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四的时候,我曾在一家外企实习。 实习期间,部门新招进来一位同事,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 他在日本上了本科,又去加拿大读了研究生,游历过许多国家,能说几门流利的外语。 部门老大评价他:是个见过世面的小伙子。 同事们对他的第一印象都很好,甚至还为自己有这样优秀的同事,而感到些许的幸运。 然而很快,我们就被自己草率的评价打脸了。 有一次部门开会,老大给我们的工作项目提了一个建议,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我在加拿大实习的时候,他们的操作方式是这样的....... 弄得老大一脸难堪,同事们面面相觑。 同事聚餐闲聊时,无论别人讲什么话题,他都能想方设法地引出:我在国外的时候...... 去公司楼下的星巴克买咖啡,明明可以用中文点单,偏要用英语。 弄得新来的服务员急得不行,最后离开的还说一句:真是一点都不专业,一点都不像我在欧洲的时候...... 趾高气昂的神情,让同行的人颇感难堪。 这样的人,急于炫耀自己的优秀,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见多识广。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说过:
这个见天地指的就是见大世面。 但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见过世面? 02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心态平和,从不趾高气昂。 高中的时候,我有位同桌,她的父母是外交官,她从小跟着父母走了大半个地球。 可是她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温和谦逊,从不因为自己的见识,对别人趾高气昂。 你和她分享暑假去九寨沟旅行的见闻,她不会高高在上地说:我觉得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更酷。 而是带着真诚的眼神,认真聆听:真棒,下次我也想去。 记得蔡康永曾在一个节目里谈到自己儿时的经历。 他小时候,被妈妈带去一个有钱的朋友家打麻将,到了饭点,主人把家里珍藏的山珍海味,鲍翅参肚拿出来招待。 蔡康永第一次吃到鱼翅,惊叹到:哇,真好吃啊,这是什么东西啊! 主人微微地笑道:这是粉丝。 还亲自给康永又盛了一碗:喜欢吃就多吃点。 成名后的蔡康永现在还会遇到很多饭局,每次上了什么名贵食材,请客的人往往会大肆向他宣传:这是神户牛肉,养牛的时候要做按摩的,要听音乐的,很贵的,好几千啊! 他笑称:可能这就是有见识的有钱人和土豪之间的差别。 我们会看到很多有钱人,他们开着豪车,打飞的环游世界,吃穿用度简直闪瞎普通人的双眼,但他们看起来却毫无见识,富而不贵。 因为财富不是一个人见多识广的重要表达。一个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不会炫耀财富和资本。 他们不会盲目崇拜,不会趾高气昂,更不会因为自己见识多而轻佻和浅薄他人。 03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经历过大风大浪,对世界依然保持好奇。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 他年轻的时候,游历过很多国家,开过飞机,研究过坦克,亲眼见证过时代的变迁。 年纪大了后,开始学习做菜,研究各种菜谱。 每次回家,在小区门口总能听见他和楼下的保安大叔讨论做菜细节。 保安大叔说:终于也有你这个大教授不懂的事情了。 教授拎着菜笑:该学的事情还有很多。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第一次到太庙,什么都要问。 有人说:谁说那家伙懂得多啊,什么事都要问。 孔子听闻,不慌不忙,留下一句:这就是礼啊。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在面对陌生而新鲜的事物时,始终能保持一份单纯的好奇,和一点真诚的敬畏。 04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性情淡定而从容。 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出生在大富豪之家,是世间难得的奇才,绘画、音乐、诗词、戏剧,样样皆通。 这样有才华的人,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人上人,见过大世面的人。 但在他出家的二十四年里,黄卷青灯,晨钟暮鼓,始终保持着“过午不食,寒不逾三衣”的清规戒律。 在弘一法师眼里,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粉破的席子好,咸苦的蔬菜好…… 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对于生活的一切琐碎,他全无成见,认真对待。 因为见过,才能放下,才懂珍惜。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因为经历而变得从容、通透和睿智。 他们经历了很多东西,有一种平常人没有的冷静和淡然。 佛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还是同样的山水,还是同样的人,因为见识过,所以大不相同。 有段话是这么说的:
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