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之路 中国东段北道7 胜州(上郡,肤施,现榆林,绥州又名雕阳现绥德县,麟州现神木县)

 金色年华554 2017-12-11

胜州和榆林郡

榆林——隋唐榆林郡治榆林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榆林郡,隋唐时即胜州。五代后废。今陕西榆林,明本为榆林堡。明成化七年(1471年)移延绥镇治此,延绥后称榆林,遂为重镇。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国废府。

 

榆林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相接,南接本省延安市,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

辖榆阳区、横山区和府谷县、神木县、定边县、靖边县、米脂县、佳县、子洲县、吴堡县、绥德县、清涧县12个区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66万人(2010年)。

榆林历史悠久,古称上郡,最早为战国时期魏文侯所置(即公元前446-公元前396年间),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献上郡15县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肤施县,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一统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就是其中之一。榆林古城内有很多建于明清时代的衙署、庙宇、府邸、店铺等,就连一般的民居,也多是正宗的京式四合院,但由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大部分四合院已经被拆除,只有少部分现在依然存在,所以榆林亦称小北京。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 ,国家卫生城市[2] ,也是首批“中国爱心城市”[3] ,又于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上郡,肤施 

 

 

中文名称 榆林市

外文名称 Yulin City

别 名 驼城、小北京、塞上明珠、上郡

地理位置 陕西省最北端,毛乌素沙地南缘

面 积 43578平方千米

方 言 晋语-大包片-榆林话

著名景点 李自成行宫、红石峡、白云山、红碱淖、大夏统万城遗址、石峁遗址

机 场 榆林榆阳机场

火车站 榆林火车站

特 产 陕北红枣 绿豆 土豆 小米

小 吃 洋芋擦擦 羊杂碎 羊肉面 大烩菜 市花市树 菊花,槐树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

战国时的陕北上郡(古榆林)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

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

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6]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6]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米脂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6]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

隋末唐初,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 自称梁国,僭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

秦统一后,全国郡县制时的陕北上郡辖区

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6]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6]

 

西汉与匈奴战争图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6]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6]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9号)批复同意撤销横山县,设立榆林市横山区,以原横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横山区的行政区域,横山区人民政府驻横山街道北大街9号。

 

胜州

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割云州之榆林、富昌、金河3县另置胜州,治所在榆林(内蒙准格尔旗二十连城乡所在地黄河南岸的台地上)。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将胜州改为榆林郡,辖区不变。

唐初,仍置胜州,领榆林、河滨2县。

唐末,胜州城为党项所占。

916年,辽兵攻入胜州,挟迫城内百姓迁往黄河东北岸的东胜州,胜州遂废。

 

 ​http://nmg./2015/0930/2036730.shtml

胜州旧事(一)

2015-09-30 09:58:30来源: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作者:王建中责任编辑:萨其

时光雕刻了额头的皱纹,但那些关于历史的故事却依然鲜亮。胜州现在是真的寂寞了,尘埃弥天,仿佛彻底被人遗忘了。黄河岸边,残阳废垒,断沉的大城断壁残垣,所剩的也只是留在人们口头的一些传说了。这一切也许会让人以为,胜州不过是一座留在时间和历史记忆里的塞外古城。但那黄河滔滔、古渡苍苍的雄奇景象,又似乎在告诉你她的众多不寻常处,一切似乎都隐匿在时光的背后。

炀帝赋诗

阴山南北,隋之北疆。黄河两岸,自秦汉以来,就设置了行政辖区。榆林郡,隋初置榆林关,属云州,后割云州的榆林、富昌、金河三县置胜州。大业年间改胜州为榆林郡。郡治榆林县,故址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古城。辖户二千三百三十,辖境约今内蒙古境内黄河东西两岸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呼和浩特的托克托县与和林县等地。

炀帝北巡出塞,行宫设六合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六合,以木为这,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离合为这,涂以青色。垒六板为城,高三丈六尺,上加女牆,板高六尺,开南北门。又于城四角起楼敌二,门观、门楼槛皆丹青绮画。又造六合殿、千人帐,载以枪车,东载六合三板。其车铃解合交叉,即为马枪。每车上张幕,幕下张平一弩,传矢,五人更守。两车之间,施车铃马枪,皆外其辕,以为外围。次内布铁菱,次内施蛰鞬。每一蛰鞬,中施弩牀,长六已,阔三尺。牀桄陛插钢锥,皆长五寸,谓之暇鬚。皆施机关,张则锥皆外向。其牀上施旋机弩,以绳连弩机,人从外来,触绳则弩机换转,向触所而发。其外又以矰周围行宫,二丈一铃一柱,柱举矰,去地二尺五寸。当行宫南北门,施槌磬,连矰,以机发之。有人触矰,则众铃发响。槌击两磬,以知所警,名为击警。

