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351】分析并不等于碎尸万段,总体把握或许只是隔靴搔痒

 祥语文 2017-12-11

 在阅读教学上,强调整体感悟,而相对轻视文本的理性分析,尤其是文本的深度分析。这些年来,在阅读教学上张扬整体感悟的声音很高,这对于改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碎尸万段”式(于漪语)的解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曾几何时,对文本的随意肢解,对文本的粗暴而粗糙的凌剐,到了“泛滥成灾”甚至“天怨人怒”的地步。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泛滥成灾”“天怨人怒”这样大尺度的词语,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讨论中,不仅也“泛滥成灾”,而且还一度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足见这种机械而繁琐的肢解教学荒腔走板到了何等程度。

 在千呼万唤之中,“整体感悟”几乎象灵丹妙药一样,备受恩宠。这个极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一经提出,便激起了广泛的共鸣与期待,似乎有了“整体感悟”,我们便能阻遏“碎尸万段”的泛滥与侵蚀了。但问题在于,真正的文本分析,不仅不是“碎尸万段”,反而是“碎尸万段”的敌人。糟糕的是,我们在诅咒“碎尸万段”的时候,将文本分析也随手给扔了。我们似乎患上了“分析恐惧症”,在教学中,我们不敢分析,不敢细腻地分析,唯恐破坏了文本的整体生命与灵魂。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课堂模式:执教者或亲自出马,或调动学生,放音乐、演小品、诵读、演讲、辩论,总之使出浑身解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成对作品的“整体感悟”。可以想象,因为缺乏有效的文本分析与技术介入,学生总也“整体感悟”不了。上课的流汗,听课的着急,学生还是不为所动。


在听了很多类似的课之后,我感觉到,取消了文本细读与深度分析,几乎就等于取消了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分析与论证,我们在阅读素养上的欠缺,也主要表现在深度的分析论证上,概括地说:


 不分析论证:缺乏分析论证的习惯

 不善于分析论证:缺乏分析论证能力

 不能合理的分析论证:分析论证中不自知的谬误多


 先看分析。传统认知方式偏向于整体感悟与混沌把握,感性直觉多,理性分析不足,与英美深厚的分析传统相比,无论是工具层面的分析框架、路径与方法,还是我们的分析习惯与能力,都存在着很多短板,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人们想当然、凭感觉、追权威、奉将令的思维倾向。

 已有的、习用的分析工具,有些已显得陈旧与粗糙,亟待改良与完善。人物、情节与环境“三要素”是小说分析的基本框架,但在一些探索性、实验性小说的文本分析中,就未必管用。在这方面,中小学语文教育急需引入新的学术资源,吸纳最新的学术成果,以改良和完善现有的分析与认知工具。一个很有启示的案例,就是关于议论文“三要素”的讨论。议论文“三要素”的框架沿用很久,人们也习以为常,但“三要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评估三要素的标准是什么,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并未厘清,甚至语焉不详,一线教师也习焉不察,给议论文教学带来了诸多偏差和错误。

有感于这个框架的粗糙及谬误,潘新和先生甚至主张废除旧的“三要素”,以价值性、发现性、说服性的新要素取而代之。ƒ当然,推陈出新亦非易事,在这个问题上,孙绍振先生主张在保留“三要素”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造,他主张“以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无论是废除还是修补,希望改造现有的分析框架与分析工具,使之趋向合理与完善,则是共同的目的。在语文学科中,有很多类似的“要素”。它们究竟是否合理,在教学中是否有效,需要不断地追问和探询。



  当然,分析工具只能提供一个认知的框架与路径,在阅读中如何运用,还得靠“具体分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孙绍振先生提出的“以具体分析来统率三要素”的命题,超越了议论文写作的范畴,具有广泛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批判性思维的灵魂是具体分析,如果不能具体分析,而是硬搬生套,再完备有效的工具也注定无用。比如在叙事类文本的人物分析中,一个常用的分析框架可描述如下:从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细节反应等入手,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内涵,进而分析人物的社会属性与个人品德,最后进行政治、道德和社会评价。

  这个框架的逻辑假设是,人的外貌言行反应了人的内心世界,进而表现了人的品德与社会属性;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的分析,我们就能达成对人物的理解与评价。抽象地看,这个逻辑假设是合理的,合乎人们的生活常识,生活中就有“言为心声”,“相由心生”“人要对自己四十岁后的容貌负责(林肯)”“性格决定命运”等说法,总体上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同时,也合乎人类的认知规律,我们对人的认知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但问题在于,外貌言行、性格心理、品德属性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关联模式。有人外貌形似李逵,而实际上心细如发;有的人性格怯懦,事到临头却能果敢坚毅;有人言行看似高尚,实则心灵肮脏;有人举动粗野,内心却温柔似水。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但与人性的复杂形成悖论的,却是人类思维的惯性与惰性。我们总是倾向于将复杂的“关联”简单化、公式化、普遍化,各种谬误也在不经意间产生。关于这一点,理查德·保罗几乎在他的所有关于思维教育的著作中,都不厌其烦的、反复的做了几乎算得上繁琐的分析与论证。

