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树的秘密

 长青马圆圆191 2017-12-09

幼儿园课程最终目的是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的兴趣和需要,学会用“示弱”的方式,走进幼儿聆听他们的想法。

一天早上晨锻的时候,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有几位孩子爬到鸟树上跟它们交朋友,她们热情的跟小鸟打招呼说:“早上好”。我问:“你们看到几只小鸟?”孩子们说:“两只!绿颜色的。”这时候琪琪和婉怡在鸟树下捡着树叶,一边捡一边说:“我要把叶子送给奶奶”、“我要把叶子带回去画画”、“我要去喂小鸟”。说完他们拿着树叶爬上鸟树,把树叶塞进笼子里,说:“小鸟快吃吧!”这时其它孩子看到了急忙说:“小鸟不吃叶子的,小鸟是吃虫子的!”“不对、不对,小鸟吃大白菜的。”孩子们对“小鸟吃什么?”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于是把小鸟请到班级里来做客,分别为小鸟准备了树叶、大白菜、虫子,孩子们一个个激动不已,目不转睛的看着小鸟到底吃什么,我让孩子们自己来喂,他们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有的说:“小鸟,快吃吧,吃饱才有力气玩。”有的说:“小鸟,这个大白菜很好吃的。”还有的说:“小鸟,吃虫子了,吃了你会飞得更高。”孩子们有模有样的在喂小鸟。最后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操作实验发现原来小鸟吃虫子。

接着孩子们还为小鸟取名,一个叫飞飞,因为它会飞,还有一个叫孔雀,因为它的羽毛很漂亮和孔雀一样。孩子们对鸟树充满了兴趣,每天都期待着出去散步,去鸟树探究,一个个抛出了不同的问题“树叶的颜色怎么不一样?”、“小鸟去哪了?”、“这是什么大树?”等等。

孩子们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鸟树”的问题,他们利用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去探索小鸟到底吃什么,并能主动要用“喂食”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语言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并且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鸟树的探究欲望,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并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中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尽管我们班的孩子刚踏进幼儿园,认知水平较低,但是他们对大自然、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我们作为教师,要用欣赏、尊重的眼光来看孩子。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我们主张要为孩子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那么首先我们先要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用慧眼去观察孩子,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并且教师要不断思考,抓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生成课程促进幼儿的发展,并让幼儿以“享受”、“开心”的心态去获得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