607年(大业三年)四月,隋炀帝自京师长安东出发至赤岸泽(陕西境内),然后北上,于六月进入榆林郡境内,巡“猎于连谷”(即今伊金霍洛旗东南)。期间,启民可汗曾先后遣其子拓特勒和侄儿毗黎伽特勒朝拜隋炀帝,也曾遣使请求“自入塞,奉迎舆驾”,隋炀帝未许。隋炀帝抵达榆林,启民可汗与义成公主亲来朝见。隋炀帝携群臣“御北楼,观渔于河,以宴百僚”。与契丹、奚、室韦、沙陀等族3500人欢聚一堂,奏百戏之乐,开民族百族盛会肇始之端。隋朝天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了容纳千人的大帐,对胜州城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改造。炀帝又发丁百万,修筑从并州直取榆林的御道,劈山凿岩,披荆斩棘,一月而成。然后溯金河而上,抵启民可汗牙帐。写下了气势恢宏的诗篇:

鹿塞鸿旗驻,

龙庭翠辇回。

毡帐望风举,

穹庐向日开。

呼韩稽颡至,

屠耆接踵来。

索辫擎膻肉,

韦韛献酩杯。

何如汉天子,

空上单于台。

隋炀帝抵达榆林,与契丹、奚、室韦、沙陀等族3500人欢聚一堂,奏百戏之乐,开民族百族盛会肇始之端

榆林郡歌

没有文化的山水,难免显得单调;没有历史的风景,往往流于苍白。

唐朝诗人王维在新秦州逗留数日之后,乘一袭素辇,略过南匈奴的故庭美稷时,他想起了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东汉时期,并州牧郭伋到美稷县公干。走到美稷城外的野亭时,正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刻,微风中的茅草和竹林摇曳出一片绚丽的景致,一群儿童骑着竹马欢迎郭伋的到来,郭伋深受感动,儿童问郭伋什么时候返回,郭伋诚实以告。郭伋事情办得非常顺利,返回的时日提前了一天,郭伋想起了和儿童的约定,便下了马在野亭住了一晚,等候这些孩子。第二天孩子们如约而至,郭伋与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日子。这个日子和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诚信故事。在这个唐朝的秋天。仕途失意的诗人,想起了这个故事,心里不禁泛起一丝人生的暖意,于是他放开步子,追寻前人的步履,渐渐进入了胜州。

在大唐开元年的一个日子,王维舟泊君子津古渡,沿榆溪一路走来,写下了《榆林郡歌》,诗写道:

山头松柏林,

山下泉声伤客心。

千里万里春草色,

黄河东流流不息。

黄龙戍上游侠儿,

愁逢汉使不相识。

王维走后不久,王昌龄也来了。边风瑟瑟,边声阵阵,榆林郡的风光没有让王昌龄陶醉,满目的家国山河,很难使他轻松。戎客从军,云横边塞,苍茫蓄上心头,他写下了另一个榆林郡: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月边声

大唐诗人李益站在胜州城上,遥望着黄河对岸的受降城,此时,晓月正悄然退去,胜州,这座大唐的雄关宏城依然灯火辉煌,歌舞升平也未能掩住蕃族的笳声,只是黄河上氤氲的雾气似乎还残留着月光的味道。远处的阴山那面隐隐传来马蹄声,似乎透露出不安的气氛,月光下,偌大的沙漠上月光如雪。守边的将士们面目呆滞,形容枯槁,不尽的思乡之情写满了脸庞。李益在纵酒放歌之后,走上了城堞,乱发当风,城下不知是什么人,一叶扁舟破浪去了,对岸的河渚蒿柳,郁结着厚厚的化不开的浓雾。胜州还是一派灯火升平的景象,虽然一夕数惊,笳鼓声沉,却依然酒尘甚嚣,从未改变。恍惚中李益竟不知今夕何年,写下了: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许多年后,人们吟诵着这首诗,他们哪里会想到,李益在这里写下这首诗后不久,他的人生也随即跌入了低谷。他与京师名妓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随着唐传奇而真正成为了传奇。

