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字塔为什么不叫全字塔?

 育则维善余言 2017-12-10

        提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埃及。古埃及人用大石头堆垒起独特的锥形建筑物。古代埃及人称它为“庇里穆斯”,意思是“高”。古希腊人到埃及后,看它像他们日常食用的一种尖顶状的糕饼,就以该“糕饼”的读音来称谓“pyramis”。后来英国人也参考其外轮廓,引申为“pyramid”,即与角锥体同一个意思。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英语的发音来称呼它。


       我国刚开始以英语的谐音称之为“皮拉米”。清朝初年,当时旅居我国的比利时传教士斐迪南·费尔比斯物(汉名南怀仁)在其中文著作《坤舆外纪》中,提到了埃及的金字塔。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九月初二《申报》发表了《记埃及国皮拉米事》一文,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大约在19世纪晚期或20世纪初期,无从考究是哪位绝顶聪明的中国人看其外型象汉字中的“金”字,突发灵感,把它命名为“金字塔”,这个充满中国韵味的名字一下子得到了公众的认同。有考证的是,1904年,康有为先生游历埃及后,在其所著写的《海程道经记》中第一次明确称之为“金字塔”。由于康有为在1893年引进并使用了由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翻译“science”为科学,这个名词的原因;加上“金字塔”三字正是在《海程道经记》中写到之后,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所以大多数人将金字塔此名词归功于康有为的发明。见《匹热迷能》(徐锦圣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6)

       康有为以人文大师自诩,在许多书中做过各国文字比较,专门提过中国-埃及特有的象形文字。所以他起名应该首先考虑模拟金字塔的形态。金字塔是一层层的石头叠起来的,早期的金字塔更是多层台状结构。所以人、八、入都不合适。只有“金”和“全”既能表示外轮廓,又能表达石块叠加的形态。

       此外,作为皇陵的代名词,金字塔显然比全字塔更符合语境。所以从信达雅三个角度综合考虑,金字塔的确是个不错的象形译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