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待

 addccde 2017-12-10
    期待——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14)


1.父母的期待,希望孩子成人和成才。家长告诉孩子,或者问孩子,将来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做什么工作(就是进入哪个职业领域)。期待和人生定位差不多。期待不是单方面为孩子设定目标。设定目标应该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双方共同商议的结果,只要不违反原则,都应该支持。但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保持航向。

2.孩子的期待(自我期待)。
可以问孩子what you would end up being or doing? what you want to be or do?
 
3.社会的期待
守法公民,良好的社会素养。基本合格的劳动者。
 
亲子双方意见不合,可以妥协。
例如,孩子想T足球,
 
社会期待未必是家庭期待。可以走不通的道路。

孩子成才(父母期待最终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权威型家庭(杭州讲座我们说过,简单说,就是既有高度的温暖,又有高度的纪律,这两个不矛盾。很多人把这两个看成矛盾的,自然做不到。)
期待是会变化的,是可以调整的
降低期待。不用成败去描述事情。字典里没有失败,运气不是很好,轻描淡写。不要反复提及考试失败。升学考试的失败者,其实没有失败。

期待和参与分不开
不能范以下错误
(1)只期待,不参与
(2)高度期待,而过度参与。最后失望又不参与。
合理期待,其实还有一个:”合事实期待“。
(3)低期待,低参与(家长缺位)
(4)前期不参与,后期高期待。到了小学再陪他学习,到额初中给他找个好学校,找条歪门邪道送进名牌大学。应该从婴幼儿期开始参与,尤其是父母参与幼儿的语言发展。
(5)用假问题折磨自己,例如,我到底要不要参与,我到底要不要给予期待?

 

警醒:避免模糊的期待,似是而非。

例如易中天提出的“做个好人,一技之长。”过于平庸。中国社会走到现在,需要的是中产阶层,受过2-4年大学教育(约14-16年全日制教育),懂法,有专业技能的职业工作者。

社会中下层不一定都要攀爬到中上层,但是,人的进取心要保持,要做文化的/思想的贵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