诗中所说的受降城为唐代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所筑的三受降城。受降城之筑,早在汉代就有先例。唐代受降城,筑于唐景龙年间。时张仁愿任朔方道大总管,加强对突厥的防御,故在河套边地险要处修筑了三个军事城堡,沿黄河东西一线排列,故名东、中、西受降城。三受降城,各据津要,首尾相应,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新唐书·张仁愿传》载:

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厓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度而南。时默啜悉兵西击突骑施,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仁愿固请,中宗从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功,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擒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慄,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为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灵武,东城南直榆林,三垒相距各四百余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百里而还。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盖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敢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后常元楷代为总管,始筑壅门……

三受降城居阴山南、黄河北、河套外围,据黄河几字形弯曲的弓背上。东受降城在胜州东北8里处(今托克托县境内)。中受降城在拂云堆(今包头市西)。西受降城原在丰州九原郡西北80里的乌加河之滨,后移于天德故城。

三受降城有效地控制了阴山以南包括河套在内的广大地区,阻断了突厥的南下侵扰之路,“不敢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既减少了镇守边防的兵力,又安定了边境。唐代诗人薛逢《狼烟》一诗,写了受降城上的一场趣事,颇富戏剧性:

三道狼烟过碛来。

受降城上探旗开。

传声却报边无事,

自是官军入抄回。

胜州冤案

和大唐所有的文人都督一样,胜州都督王安仁也喜欢寄情山水,王安仁是在唐朝的一个秋天,初入胜州的,寻访昔日隋炀帝宴请百官的地方时,看中了城堞之下一处安静的别墅,这曾经是隋炀帝的行宫。不远处,入城的河水静静地流过,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幽幽鹿鸣,榆树成林,榆荫下的别墅一派宁静。他喜欢上了这里,就做了自己的住处。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微不足道文人情结,却为他埋下了命运多舛的仕途之虞。

武则天当政,一些谗语佞言之徒攀上高位,大臣来俊臣就是其中最大的宦官。他手下有一群无耻之徒,专事诬陷诽谤之职,后人称之为酷吏。王弘义是胜州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有一次王向邻居讨要西瓜吃,遭到拒绝后,便去官府告官,谎称瓜田里有一浑身白毛的珍贵玉兔。官府立刻派人前去搜捕,将一块瓜地践踏得一塌糊涂。都督王安仁知道真相后,重重地体罚了这个无赖。就是这样一个无赖,却攀结上了来俊臣,做了朝中的监督官。有天外出见乡里人做斋戒,他又告这些人在聚众谋反,致使200余人被杀,而他却得到了升迁,居然被授予游击将军,不久又升迁为殿中侍御使,负责纠察朝中官吏。他使人诬告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武则天就下令王弘义审查此案,王弘义即刻宣布罪名成立,革去了王安仁的官职,拿下大狱,用尽酷刑。王安仁不服,王弘义便给王安仁戴上了枷锁,割断了他的脖子。又使人将王安仁的儿子捕来,一进衙门,也同样割断其脖子,关到木笼中,一路带回京城。路过汾州府时,州司马毛公请他吃饭,席中,毛公说了几句公道话,王弘义突然命毛公跪到台阶下,就地将毛公斩首,令州役用枪挑起毛公的脑袋,一路滴着鲜血,进入洛阳城……

