善治暴瘖(突然失音,与西医急性喉炎相似),也是本于“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的原则下使用的。
综合观察各经经穴,如:阳溪治牙痛;解溪治风湿面肿及下颌、前颈病变;阳谷治颌肿口禁;昆仑能定喘;间使治失音,皆与咳喘或发音有关,足见此一定律的确有临床价值。
合穴:
阳经合穴属土,阴经合穴属水。土与脾胃相应为后天之本,水与肾相应为先天之本。针合穴有调先后天之作用。
“合主逆气而泄”指合穴可调节脏腑不和所出现的逆气、胀闷、泄泻。在临床上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诸脏腑之气运行正常为顺,异常为逆,凡脏腑功能失常均为逆气而泄,均可以取合穴治疗。阴经治脏病,阳经治腑病。脏病:五脏功能失调如肾不纳气之喘咳,肝阳上扰之头晕头痛,脾不升清之腹胀、水肿、泄泻,肺失宣降之咳嗽,心肾不交之失眠均属“逆气”之证,均可采用合穴施治。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腑病:六腑以通为顺,腑气失于通畅则变生诸端。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

合穴除治疗脏腑病外,还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阳经合穴属土,土为火之子,“实则泻其子”。如曲池、曲泽、尺泽、委中、阳陵泉等均可用于热证的治疗。阴经虚热宜用合穴,因阴经合穴属水,补之,则可滋水清热。《通玄指要赋》云:“阴陵开通于水道。”《杂病穴法歌》云:“小便不通阴陵泉。”阴陵泉为足太阳脾经合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的作用。故三焦气化通利,则排尿如常。

治腑者治其合”的“合”指五输穴中的“合穴”;“合治内腑”的“合”指“下合穴”。

“治腑者治其合”出于《素问·咳论》。全文首先讲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后讲了五脏之咳和六腑之咳的症状:“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最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从上下文及历代注解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五脏之咳,刺其五输穴之输穴,治六腑之咳,刺其五输穴之合穴,伴有浮肿的咳嗽,刺其五输穴之经穴。可见,“治腑者治其合”的“合”是指五输穴之合穴。

“合治内腑”出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原文为“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前一句意为五输穴的荥穴、输穴可治疗其相应的经脉病变,从这一句很容易把后一句理解为五输穴的合穴可治疗相应的六腑病症,但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原文中紧接着“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的内容是:“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以上各穴正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下合穴。可见,“合治内腑”的“合”是专指下合穴,意为下合穴可治疗相应的六腑病症。

从脏腑部位及经脉分布来看,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其经气皆自肢端分布于上肢及头面部,六腑均居腹部与足经联系密切,其作用上、下相承;人体上为阳,下为阴,阳根于阴,故大肠、小肠与三焦之气合于下,故《内经》云:“六腑皆出足三阳” 即是此意。临证中 下合穴不但可以治疗相应腑病,而且还可应用于六腑病辅助诊断,如肠痈,多在上巨虚穴处有压痛:胆病多在阳陵泉穴有压痛等。另外,下合穴与郄穴相伍, 对于急腹症的治疗有良效,如梁丘配足三里治疗急性胃痛等, 为针灸医家所习用。

从这六个下合穴的所在经属可以看出,除胃.胆,膀胱三腑与该经五输穴中的“合”相符位于本经外,其余大肠,小肠合入于足阳明胃经,三焦合入于膀胱经。实际上,只有胃经和胆经的合穴在治疗本腑病中广为应用,如胃气不降的胃痛、恶心呕吐取足三里;胆失疏泄的胁痛、口苦取阳陵泉。其它腑以俞募穴、下合穴应用更多,如膀胱腑病多取膀胱俞、中极,大肠腑病多取上巨虚、天枢。

《内经》、《难经》所描述不同经脉的五输穴具有相似主治特点的原理之一,在于他们在四肢末端分布部位的相似性,所激发经气层次的相似性,以及针灸刺激所形成的针感的相似性。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出自《难经·六十四难》中的“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下举两个病例,以说明其临床应用,病例摘自:
《利用五输穴一脏有病多经取穴法》杨子江。邯郸医专学报,1994.Vol 7.No.2 (第7卷第2期)
典型病例:
女,32岁,一年前出现面色萎黄,唇干,消瘦,时有浮肿,腹部喜按,肢冷,食入不化,大便溏,舌淡,苔薄白,多痰,嗜卧,脉虚缓,此乃脾虚之证。针选补少府,补太白及大都加灸,补经渠,泻大墩。针四次而愈。
按语:上证为脾虚,“虚则补其母”,故选母经即心经之本穴(荥火穴)少府和本经之母穴,即脾经的荥火穴大都。针当补法,大都穴加灸,其意在补火生土,再取本脏本穴,即脾脏的输土穴太白。针当用补加灸,其意在益中补虚,再取子经之本穴,即肺经的经金穴经渠。针当用补法,其意在子饱而不累及其母,也可用子全来克木,以养母土,再取克脾土之脏,即肝经的本穴,井木穴大墩,针当用泻法,其意在泻木,以防克土,土不受克,则能自复,故病能痊愈。
五输穴根据五行取象应用,经穴属火金对应于心肺;合穴属土水对应于脾肾,又凡属木的穴位皆对应于肝胆,本脏或本腑疾病与肝胆相关时即可针刺,又凡属火的穴位皆对应于心小肠,本脏或本腑有疾病与心小肠相关时即可针刺,其他各行依此类推。

如穴位属金则与清肃、沉降、相应;穴位属木则与升发、疏泄相应。因此井穴虽皆治心下满,但阳井属金则以下气消满为治(下气而消满);阴井属木则以疏肝理气为治(理气而消满)。荥穴主身热,但阳荥属水则补水以清热(宜治虚火);阴荥属火则泻火以清热(宜治实火)。另外木穴主风主筋,如风般一阵突来的病;都可列入风病的范围,就都可用五行属木的穴位来治。

再如尺泽为肺经之水(合)穴,所以能治肺经火病,因此为咽喉炎及扁桃腺炎的特效穴。
又如,阴主血,阳主气,心肝(木火)主血,金水(肺肾)主气。穴位的时间应用有急性 ( 如井穴 ) 慢性 ( 如经穴及合穴 ) 时间时甚 ( 如俞穴 )。 其对应性也可包括皮脉肉筋骨等五体。土穴主脾主肉;属火的穴位可治血脉等。这方面的应用空间很大,应用时间很多,这才是五输穴应用的最大内容。在这方面下功夫,治病便能更灵活,效用也就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