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域古国知多少

 大小熊猫哥 2017-12-10

豆庐先生整理

   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中国史书里总有关于西域记载。

   西域的大部分在今天的新疆,一部分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

西汉初年,西域处于割据状态,城邦与方国并存,历史上称为“三十六国”,其实有五十多个小国,人口最多的有数十万,最少的只有几百人。它们遍居天山南北、葱岭东西,各自为政,分散而又闭塞。

其中比较有名是乌孙国、大宛国、龟兹国、高昌国、车师国、于阗国、楼兰国。

(一)乌孙国

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族曾经在现今宁夏固原一带游牧。其后迁移到河西走廊。乌孙王昆莫被月氏国杀死。月氏国又被匈奴打败,国王被杀,西迁到伊犁河流域。昆莫的儿子猎骄靡在匈奴帮助下,到伊犁河流域,打败月氏国,并在那里复国。乌孙国一度很强大,疆域包括现在新疆伊宁市附近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

西汉要联络乌孙国,“断匈奴臂”,把宗族细君公主嫁给乌孙王。匈奴也要继续拉拢乌孙国,也把公主嫁给乌孙王。乌孙王在汉匈之间摇摆不定,对汉匈左支右绌。

细君公主早逝,汉朝又嫁解忧公主给乌孙王军须靡。军须靡死,翁归靡继位。按照乌孙族习俗,解忧公主改嫁翁归靡,很得新丈夫信任。翁归靡在位三十余年,对解忧公主关怀宠爱,言听计从,乌孙国日益疏远匈奴,亲近汉朝。汉乌两国信使不绝于途,丝绸之路繁荣一时,汉朝的威仪与影响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国争相与汉朝交好。

匈奴多次进攻乌孙国,在汉朝支援下,乌孙国挡住了匈奴的军事压力,一度成为西域最强的方国。

但是,解忧公主年老返回汉朝后,乌孙国内部纷争不断,先后有四位大小国王遇刺身亡。

北魏时期,柔然族成为蒙古高原霸主,强大的柔然骑兵西进,频繁攻击乌孙国,乌孙国不堪其忧,一路西逃,最后在苍茫的葱岭群山里,被其他民族融合。

(二)精绝国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该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今天和田附近,只有480户,3360人,接受汉朝西域都护府统辖。

精绝国后来成为鄯善国的一部分。公元三世纪,精绝国原先的王城神秘消失。1901年,探险家斯坦因在和田附近尼雅河下游,发现一座沙漠古城,定名为尼雅遗址。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房屋、佛塔、果园、畜圈、陶窑、墓地遗迹,房屋里有纺车、谷子、金银玻璃器皿与漆木制品等。大量珍贵文物被斯坦因盗运到英国伦敦。王国维根据斯坦因发表的尼雅城简牍文字,考证出尼雅城就是精绝国所在地。学者推测,因为沙漠化,居民被迫放弃家园,迁移他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