这是唐朝著名的酷吏诬告案,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

胜州聊斋

胜州都督薛直,是丞相薛纳的儿子。好打打杀杀,不知道有鬼神。薛直去县里,返回州城,距胜州还有两个驿站时,遇见朋友从京城来看他。薛直请朋友到驿站小憩,酒饭招待。朋友没吃饭先祭祀。薛直说:“拿出这些饭食祭祀,怎么讲?”朋友说:“佛经上说:‘空旷的野外有鬼,吃人的血肉,佛能去感化他,让他不杀人’,所以做了这样的戒备,又是俗人所留传的习惯,每次吃饭前先拜佛,能够长寿。”薛直说:“您太荒诞不经了,什么地方有佛?谁是鬼?俗人互相迷惑,愚蠢的人跟着人云亦云,聪明的人不会被迷惑的。你大概也是俗人吧。”刚说完不久,空中传来话语声,说:“薛直,你太狂妄愚蠢了,怎么知道没有佛?怎么知道没有鬼?给你带来祸患,到死一定见不到你妻子儿女了,为什么口出狂言呢?你应当死在这里!”薛直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急忙走下来拜了拜天,道歉说:“我愚昧固执,不知道有神,请神教诲我吧。”空中又说道:“你命绝在中午,应当赶紧返回,能够和妻子儿女见面。不然就要埋葬在这里,成为游魂野鬼。”薛直的朋友非常恐惧,携薛直骑马急奔州郡。路上,薛直说:“神不能讲道理,我便不怕他。”进到衙门后,随从的人都休息去了。忽然看见薛直离去,随从的一百多人,急忙跟在左右,看见薛直进了一处客栈,很久也没有出来。衙门的小吏很奇怪,进门一看,薛直已经死了。小吏赶紧去报告薛直家人,却看见薛直已经回到家里,正和妻子诀别,薛直说:“我已身死在客栈,魂在这里,今后成了鬼,恐怕不能与你见面了。”妻子很害怕,他握着妻子的手,一个劲儿地勉励妻子:“不要害怕,死没什么可怕的。”然后骑马出门,回到衙门。官吏们都很害怕,薛直说:“人哪有怕鬼的道理?”官吏们还是很害怕,薛直就摇摇头,骑着马走了。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

《太平广记》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只不过版本不同而已,流传甚广却是无疑的。

 

 

 

 

绥州

今陕西省绥德县。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大业初改为雕阳郡。唐武德三年复置绥州,移治丰林县(今延安市东北),六年移治延川县(今陕西延川县),七年移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县东南)。贞观二年复移上县,天宝元年改为上郡,乾元元年复为绥州。

今陕西省绥德县,西魏的行政建置因袭北魏,因局面混乱,废设无常。废帝元年(552)在今县城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在今县东(义合一带)设安宁县,县东南(崔家湾或河底)设安人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安政郡和抚宁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

北周仍设绥州、安宁郡和上县。另在县东部置义良(良乡)县。绥州辖安宁郡(州治)等4郡。安宁郡辖上县(郡治)等7县。

隋初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制度,炀帝时改为郡县制。开皇三年(583)撤销安宁郡,改安人县为吉万县,保留绥州。大业元年(605)改绥州为上州,撤安宁县、吉万县、义良县,并入上县。三年(607)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治上县)。雕阴郡领上县(郡治)等11县。大业十三年(617)梁师都称帝,今县地属梁国。

唐实行道、府(州)、县虚三级的行政制度(因道是监察区域,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域,故称虚三级)。唐初今县地为梁师都占据,唐武德三年(620)于延州丰林县(今延安市东南)侨置绥州,六年绥州徙置延川县,七年又迁于魏平县(今子洲县南),贞观二年(628)灭梁师都,绥州迁回上县。天宝元年改上县为龙泉县。绥州隶属关内道,辖龙泉县(州治)等5县。

五代十国实行以州(府)统县的二级制。今县地仍设绥州和龙泉县(州治),但政局动荡,归属变化频繁,先后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占据。

北宋初设道,又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在府、州、军下设县。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今绥德县地被西夏占据。治平四年(1067)后渐次收复,熙宁二年(1069)置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1099)改设绥德军,隶永兴军路,辖清涧城等33个城、寨、关、堡。

金天会六年(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今县地属金,仍为绥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为绥德州,治所设在原绥德城,隶鄜延路,辖领清涧县、义合寨、开光堡、永宁关等14县、寨、堡、关。正大三年(1226)在绥德州设绥德县,升义合寨为义合县。绥德州此期领绥德、义合、清涧等8县。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蒙古族(即元)占领绥德州。

 

 

 

http://www.mafengwo.cn/i/2985710.html

榆林历史地图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辖榆阳区和府谷、神木、定边、靖边、横山、米脂、佳县、子洲、吴堡、绥德、清涧11个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351437人,耕地64.1万公顷,为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轻工产品以皮革、纺织、毛毯最为出名。名胜古迹有红石峡、镇北台、李自成行宫等。

榆林市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榆林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 地理地形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

秦朝上郡 

 

秦朝上郡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本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潜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北宋时,榆林市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1070年)收复,元符十年(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鹿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砦),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

