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时代,你跟谁谈个人隐私?

 大道至简慢即快 2017-12-11

文/无D岛传媒 金融街女超人

导语:大数据时代,我们正在接受着无处不在的监视。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Twitter窃听到了我们心中的“TA”,Facebook似乎什么都知道,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原来是对大数据时代个人无法保护隐私的最贴切诠释。

一、你所感觉的不安全,其实来自于安全

今年6月30日,“蚂蚁花呗”宣布改名为“花呗”,并更新了用户服务合同。针对新版合同,一篇名为《支付宝 花呗 新版合同,让人不寒而栗,都要搜集“手机通话分钟数了”》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网友称“吓得赶紧关闭了花呗”。

霸王条款、窃取信息、侵犯隐私,一时间,这些词语成了“花呗事件”的关键词。

其实,导致“花呗”过度搜集用户信息行为的曝光,正是自6月30日正式施行的《网络安全法》。该法不仅对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立规,更要求运营者明确披露搜集的信息内容。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因为上述法规的实施,“花呗”才对用户服务条款作出调整,并透露了之前网络运营商的搜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普遍做法。

二、个人隐私过分搜集,线上线下都炸了。

在业内看来,“花呗”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的一款消费贷款产品,其《产品合同》所列举的搜集信息的范围已远远超过贷款范围。有律师认为,“花呗”在这里的规定实际上使用了“概括授权”的方式,即要求用户一次性授权服务商可以帮用户做一堆事儿。但实际上,用户的主观意识往往想不到这么多情况,却稀里糊涂地授权了。“比如你搜集60条个人信息,其实可能用于‘花呗’放贷6个信息就够用了;剩下这 54个,你可能提供给关联公司使用了,是否向消费者明示了?如果按照前述法律,‘花呗’有越界之嫌。”

而更让用户们担心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丢失、篡改、用于不良商业用途等。按照“花呗”的合同要求,假如用户违反与服务商约定,若与用户的亲戚朋友、联系人等关联方未能协商解决,服务商可能会自行或通过催收公司、律师事务所、法院、仲裁委员会和其他有权机关与用户联系。(2015年9月,“花呗”通过关联人催收淘宝用户还款的追债方式还历历在目。)

从过度采集,到信息滥用,在“合法化”的外衣下,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大众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逐渐被忽视的本质,这才让我们不寒而栗。

但是,彻底杜绝数据的收集,扼杀互联网服务的创新和升级,只能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级上损害公民权利。人与数据的关系应当扩展,而不是压缩。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我们应该思索的,不是彻底杜绝数据的收集,而是打击对数据的滥用。

三、大数据时代,我们要跟谁聊信息保护?

自己: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谨慎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谨慎选择消费信贷平台;网上购物时要谨防钓鱼网站;办理公共事项主要保护个人信息,如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身份证复印件要写明用途;在社交平台上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不要再这些平台中透露个人信息;求职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尽量不使用免费WIFI;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社会:加强立法与问责

建立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在立法上明确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明确采集数据的权利依据,制定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专门法律。同时加强监管、问责、追责制度。我国已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行业:强化技术保护与行业自律

在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技术保护成为个人信息保护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应遵循“隐私保护设计”原则,在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使用、市场退出等每个环节考虑用户隐私保护要求,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保护。

行业自身的相互监管监督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涉及大数据的企业可成立相关的行业组织,并制定行业内部的标准或公约,以及相互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以自律提升服务。

四、前方高能,回头草味道更好。

有网友在面对互联网嚣张而理直气壮攫取个人隐私的同时,吃起了回头草,纷纷追忆传统金融信用卡的好。

面对互联网消费贷产品的野蛮生长,传统银行业早已经开始绝地反击了,交通银行信用卡的差异化的定位、招商银行信用卡的服务至上,广发、中信、平安、广大等特色信用卡的精准定位,都“圈粉”无数。

不仅如此,今年年中由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信用卡透支利率、免息还款期限、取现限额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新规定降低了消费者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且免息还款期也得到延长,对传统信用卡业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增长起到极其重要的正面影响。

当然,也有网友说,回头草之所以是回头草,就因为它存在“过去式”才惨遭淘汰。比如,刷卡受限的问题。

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专家董峥其实早就提出,未来信用卡市场发展有三个趋势:实卡虚拟化、支付无卡化以及消费场景化。实卡虚拟化,也就是虚拟信用卡,是通过即时授信和空中发卡来完成整个发卡过程,客户只要带着移动终端,如手机、手环等就能完成支付。

刷卡受限的难题,其实早已实现了技术突破。目前,广发、中行、建行、交行都已相继推出“虚拟信用卡”业务。以交通银行推出的手机信用卡为例,它的开卡流程非常简便,带好身份证件,在指定的移动设备上就可以快速录入资料并提交申请材料。申请人也无须等待实体卡片,只需使用手机绑定买单吧APP二步开通临时用卡功能,即可随时通过手机支付方式(二维码、ApplePay、云闪付等)进行信用卡消费。据统计,在交行开一张手机信用卡,平均49秒完成审批,而最短只需要2秒,可以说是秒开秒用。在额度上,传统银行凭借大数据优势,根据申请人身份证信息在线决策审批,信用额度、消费信贷额度同时发放(看,大数据的好处在此时完美呈现)。而在安全性上,客户信息加密保存、专用网络传输不落地、远程控制销毁遗失设备所有信息、防止暴力破解等手段可全方位保护刷卡人个人隐私及消费安全。

在数据分析、风险监控以及定价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已形成了成熟稳定运作体系的传统银行,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给予客户方便和实惠。这,决定了传统金融这棵回头草味道更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