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 | 一条让你秒懂广州的步行街

 三毛游FM 2017-12-09

这是 广州市旅游局 的第 1120篇文章




上下九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是广州市标志性街道之一,被誉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西关商廊”。骑楼林立、商铺云集、绵长喧闹,加上“鸡公榄”等人文景观,上下九已不仅仅是条商业步行街,更成为一个可以读懂广州的地方。


悠久的商业文化

 

早在6世纪20年代,这一带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因而得名'西来初地'。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一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内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 



上下九广场与此同期,随着上、下九路的商业气氛日益增旺,其周边亦衍生出多个与之相关的专业集市,时过百年,至今亦可寻到一些历史痕迹,现已发展成为该区一个重要商业网络。东有光复中路纸类批发市场、缝纫机专业市场;光复南路布料市场;杨巷路布匹市场;德星路服装配料市场;南有蜚声中外的十三行路'故衣街'服装市场、十八甫路布匹市场,全国闻名的黄沙农副产品市场,清平中药材市场;西有第十甫路(现为步行街路段)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莲香楼以及众多大小食肆;北有长寿路理发用品专业市场、打金行业、金银珠宝业;历史悠久的西来正街玉器墟、酸枝家具街;源胜街'古玩街'等,构织成纵横近2.5平方公里的庞大商业网络,网罗了各类型的商品,适应了不同类型的货商和市民的需求。



独特的建筑文化

  

传统西关房屋建筑包括西关大屋、骑楼、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骑楼建筑连绵千米,始建于清代,是一条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又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可供商户、顾客在任何天气下环境下进行商业活动的实用又美观的建筑长廊,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客观光旅游,现日人流量以十万数计。 
  
   相传,广州原土著人聚居在现在中山五路与北京路一带,自秦统一岭南之后,中原人大批迁入广州,原广州的土著人离城迁到城外的西关居住。清代中、后期,西关先后兴建了宝华街、多宝街、宝源路、逢源路等居民住宅区。西关大屋也因此应运而生,成了老广州典型的传统建筑。



西关大屋内景

西关大屋外景

骑楼


浓郁的西关民俗文化

  

人们在步行街购物之余,可以此为中心,领略具西关风情特色的华林禅寺、五眼井、文塔、西关大屋保护区、陈家饲、仁威庙以及沙面欧陆风情区。在步行街上几 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由来,如下九路至今有'文澜巷',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岭南艺苑'故屋。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故事)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绿洲。
 


'岭南艺苑'故屋


 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
  

步行街内大小食肆数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国家特级酒家'广州酒      家,其中“西关人家”是一个位于广州市下九路的荔湾广场四楼美食中心,经营食品  300多个品种,有三个“专家”之称的是南信牛奶甜品专家、伍湛记粥品专家和欧成记面食专家,还可尝到驰名半个多世纪的荔湾美食。也尽聚了制作广式月饼的著名传统饼店--莲香楼、陶陶居、趣香饼家、广州酒 家,每逢中秋佳节,这里出产的各式月饼畅销国内外,以慰游子思乡之情。近年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饮食亦进军步行街,成为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的区域,充分体现出'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饮食文化风情。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

自古以来,西关美食就是传统粤菜的集中代表,尤其是上下九路一带更集聚了西关美食的众多名家老字号,不少老西关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百步之内必有小吃”的盛况。

     穿梭在荔湾老城区的街巷里,蹋在大麻石的小道上,望着两边用青砖石块砌成的、有些许残旧的房屋,以及形形色色的路人擦肩而过的身影,不得不让人感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昔日西关风情不再,今日又该去何处寻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