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曰《彻解红楼》〔57〕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2-10

 

五十七、宝钗之病之药

          ━━《第七回》解读之二

 

 写宝钗之病之药,本来是作者特意要写的,却用“双歧岔路”之笔,让周瑞家的费了好多周折才见到宝钗。

周瑞家的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

宝钗说:“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两天。”

周瑞家的忙问:“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认真吃几剂药,一势除了根才好。

宝钗说:“凭你什么名医仙药,总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说了一个海上方,……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

宝钗便告诉她: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

夏天开的白荷花花蕊十二两;

秋天开的白菊花花蕊十二两;

冬天开的白梅花花蕊十二两。

并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天的雨水十二鈛;

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鈛;

霜降这天的霜十二鈛;

小雪这天的雪十二鈛;

蜂蜜十二鈛;

白糖十二鈛。

最后,用黄柏十二分送服。

这真是一味罕见的奇药,药方中出现了11个“十二”,“十二”照应“运终数尽”之数,白花,明显是送丧色调。

宝钗,隐寓乾隆,宝钗之病,就是乾隆之病。

药名“冷香丸”,暗示清当局莫热昏了头。

“热毒症”,是作者专为宝钗设计的,这个病名是秃头和尚起的,秃头和尚,是一僧一道中的一僧,那是作者的意识形象。

作者命名“热毒症”,然后以“冷香丸”医治,言外之意:宝钗需要冷静,顺应自然,顺应潮流。

书中,宝钗听从了癞僧的话,发病时吃一丸。

宝钗之病,实质是一种“政体病”,是曹頫在为乾隆一世进行疹断,乾隆时,西方“工业革命”已蓬勃发展起来,而乾隆则继续实行“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仍然“重农抑商”压制“资本主义”萌牙发展,妄自尊大,固步自封。

特别是“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天朝,看不起西方科技,文明。乾隆将英国赠送的座钟、地球仪,望远镜、气象仪器、手枪、步枪、榴弹炮等视为:“奇技淫巧”,未予重视。

不能顺应自然,顺应潮流,开始拉大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致使国家日渐衰落,为“大清”后世的衰败埋下祸根。

乾隆之病,病在膏肓,曹頫的提示没人看得懂,大清当局,置若罔闻,“大清”的衰亡已不可避免。

曹頫是一位高超的医国手,远见卓识,英明、伟大,人所不及。

 

 

201706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