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读史 在德云社的门匾下,有“曼倩遗风”四字,什么意思呢? 这是郭德纲表示不忘初心,不忘祖师爷张曼倩。 张曼倩是谁?知道的人相对比较少,但说起张曼倩另一个名字——东方朔,那就如雷贯耳了。 汉武帝身边那个玩世不恭、妙语频出的东方朔,原来的名字就叫张曼倩。 因为东方朔学识渊博,谈吐幽默,被后世的相声行业奉为祖师爷,相声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做“曼倩艺术”。 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在拜周德山为师的仪式中,就给东方朔的牌位磕过头。 在相声《祖师爷》中有这样的描述—— “我们祖师爷是东方朔西汉政治家,任职于汉武帝朝堂,性格诙谐幽默,他在汉武帝驾前称臣,有一天他问皇上:“启奏我主万岁,臣有一事不明,特在万岁驾前领教。”皇上说:“何事?”“人的寿高看哪儿?”皇上说:“看人中。”就是鼻子下边上嘴唇中间那道沟儿。“人中长一寸,寿高百岁。”东方朔一听:“启奏我主万岁,人中长一寸,就寿高一百,彭祖爷寿高八百八,难道说他的人中就八寸八吗?”皇上一听也乐啦!哪有这种人啊? 在东方朔的诸多轶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亮瞎人眼的“自荐书”以及他和汉武帝之间的诸多段子。 汉武帝即位初年,广招天下贤才,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 与众不同的东方朔以量取胜,足足交上来三千片竹简的内容。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读完。 在这些竹简中,最牛掰的就是东方朔的“自荐书”。 东方朔说自己“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双目像明珠一样炯炯有神,牙齿像编排的贝壳一样洁白整齐,哈哈,自吹自擂的东方小男神。 东方朔和汉武帝之间的段子众多,这里挑选几则。 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汉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说树叫“善哉”。汉武帝暗中派人削掉树的枝干,并在树身上做了记号。 两年后,君臣二人又路过此树,汉武帝故意问东方朔:“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又顺口说叫“瞿所”。汉武帝沉下脸说:“同一棵树过了两年,怎么名儿就不一样了?你竟敢欺骗我!” 东方朔不慌不忙,回答说:“小马叫‘驹’,大了才叫‘马’;小鸡叫‘雏’,大了才叫‘鸡’;小牛叫‘犊’',大了才叫‘牛’';人生下来叫‘儿’,老了才叫‘老头’,这棵树也是一样啊!”汉武帝呵呵乐了。 又有一次,汉武帝有一次在大热天赏赐肉给侍从们,但负责分肉的官员迟迟未来。东方朔等不及了,自己拔剑割肉,把肉包好回家。 第二天,汉武帝兴师问罪,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自说自话,用剑割肉走了,这是为什么?”东方朔脱帽跪谢请罪,夸赞起自己,“东方朔呀!东方朔呀!接受赏赐却不等诏令下达,这是多么无礼呀!拔剑割肉,多么豪壮呀!割肉不多,又是多么廉洁呀!回家送肉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呀!”汉武帝忍俊不禁,又多赏赐了一石酒、一百斤肉。 还有一次,汉武帝斋戒七天,派遣栾大去寻找不死药。不多久,骗子栾大假装得到了不死酒。东方朔抢在汉武帝之前喝了一口,汉武帝很生气,要杀掉东方朔。 东方朔说:“陛下如果杀了臣,就证明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够不死,那么陛下就杀不死臣。”汉武帝只好赦免了东方朔。 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也曾多次用“段子”劝谏,但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始终把东方朔看成插科打诨、逗乐子的小丑,一直没有重用他。 但东方朔也似乎并没有在朝堂上大展拳脚的想法,他曾说,“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 后人把这句话总结发挥成“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正是东方朔独有的思维敏捷、幽默诙谐,江湖人称“智圣东方朔”,也是他被尊为相声祖师爷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