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茂林之家 2017-12-11

中国人了解历史基本上都是从义务教育的历史教材中得出,而国外的孩子了解历史,会去真正的查询资料针对一个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所以不是说崇洋媚外,而是事实放在这里,对待历史的态度,我们并没有外国人的那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我们的历史,总是漏洞百出,很多问题根本就是难圆其说。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南京大屠杀,我们现在只知道一些数字,而且知道这些数字的,已经算是一位了解中国历史的中国人了,这些数字有,30万死难同胞,1937年12月13日。就这些,是义务教育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然后便是一系列的痛斥和谴责,然后便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控诉。这一切,都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这其中有问题,问题就出在,你们是否觉得这些历史中总会有那么多的错误,不,也许不能说是错误,但是偏偏有种奇怪的感觉,老是觉得这些说法真的不够具有说服力。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对待历史,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我们尊重!但是尊重的前提不能仅仅是控诉和谴责,我们应该从头至尾的去了解,发生这些问题的前因后果,这才是对待历史的真正态度。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总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1937年至今已经整整80年,如何去寻找80年前生活中的蛛丝马迹?如何通过现在仅有的一些手段去还原那段悲伤的历史,这的确都很有难度,而且伴随着幸存者不断的逝去,当年的那段往事我们就更难回溯了。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现在有关南京大屠杀,其实还有很多的疑问。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这支日本军队能在南京大肆杀掠?同样的一支部队,攻陷上海、武汉时都没有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但是为什么偏偏最终选择在南京进行屠杀?这当中一定是有一些理由的,但是我们知道么?很显然如今这些都是一个谜团,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虽然很客观,但是我却值得讨论,那就是当时国民党守备南京的部队换下了军服混到了民众当中,这也为日本军队大肆杀掠平民提供了很好的借口,但是抛出这一个因素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日本实施暴行的理由了,这难道不是一个漏洞么?

抹不去的记忆,对待南京大屠杀态度比民族气节更重要!

当然,谜团不仅仅只有这一个,还有很多疑问需要解开,但是这都需要我们用一个正确的历史态度去对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