 我听过一节《促织》的阅读课。老师在分析了成名的性格是“迂讷”之后,意犹未尽,乘兴大发感慨: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在课后交流中,我稍加提及,执教者便猛然醒悟到其间的错误。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很多问题,我们不是想不通,而是想不到,因为思维的惯性与惰性实在太强大了。将成名的悲剧“命运”归结于其“性格”,这是一个既荒唐又危险的逻辑。成名确实“迂讷”,不仅不善言辞,也不会投机取巧。你看,同样是当差催逼蟋蟀,别的差役借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而他老实巴交,结果“不终岁,薄产累尽”。但这里的“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知变通,死板”,更多指的是老实本分,不敢或者不愿干坏事。如果据此认为成名的悲剧命运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岂不是鼓动他见利忘义,不顾廉耻,不顾斯文?“性格决定命运”这种肤浅的判断,隐藏了多少道德陷阱及风险?成名在经过了一连串生不如死的磨难之后,终于“裘马扬扬”,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不是由他的本分厚道“决定”的,而是完全外在于他的一种权力的神秘的支配。显然,成名的悲剧是社会悲剧,而非性格悲剧,是邪恶而荒唐的社会让这个老实巴交的人倒了大霉,又走了大运,一切都莫名其妙,一切都不可把握。如果将个人的命运简单而直接地归因于性格,而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这是非常偏颇且极为有害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迂讷”的人,也有权利追求正常而有尊严的生活;因“迂讷”而遭受了悲剧的命运,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在作祟。在小说中,直接的原因是“官贪吏虐”,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宫中尚促织之戏”;而成名的“性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像他这个卑微的人在帝王将相们看来也可以忽略不计一样。


 再说论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论证性的思维,做任何断言都得有前提,有理由,有根据,有逻辑。要论证,就要破除对“不证自明”的迷信,举凡权威、传统、古圣、先贤、理论、格言等,都必须通过具体论证来确证自己的合理性。在文本解读中,分析与论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达成对文本的清晰理解;通过论证,形成合理的判断和断言。面对一篇文章,我们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所谓“独立思考”,主要内涵就是具体的分析与论证。

在具体的分析论证中,形式逻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也须注意,批判性思维意义上的论证与形式逻辑所说的论证并不完全等同。在文本分析中,要尊重形式逻辑,但要警惕“泛逻辑化”的倾向,因为文本是主体精神活动的产物,它不仅有逻辑的诉求,同时也有表达的诉求。表达,除了要遵循一般的逻辑规则与规律,还要考虑更多的非思维、非逻辑的因素,比如人性的因素,文化习俗的因素,情感与情境的因素等,这些都不是单靠逻辑规则可以推定的。

 我们常说思维即表达,表达即思维,强调的是思维与表达的相通性。但归根到底,思维与表达不在同一个范畴。思维属于主体的心理与精神范畴,是自主与自足的,也是充分自由的,它追求的是分析论证的逻辑性与完备性;而表达,主要属于社会性的交际活动,必然要考虑到交际的对象、目的、环境与背景,表达追求的是交际目的的实现与效率,更多受限于表达的环境与动机。客观上,思维与表达无法剥离开来,共同作用于人的生存与社会实践,算是殊途同归;从主观认知的角度看,我们还是有必要澄清它们的区别,它们范畴不同,诉求不同,算是理一分殊。因此,以逻辑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来阅读文本,势必妨碍我们对文本的合理把握。有人说,《过秦论》是一篇典型的“以赋代论”的论说文,其论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具备论证性,因而否定其价值。我做过此案例的分析,不是为贾谊做辩护,而是说,当我们做断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贾谊的身份、地位,他表达的对象、动因、背景以及他的策略选择。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促使他选择了一种“超逻辑”的说理劝谏方式。我们当然应该反思这种“超逻辑”表达所隐含的错误和危险,因为一旦离开了这个具体的表达环境,这种表达轻易就能变为欺诈、诱骗与邪恶的灌输;但却不能以“泛逻辑”的逻辑来否定贾谊的具体表达的合理性及其价值。类似的课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争议还不少,网络上甚至有人吁请将不合逻辑的古诗文全数从教材中移除,这些言论大都以逻辑规则强行硬套“鲜活的文本”,进而否定文本的具体价值。从特定角度看,这也是削足适履,刻舟求剑。当逻辑教育与批判性思维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防止“泛逻辑化”的泛滥,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没有真正的分析论证,就谈不上独立思考;没有真正的分析论证,就谈不上真正的文本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