北宋绥德

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

北宋绥德
明朝陕西榆林卫

 

明代九边之一,全民皆兵,战力极为强横。明成化七年(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市的定、靖、横三县。明崇祯年间,陕西巡抚孙传庭召集万余榆林军马,屡次击败义军。崇祯九年七月于子午谷重创高迎祥大军并将其擒获。李自成攻击京城时,无人能敌,榆林守军全民上阵,支撑了八日,城破后榆林城内人烟皆无。

大清陕西榆林府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

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

神木县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面积7706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21个乡镇(办事处),629个行政村,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中国百强县第44位。[1]

交通优势明显,包茂高速公路、榆商高速、包西铁路穿境而过;被誉为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神黄铁路由神木站向东北经山西省进入河北境内直达沧州市黄骅港出海口。

神木县是中国第一产煤大县、中国最大的兰炭基地、中国最大的聚氯乙烯基地、西部最大的火电基地、西部最大的浮法玻璃基地、西部最大的电石基地,在中国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2]

 大清陕西榆林府、神木

陕西省已上报国务院的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有5个,分别是:榆林市神木县撤县设市,西安市户县、延安市安塞县、宝鸡市凤翔县、汉中市南郑县撤县设区。​

 

中文名称

神木县

外文名称

Shenmu County

别 名

神府

所属地区

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下辖地区

神木镇、大柳塔镇

面 积

7365平方公里

方 言

晋语-陕北方言-神木话

著名景点

神湖、二郎山、天台山、龙眼山、高家堡古城等

机 场

榆林榆阳机场

火车站

神木火车站

神木县历史沿革

神木县境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定居。经普查,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县境属雍州地,为熏育占据。商,为龙方地。

周,林胡族占据。春秋战国,县境为白狄故地。

秦,为上郡北境,又改属九原郡,称为新秦。

西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于县南设言阳、言阴二县,属西河郡;于西北秃尾河上游东岸设白土县,属上郡。东汉末三县废。

汉,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圁阳、圁阴、鸿门三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

三国、西晋,为羌胡占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

南北朝,北魏于县南设石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移治石龟镇并更名银城县,属上郡;后为西魏地;再后为北周地。置归真郡(今解家堡一带)。

隋,置银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属雕阴郡。隋大业末年废。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复设银城县,八年于今县北黄羊城增设连谷县,属胂州;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于县北增设新秦县,七年分新秦县增设铁麟县,十二年新秦兼为麟州治(治所在今杨家城),十四年废州和新秦、铁麟二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设新秦县并兼为新秦郡治,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麟州,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3县。

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仍置麟州。周、北汉,仍置麟州,与府州、胜州自立,随情势委依于周汉两大政权之间。五代后周州、县移治小堡。

宋,仍置麟州,属于河东路,领新秦、连谷、银城3县。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州、县又移治吴儿堡,五年(967)再移治杨家城,升麟州为建宁军,后又复还旧制。端拱二年(989)又改麟州为镇西军。政和四年(1114)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辽、金、夏为镇西军,后撤销镇西军,改为神木寨(仍在今杨家城,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先后被金、夏占有。金皇统八年(1148年)废州、县,正大三年(1226年)于今县南花石崖北升弥川寨设弥川县,末年于今县南太和寨升太和寨设太和县,属葭州。

元置云州于神木寨。至元六年(1269),废州为神木县,以葭州领属的太和县(金建,在今太和寨)并入,属葭州,省弥川县入葭州。神木县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

明洪武六年(1373),改神木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神木县,属葭州。隆庆间,置东路神木道于神木,管辖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3县。明正统八年(1443年)徙今址。

清雍正九年(1731)神木道改为延绥府道,移驻绥德,神木县属于葭州,后属榆林府。

1914年属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1928年直属省。1937年设陕甘宁边区神府县。1949年属榆林分区。1950年省神府县入神木县,属榆林专区。1958年省府谷县入神木县,1961年析出复设府谷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

著名人物

杨信 ,一名宏信,五代时麟州新秦土豪杨业之父。后任北汉麟州刺史。子孙为北宋忠臣,世代保边,屡著功勋,人称“杨家将”。

 

 

唐末麟州守将杨氏和折氏(即杨继业和佘赛花夫妇的两个家族)

