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语文阅读理解主观题上总丢分,怎么破?

 布柯0725 2017-12-10


主观题作为阅读理解中的大头,丢分一向严重,也是学生们比较害怕的部分。每次语文考试,不少孩子和家长总是吐槽:


学生

“这题怎么又错了,谁知道作者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写得再多都一分拿不到,太打击孩子了。”

家长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阅读理解以客观题为主,大多都是选择、仿写。但三年级开始,主观题增多,学生一旦思考和表述的时候出了差错,分数就会悄悄溜走。


那为什么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总是写了一大堆,却得不到分呢?



理解能力弱是个“伪命题”


本文通过_____,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


这种主观题基本出现在90%的阅读理解中, 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


面对这样的题型,很多孩子答题时都写的很多,但是如果概括的重点错了,答案肯定“牛头不对马嘴”。其实阅读答题并不是简单的字数越多越好,表述能力至关重要。


如果你组织的语言不能准确、有条理地表达你的思想,即使你心里明白,在考试的时候也拿不到分。


所以提高概括和表述能力,才能抓住阅读理解部分的主观题分数。


概括表述有法可循


有的家长可能很发愁,自家孩子打小语文理解能力就不行,更不用提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了。其实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遵循一定的方法,也是能逐步提高的。


Step 1:由简到难,从鼓励孩子敢于开口说做起。


进入到三年级后,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孩子进行概括,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


如果孩子一开始回答时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家长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不断鼓励孩子尽量张口说,然后进行示范和纠正。


Step 2:从通读到精读,思考文章大意。


能够开口之后,可以让孩子认读课文,通读两三遍,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再细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此时,一改之前家长提问的方法,要让孩子在阅读课文后,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再琢磨文章,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其他人。


Step 3:从读到写,进行针对性练习。


想要提高,练习必不可少。每天拿一篇叙事或抒情性文章,只做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的练习。


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确定重点段,并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让孩子试着做读书笔记,对文章作出自己的评价。


要注意的是:概括必须做到——内容完整、叙语言述清楚精练。


系统提分,纳米盒有方法


针对孩子阅读理解主观题抓不住分的问题,纳米盒教研团队在《阅读宝典》课程中,也融入了提高孩子概括和表述能力的内容。


1.例文赏析,引导孩子开口。


《阅读宝典》提取含有考点的好文好段,引导孩子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培养阅读习惯,脱离表层阅读。


2.重点题型,深度讲解。


诸如概括文章大意,理解句子含义等题型,《阅读宝典》中会分单元逐个进行重点解析。让孩子从文章分段,了解大意到概括,理解文章深层含义,不同题型逐一击破。


3.专题+综合,反复观看。


《阅读宝典》每节课时分为4个板块,从听、读、练三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且支持随时随地反复看,让孩子能够“学而时习之”,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概括和表述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