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媒体导论论文
2017-12-10 | 阅:  转:  |  分享 
  
大众生活的见证者——手机媒体1.迅速崛起的手机媒体。2.手机媒体对社会生活是一把双刃剑。3.手机媒体的未来。姓名:熊书芳专业年级班级:201
3级新闻一班学号:201341040153时间:2013年5月11日完成大众生活的见证者——手机媒体摘要:手机媒体因为具备自己
独特的优势,得以快速抢占市场。在媒介大融合的今天,手机媒体成为汇集各种媒体功能的大熔炉,它的异军突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未来,手机媒体借助全媒体时代到来之际,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关键词:手机媒体;媒介大融合;全媒体时代;信息交
流;数字技术;监督;话语权;受众市场;信息共享迅速崛起的手机媒体。从手机媒体的定义:“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
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看,手机媒体主要起着人与人之间信
息的转换作用。手机从诞生之日起就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手机最大限度的与其他媒介融合,成为继报
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同时,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大融合的趋势,各种媒体之间信息共享的程度大大提高
,手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手机刚出现的时候,由于使用成本高,手机功能有限,仅限于打电话,手
机的普及率还很低。第二代移动通信即(2G)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开始改变了单一的通话功能,具有了短信(
SMS)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手机即有了报纸的功能,数据通信的效率也有所提高。3G时代的到来,出现了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使手机具有了报
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功能。相对于传统媒体,手机媒体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可以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功能于一身,手机媒体的这种便携
性、移动性、个性化,是其它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手机媒体还是多媒体的融合,传播速度快(实时传播),互动性强,传播效果强大,可以同
时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要求。手机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它解放了时间和空间距离对人们的禁锢,“有了说话的能力,再加上和远
方人说话的自然而然的欲望—无论他们和我们是在何方都有想说话的欲望—我们就必然走到手机这一步:边走边说的能力,无论我们在哪里行走,也
无论和我们谈话的那个人是在哪里行走。……手机问世之前,我们有一些放在衣袋里、拿在手上、挽在胳膊上、扛在肩头上的其他的交流工具。然而
,没有一种是互动的交流工具。没有一种容许我们能够与不在身边的人交谈---这是手机至关重要的特征之一。没有交流工具可以移动---移动
是手机的另一个关键特征”①;“手机完全斩断了把人束缚在室内的绳索……手机把它的使用者从家宅和办公室里解放出来,送进大千世界的希望之
乡里去。”②正是由于手机的这种自由的移动性,刚好符合了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信息话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多,手
机照相,GPRS导航定位,手机阅读,网上购物,手机钱包支付,信息查询等,这些广泛的功能使人们能够出门到任何地方仅仅带一个手机足矣。
这些使手机具有了占据广大市场的资本和条件。手机媒体对社会生活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物的应用都有其两方面的作用,手机媒体也不例外,由于
手机媒体可以实现传播关系的多元化,即“一对一传播”、“多对多传播”、“多对一传播”这就增加了传播的效率,而且,手机媒体没有社会阶层
的限制,每一个人在手机媒体方面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与此同时,手机媒体的受众遍布各个地区,各个群体。相对于网络传播的公开化,手机媒体
的传播出于相对私密的环境,具有特定的接受信息的对象,这就是说,手机媒体信息的传播在具有广泛传播自由度的同时,也可以自行划定一定的传
播范围。手机媒体在社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首先,手机媒体同其他媒体一样,是公民舆论监督的平台和阵地,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系统的正
常运行。例如,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意见,促进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其次,手机媒体是大众化的平台,可以为大众提供所需要的帮
助,比如,通过微博掀起的“爱心传递”等。著名的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指出,社
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
种“瞭望哨”的作用③。手机媒体使“人人皆媒体”成为现实,在全媒体时代,这种全民媒体的模式表现的更为彻底。“人人皆媒体”的模式在为公
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使手机的普及率急速上升,在人人拥
有一个媒体的时代,信息呈爆炸式传播,手机媒体就成了谣言滋生的温床。缺少了媒体“把关人”的监督,各种垃圾信息泛滥、假信息屡禁不止,诈
骗短信更是肆意传播,而且,手机的娱乐化,低俗化文化普遍存在。2008年10月初一条有关四川广元柑橘“生蛆”的手机短信在短时间内广泛
传播开来,导致全国柑橘滞销。2007年4月的关于海南省的香蕉会致癌的传闻也引发了一场公众对食用香蕉安全问题的恐慌。2007年1月手
机短信引发的病猪肉事件导致了政府有关部门在公开辟谣之后,还有不少公众对此事怀疑,不敢食用猪肉。这些事件都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不仅
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这些事件的出现说明了手机媒体需要“把关人”负起责任,同时,我
们每个人在成为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同时,也应该成为信息共享环境的监督者。第二,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不法分子将手机作为诈骗工具
,诈骗钱财等,例如,有人向手机用户发送孩子被绑架信息,企图勒索孩子父母,还有的向手机用户发送中奖诈骗短信,诈骗钱财等。第三,手机造
就了“低头一族”,手机的泛娱乐化现象严重,聊天工具,娱乐游戏,微信,微博,拍照,视频,音频,通信等功能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诱惑力。由
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沉溺于手机媒体不能自拔。长期使用手机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而且,手机媒
体的交流是一种虚拟化的沟通交流方式,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正常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程度,这样长此以往,会使人们
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弱,不再善于乐于走出门去,走向社会。随着社会发展,任何一种事物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手机媒体也不例外。在媒介大融合的
背景下,手机媒体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点。手机媒体的未来。手机媒体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1
)小巧便携、时效性强。(2)多种传播形式交织存在,丰富了传统的报道手段,同时在信息的表现形式上多媒体化特点突出。(3)用户覆盖范围
广。(4)互动性强。(5)大众化,平民化,被称为“草根媒体”,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话语权。相对的,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
些问题:在技术方面,手机存储量小,电池持续时间较短,网速较低。在市场方面,手机使用费用偏高,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受众定位模糊。内容方
面,信息单调混杂,低俗信息、不健康信息肆意传播,受众分散。管理方面,针对手机媒体环境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而且,手机媒体的受众过于分
散,且由于手机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监管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手机媒体的未来需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手机媒体的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
信息化时代,手机媒体必然需要跟的上节奏。其次,手机媒体需要注重内容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发不同的内容以稳定受众市场。最后,对
手机媒体应加强监管,这种监管既来自于外部,又根源于手机媒体滋生。在法律法规监管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受众也要学会自我监管以及监督他人,
给手机媒体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有利的环境。手机媒体因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广大的受众市场,在全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媒介的大融合成为了手机媒体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各种媒体百花齐放的今天,手机媒体能够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其迎合了受众的需要。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将手机媒体引向集各种媒体与一身,功能更将齐全的方向。参考文献:①【美】保罗·赖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第17—18页。②同上书,第9页。
献花(0)
+1
(本文系熊熊091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