麟州陷落后,唐军力有不及,麟郡先后由云中大户折氏和麟州土豪杨氏掌控。“辑折氏自唐末,世有麟府之地”(《宋会要辑稿》)。五代晋、汉、周至宋初,控制麟州的主要是杨宏信父子。《资治通鉴·广顺二年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道光《神木县志》载信:“保障边城,屡著功绩”,足见其在乱世中保境安民,坚决反抗外来入侵。杨宏信有二子,次子杨重训,继父职为麟州刺使,归宋后授予保安军节度使(《续资治通签长编》)。长子杨重贵,生长于麟州,弱冠离麟州去河东事刘崇,以骁勇闻,所向克捷,屡立战功,被称为“杨无敌”。杨重贵另名杨业,归宋后守边御辽,其子延昭,其孙文广亦名将,就是宋初赫赫有名、家喻户晓的“杨家将”。

http://tieba.baidu.com/p/3507084312

“杨氏初微自河西”——麟州杨氏家族探源

“杨氏初微自河西”,这是欧阳修写在历史上驶名中外的“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继)业的侄孙杨琪《墓志铭》中的一句话①。这句话贵在用“自”,陈述了由来。就在这篇《墓志铭》文中,欧阳文忠公为后世一捶定音地明确指出“杨氏麟州新秦人也。”“其曾祖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父讳光扆。”并说明杨琪是杨光扆的长子。更为重要的是,铭文以开山击石之功,进而向后世人言明麟州杨氏当时在北宋的时代人物及其社会影响。“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正是这篇具有千古铁证的绝世佳作告诉我们:

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杨(继)业是麟州新秦人。杨业是杨琪的“伯祖”,杨重勋之兄,琪曾祖父杨弘信的长子。然而,多少年来,由于宋元史乘记杨业事极略,且互有歧异。致人们对杨业的祖籍以及麟州杨氏的来历,至今受历来戏曲小说渲染的影响,在杨家将诸多问题上,“河东”、“河西”,说法混乱。本文就此粗作一议,陈为所见。

一、真实的历史存在

麟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唐宋时为麟州地。

新秦,秦汉古堡。唐建麟州以新秦为治所。秦始皇32年(前215),命大将军蒙恬北逐匈奴。次年收河南地(今鄂尔多斯与古长城陕北边沿地段)扩其地为“新秦中”。遂修长城,筑堡寨,新秦古堡即因屯兵而有之。

其实,古代的河南地,并没有因为蒙恬驱逐匈奴而结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过往。古老的(秦)长城在这里,实际上只是一条自然环境线,反而把鄂尔多斯草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人群以点线方式紧紧地“焊接”到一起。最初因长城自然形成了定口边市;因边市有了“胡、汉”民间定时、定点的交易聚会和广泛的接触。沿线的农牧互补区,成为彼此交织的民族融合杂居之地。这种胡汉杂居的局面,一直到唐宋时期也没有改变。唐建“六胡州”就在这一地段。开元九年(721)兰池胡康待宾起“六州杂胡”反唐,开元十二年(724)张说平定康待宾之后,“奏置麟州,以安党项余众。”④当时麟州地域,东尽黄河,西接夏州。沙陀人李克用天佑八年(911)以麟州东边河滨之地置府州⑤。从此,麟府分镇。由于黄河的晋陕峡谷成南北线,所以位于大河套(亦称河曲地段,即古河南地)东南部的麟府地域,地在河西被时人俗称“河外”。这就是欧阳修在杨琪的《墓志铭》中告诉我们的麟州杨氏先辈人“初微”起家之前,当时当地民族与地域环境的大背景。

对于杨氏初微起自河西,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存有力助证。其291卷中《后周纪》云:“初,麟州土豪杨信⑥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也是一句话点明了关键问题。“初”,即初微、初起。说明杨弘信在他受命于周之前,已经是麟州刺史。只不过不是朝廷命官,而是他凭自己的土豪实力,自为刺史的。

“土豪”,土即本土,豪是豪强。既是本土,就不是“外来户。”如果是外来的,那么就豪而不“土”了。所以说“土豪”是当地相当长的岁月内,具有称“强”实力(即武装势力)的大户。由此可见,杨业和他的长辈们,是麟州地方老户。他们是地地道道今天神木县的古代人。

