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空间的宇宙观

 昵称30812926 2017-12-10





“境”本是一个空间概念,与审美意识的“意”相结合,便有了哲学的精神内涵。中国园林叫“构园”,有“构”就有思想,就有意境,特定的哲学思想是空间模式形成的根源。因此,中国园林的空间艺术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壶中天地、万景天全的宇宙观



    中国古典园林以“范山模水”为基本创作手法,追求“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自然境界,一石可代一山,盆池可代江湖。无论是在咫尺之间“斟酌泉石”,还是在方圆数百里“筑山造海”,都力求能笼盖天地万物。“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春”的盆景可说是壶中天地最典型的代表。因为“以小见大、含蕴天地”历来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只要能通过园林景观感受宇宙本体的存在,宇宙运迈的无穷,哪怕只是拳石勺水,也要融入其间。

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手曲折。古典园林的宇宙感并不是通过高大的尺度来体现,园林的大小是相对的,空间分隔越多,层次越丰富,感觉就越大。古典园林将亭台楼阁与山水云月巧妙的融合,通过园中有园,园园相通,园林内外、远近、高下不同层次的映衬、汇集,使人在信步漫游中不断感受宇宙的无限丰富和空间的无限广大。即使在狭小的天井中以寸石尺树布小景,也能取得与山地万物的对话,正所谓“咫尺千里,回味无穷”。











虚实相生、时空无限的宇宙观



    如果说园林的建筑、河流、假山、树林等是实景,那么“影”(月影、树影、竹影……)和“声”(风声、水声、鸟声……)就构成园林的虚景。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空间的虚实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界本身是有虚有实、虚实相涵的综合体;另一方面是源自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唯道集虚”观念的影响。由此,园林空间的深远并不是空间数量的叠加,而是通过虚实互动、空灵渗透、内外相生取得气息上的融合贯通。破实生虚,于小空间中构诗情画意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正如计成在《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桥将这一勺之水隔出了空间的层次和深度。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追求园内空间的渗透,也十分重视园内景观与园外自然山水的联系。通过对景、借景等手法突破空间局限,引起心灵空间的扩展,从而将有限的园林景观融汇到无限的宇宙天地之中。“水波射檐动,山色入廊空”,虽无实景的详细描写,却能感受深远、宏大的壮阔之势。而同时,与西方园永远只有繁花似锦的春天不同,“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东见山骨”的四时之变、季节更迭被视为中国古典园林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无之境、天人相与的宇宙观



    天地万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循环和生生不息。和谐、自然的园林景观不只是一种客观欣赏对象,更体现了人们寄寓人格理想、宇宙理想的无我境界。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天人合一,人们通过“反宇”的屋顶聚纳天气,寻求人与天的相通;也通过天井和院落将人的视线引向苍天,取得天、地、人的融合,无尽的时空联想在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得以实现。

山水自然象征“道”,象征“无”。在山水自然中才能参宇宙、悟天道与自然神契,至天人合一。因此,人们范山模水是为了寄情山水,追求人与自然和宇宙的无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心与境契”才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古典园林深远、流动的空间层次,无限而富予变化的自然运迈,与人们心绪思境的浑然一体,体现了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