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般理财和同业理财有什么区别,能代替吗?

 贯泽 2017-12-10
  
作者:理财规划小编  2017-06-24 20:20
    上周债券市场利率先下后上,牛市前夜的预期在周初推动了利率的明显下行,不过后面几天央行开始回收流动性以及个别企业信用债的波动迅速让市场热情冷却,收益率再度回升,展望后期,我们认为下面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一般理财能否替代同业理财?非常难。今年监管趋严之后,不少银行也确实有想法做大一般理财来替代同业理财。虽然我们认同理财应该回归本源,应该为企业和居民的投资需求服务,同业理财应该被一般理财所替代,但是考虑到目前的环境,一般理财恐怕一时半会儿还能真正的替代同业理财:
 
    (1)回顾2016年,理财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个人和机构理财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通称为一般理财),而同业理财占比大幅回升7个百分点,很明显的是同业理财挤占了一般理财的份额,为什么会这样?无非就是从扩张的速度看,同业理财较一般理财有很多优势:
 
    同业理财没有地域限制,而一般理财更依赖当地的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实力;
 
    同业理财一笔可能发行很大的规模,毕竟是银行间市场募资,而一般理财发行规模可能较低;
 
    同业理财募集时间较短,而一般理财更类似零售,募集时间较长;
 
    从成本上看,同业理财对市场资金利率较为敏感,去年上半年资金利率较低,所以成本更低,而一般理财成本变化较为刚性,去年上半年虽然也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非常慢;
 
    从规模上看,理论上,同业理财可以类似银行加杠杆买债的过程,杠杆放的很大,规模就可以增长的更快;一般理财规模则取决于一般存款的多少,各个银行分的都是这个池子里面的总规模,一家银行理财规模大了,一定意味着其他银行的一般理财的规模下降。从这个角度而言,很多银行开始重视零售的渠道问题,确实的对的,但对行业而言,无非只是蛋糕怎么切的问题,而不是蛋糕变大的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的优势,同业理财才在去年异军突起,并挤占了一般理财的份额。那么现在要反过来依靠一般理财替代同业理财,自然面临很大的劣势。
 
    (2)回到一般理财角度,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如果增长不快,也会影响到一般理财增长的速度。前几年经济不错,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增长较快,自然一般理财增长也会较快,但是今年以来,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速下滑较快,一般理财增速也就上不去。此外,去年我们统计上市公司公告买理财超过8000亿,其中部分资金是上市公司的富裕资金,另外一部分则是上市公司通过债券募集的资金。我们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某上市公司以3%都不到的利率发行3年公司债,然后去买4.5%的理财产品。所以,上市公司低成本融资—》购买理财也放大了过去一般理财扩张的速度。但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融资也受到了市场和监管的约束,自然也就降低了对一般理财的需求。 
         因此,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叠加实体经济热度弱于去年,企业和居民存款增长放缓,一般理财增速也就会放缓,这也不利于银行用一般理财来替代同业理财。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年以来,整体理财增速放缓的趋势已经确立。由于同业理财成本上升快于一般理财,且非常不稳定,所以很多银行提出要用一般理财来替代同业理财,回归理财的本源。但是目前存款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一般理财的增速也明显下降,成本也处于上升的趋势之中,而且还要考虑到一般理财的地域劣势,规模劣势和速度劣势,一般理财替代同业理财并不是那么现实。当然,整体理财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理财对债券的需求也会明显降低。
 
    第二,一些市场分歧逐步明朗,市场乐观情绪也需要修正。前期市场对央行态度,监管态度都产生了一些乐观的预期,但是我们提醒这些乐观的预期可能只是暂时性的。
 
    (1)上周央行开始收流动性,表明前期就是维稳,这和3月份市场几乎是一样的。虽然目前资金还很多,但央行后期会持续回收流动性,资金不会一直这么宽松。
 
    (2)银监会官员表态,监管放缓是误读。开弓没有回头箭,金融杠杆的韧性都使得监管不会放松。
 
    (3)据媒体报道,统计局称去杠杆和经济增长不矛盾。期待经济下滑并倒逼政策放松是今年债券市场的救命稻草,但是就目前市场情况看,金融去杠杆还没有导致经济出现明显的下滑,甚至在市场主流看空经济的时候,经济表现的非常稳定。
 
    第三,低评级信用回暖不具有持续性。6月份以来,低评级信用回暖是非常快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回暖不具有持续性:
 
    (1)三季度集合产品和定向产品到期较多,委外的地雷还没真正的拆除。一旦存量委外收缩(这应该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低评级的需求会少很多。而供给上,市场憋了大半年债券发不出来,现在需求改善了,自然供给会更大一些。
 
    (2)前期的回暖得益于流动性的改善,在市场热情回复的情况下,低评级的弹性是最大的。但是6月份不紧,7月份可能不松,流动性存在较大的变数。 
     (3)信用收缩的背景下,低评级的融资环境恶化,信用风险还是在增加,尤其是民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