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位于河西而地隶河东的古麟州,唐末由于控制河东的李克用南下用兵,便在麟州刺史折嗣伦去世后,将其子折从阮东调河防⑦,镇守府州。致麟州出现政治空隙,地方杂族部众,蠢蠢欲动,都想占麟州城,可又都实力不足。随即盗匪四起,居民不安。当时,代表先进农耕集团势力中最有实力的一支就是在石城县故地操练起来的大庄园主杨弘信的地方武装。他已有能力绝对保护麟州的一方平安。所以,杨弘信就以自己的“土豪”实力,进驻州城,“自为刺史”。

从杨弘信于十世纪初麟州自立,到后周广顺二年“受命于周”,成为中原政府名正言顺任命的地方官,他在麟州主政已近半个世纪。三年(953)十二月杨弘信去世,长子杨业事北汉未归,次子杨重勋嗣职,继任州刺史。“陈桥兵变”,赵宋取代后周。杨重勋随朝应变继主州政,为宋麟州防御使。

宋王朝开国之初,对麟州杨氏亲近有加。乾德五年(967)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⑧。开宝二年(969)遂又正式升任杨重勋为建宁军节度使。然而,在立国大定之后,宋王朝便开始迅速削减麟州杨氏势力。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只有宋王朝皇帝才清楚的“天意”,麟州杨氏在入宋后不久,就很快失落下去。开宝五年(972),杨重勋被召入朝,改任宿州(在今安徽省)保静军节度使。重勋被调迁,其子光扆继州刺史时,年仅十八岁。而重勋到职,远离故土,想帮儿子,也鞭长莫及。仅仅到任三年,重勋便卒于任上。他为宋臣仅十余年。也就在他去世后,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下河东,灭北汉,收杨业,麟州杨氏从此河东、河西全归入宋朝。雍熙三年(986)杨业在陈家谷与辽战殁,业在宋为将不足十年。也就在杨业殉国的前一年(985),杨光扆少亡。时,光扆子杨琪才七岁,自然不足以仕任,“杨氏遂不专麟州之地”。

由此可见,杨业遇难之后,麟州杨氏在赵宋王朝内并没有像戏曲小说宣扬的那么辉煌。只是因为业子杨延昭与业孙杨文光,依然是守边得力的战将,故而才被后来写史人注意到他们家祖孙三代人抗击外来入侵很受百姓赞扬,即因此而列传《宋史》。证明,杨家将事久已名扬天下。到后来,杨氏在麟州虽不主政,可光扆子杨琪在杨延昭关怀下,与琪子杨畋,相继为官。所以在神木的地方史中,麟州杨氏“三世主政(杨弘信、杨重勋、杨光扆),五代(继续有杨琪杨畋父子为官)连官”。由此可见,杨氏初起自河西,这是历史的真实存在。

二、没有“嫁接”茬口的其他说法

所谓“其他说法”,这里是指历来在杨家将问题上,仅凭猜测而有的各种与史不符的议论。由于杨家将事,戏曲小说丰富于史籍记载,艺术塑造多于实录描写,因此在文艺渲染的影响下,史实记载与艺术编造的情节混淆,致各种说法不少。产生这类杂说的原由,同样各有原因,只不过一切“他说”,都无茬口可以嫁接于史。

1、战乱对文化毁灭性的破坏,使许多实际存在过的事实无从查考

以现成的资料为据,是研究历史最方便的办法。然而禁忌的是对所抄来的东西,未经消化就盲目使用。五代至宋,麟州杨氏的辉煌,经后来宋夏对立的烽火连云,已多失落无存。尤其是赵宋王朝南迁,辽、金、西夏交替夺占麟州时期,地方文档失毁更惨。宣和七年(1125)金灭契丹,残辽故将小鞠录,乘麟州杨宗闵南下,折可求东援太原,州防空虚之际,袭击建宁寨(麟府间要塞),守将杨宗闵的儿子杨震阁家遇难⑨。残辽进占麟州虽时间不长,可对麟州杨氏人户进行了复仇性的残酷报复,刨坟、掘墓、焚毁庙殿府库,杀戮抢劫州民财产。使杨家在麟州百年以上的各处经营,几乎一扫尽光。麟州杨氏人户纷纷逃奔,有能力的远走他乡。最终到1178年(西夏乾佑九年,金大定十八年,南宋淳熙五年)杨姓所言“祖邑”(即麟州州城)也被一次性毁灭于西夏进攻金朝的战争中⑩。再后来,到蒙古军南下,整个沿边的灵、盐、银、夏诸州,都被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彻底踏碎,从中国的历史地图上消失。在如此频发的战争中,破巢之下岂有完卵,人们在连命也难保的逃亡中,哪还能顾及到对文史牍档给予保护。因此,那时候“河西”的一切,今天很难见到现成的文字原件,许多问题还得我们实地考查,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判断,至少要在大环境下,尽力还历史以原貌。

