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龙文化

 昵称30812926 2017-12-10




作为炎黄子孙文明发祥和起源的标志,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龙的形象就与宗教崇拜、风水禁忌、皇权等级等思想观念紧密相联,借助于神话传说、艺术和各类祭祀活动,逐渐演绎为具有统一而明确形象的中华形象代表,从而渗入到中华文明的各个领域,展现其无可替代的形象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典园林集建筑、山水、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于一身,其中关于龙文化的崇拜,自然成为了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渗透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园林中的龙族及其与园林要素的相生关系


       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化至清代,龙族己经发展得相当庞大。不同风水的龙、不同地域的龙、不同性情的龙、不同姿态的龙、不同色彩的龙、不同数量的龙,不同材质的龙等,都有各自独有的名称。就出现的不同建筑部位而言,有龛梁龙、盘柱龙、藻井龙等不同叫法。除了龙之外,对龙之子的塑造,是园林里常见的另类龙文化的体现。龙子甚多,性情各异,《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屃赑,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此外,还有一些属于类龙属,如应龙、鲤龙、蟠龙、飞蛇、龙鱼和烛龙等。形态各异的龙及龙的族亲,极大丰富了龙的整体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增加了园林艺术中的韵味。



龙与水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水利关乎生死。水既是生命的起源,也是道教最为推崇的自然对象。所谓“渊有神龙”,龙“喜水”,有龙就意味着有源源不断的水。龙“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神废”。无形之水与有形之龙结合,水性与龙性融合,龙控制着水的运作,水涵养着龙的性情,二者相得益彰。由于神话中的仙境多位于海中,故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理水,通过引水、挖池造水,以水喻海。因此,龙的形象频繁和水景结合在一起。或者将水势拟成蜿蜒盘旋之态以喻龙;或者围绕着水池精心雕刻龙的造型;再或者直接对水景冠以龙名。龙洞、龙泉、龙渠、龙潭、龙池、龙桥等随处可见。上海汇龙潭公园的龙潭是5条河流交汇处,故有“五龙抱珠”之美称。该园甚至直接在池塘中放置精美的石龙,龙首昂然,龙尾高翘,龙爪外伸,形神兼备。




       地上之水和天上来水在园林中受到同等重视,民间龙被尊为水神,能呼风唤雨,亦能翻云覆雨,龙与雨水的密切关系在园林内多有表现。北京御花园内的鹿囿石台栏杆底部,围着一圈若干个雕刻精美的龙头,雨水可以从各个方向的龙头流下来连成一片,好似龙在吞云吐雾,蔚为壮观。


龙与山


       风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山脉的连绵起伏之态一直被古人视为龙脉,借以比喻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等变化之势,山脉绵远或短促意味着福气长短。故古典园林从选址到方位再到塑山的过程,都相当讲究与龙脉的融合关系,要先“审气脉”,而后借势而为。如假山当设于西、北方位,与“坐北朝南”“背靠山,面朝水”的传统风水要求一致。



龙与建筑物


       在古典园林中,山水是主体,建筑是从属,建筑需融入山水并强调自身的主从关系。在建筑序列中,神居和人居的建筑径渭分明,不可逾越。龙却是例外,既可以拥有独立的龙王殿为人供奉,亦可以自由地穿梭于人类的各式厅堂,张牙舞爪、龙行天下,足见百姓对其喜爱和崇拜的程度。




       在皇家园林中,从宫殿的台阶、栏杆、门窗、柱子、墙壁、屋顶到殿中的装饰品等,都可见到关于龙的雕塑和绘画。特别是龙在殿宇屋脊的装饰非常重要,它既能装饰建筑,同时昭示着权势等级。通常正脊两端、垂脊及戗脊顶端都有龙形饰物(多为龙之子),呈张口吞脊状。台基是另一最常见的装饰部位,如故宫太和殿台基上共有1460根雕龙石柱和1142个龙头,数量蔚为壮观。除了殿堂外,历代苑囿中的建筑类型还包括高台、楼阁、水榭、游廊、山门、牌坊、照壁、庙、塔、观、亭等等。龙图腾在各类建筑物中均有重要体现,对龙图腾的精心刻画,是历代造园中最为重要的装饰内容之一。换而言之,建筑物也是龙文化体现得最为充分的部分,通常雕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龙与植物

        好的龙脉当视为生态良好、生机勃勃的有“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植物为皮毛”。为追求好的气脉,早期的苑囿中包含大量的天然野生植物,历代又以人工种植的方式引进、栽种各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甚至有不少宫观因植物得名,如细柳观、长杨宫等。由于神话中的龙无处可觅,历代园林大多通过种植形如蛟龙的松树以及人工雕塑植物来体现。如上海古猗园的一株古盘槐,树皮如鳞,枝条盘生,犹如龙爪下垂,故又名“龙爪槐”,是古椅园的镇园之宝。




       古典园林的兴建最初源于帝王对仙境的向往,龙在古典园林艺术中从不缺席,是对造园之初追求“仙境”的呼应;缘于此神物的存在,凡山、凡水、凡屋才借以超越凡俗,得染“仙”气。而龙的形象几千年来罕见地保有一贯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最好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