再是由于明初实边政策的推行,向陕北大量移民,原来地方老户的后代人也不断返回祖籍。移民中最敏感积极的就是晋陕峡谷之间的隐耕户,其中就有麟州杨氏河东与河西的逃户。山西代州崞县和陕西麟府二州原来的杨氏后代人户,此时,因为“杨家将”经长久宣扬,为世人尊崇,于是各地杨氏家族,都攀其荣誉,就在他们编写的《家谱》中,有各取所需进行编造的猜想和杜撰的东西。然而终究因为事实无“根”,你说东,他道西,难成定论。与之同时,便把一些原本不需要再争议的事,也给裹了进去,用“争议”的方式给长期地拖误为“未决的事”,拉了下来。

2、主要存在的几种讹传

一是因为《宋史·杨业传》记杨业“并州太原人”,故引起议家蜂涌,争说杨业的家乡在山西。山西的代县、崞县、临县、河曲、保德,还有离石、柳林等地方都有说词。以至于有人拿出明、清以来的《家谱》为依据,作为他们那里是杨业的家乡或杨弘信起事地点的证明。

一是用所谓“杨信起于火山寨、称火山王”和“火塘寨练铜锤”等“火”字号说法,给杨业的父亲写出一份“由山西打到陕北”“驻守古麟州”的档案,让生前连一天也没叫过“杨信”的“杨弘信”、来接受别人给他打造出来的生平履历。

一是有些人对“杨信”、“杨宏信”、“杨弘信”这些名字的出现之因并不清楚,所以就在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下,派生出来杨业的父亲名叫“杨衮”的说法,并为之树碑立传,也写出了《家谱》。

还有个说法是:由于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记,“杨宗闵,山西崞县人”,便把他在麟州任职事和他的身世由来,乱加猜测,武断结论,要把这位杨姓在麟州的第四位主政者,与麟州杨氏的关系劈割开来。

当然,在杨家将问题的研究中,还有不少问题待议,但就目前情况下,这里只谈涉及到古麟州地方史的几个方面。而且由于以上杂说,都是为了把杨业的家乡说成是他们那个地方的而一再争论。所以我把他们的争议,通称“他说”。

3、我对这些杂议(他说)的看法

首先,杨业的家乡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有过一次全国性的大讨论。许多饱学之士和知名专家已经一再向人们展示过欧阳修的《杨琪墓志》,共同认定了“杨业是麟州新秦人”,即今陕西省神木县是历史上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的家乡。这个认定,完全符合《资治通鉴》、《隆平集》、《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经典史籍对杨业生平事迹的记载。在这里,我们先应该明确,杨业的家乡在黄河西边的麟州,可是河东并代一线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当时麟州地隶河东,所以后世人根据其威名和“弱冠事刘崇”的史实,言他“并州太原人”,或“遂为太原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绝不能以此为据,把他的出生地给误解在山西那边11。误解归误解,到头来还得以实为据。所以我认为,是真理,就不一定要“全票通过”。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早已明白了的问题再做过多纠缠。

其次是杨业的父亲杨弘信,到底在哪里起家?曾几何时,“火山寨、火山王”之说一度炒得火爆。有人说“杨信由火山寨称王后抗辽归宋。”杨弘信去世于后周广顺三年。他生前并没有跟辽人大动过干戈,故谈不上抗辽。杨氏入宋他已去世,故也无“宋”可归。何况“火山寨”、“火山王”皆明代人拟用的地名和人名,杨弘信早已不在人世,怎么会去火山寨呢?至于还有人说,有一本清道光年间珍藏下来的柳林县杨氏《家谱》中说:杨弘信曾“在离石的火塘寨自称火山王,操练铜锤。后来为了避免与北汉王刘崇的冲突,遂以黄河为障,将其势力范围,逐次扩大到陕西榆林一带,自称麟州刺史”云云。岂知杨弘信在麟州“自立”之初,五代尚未开始,“北汉王刘崇”更无从说起。当时的“榆林一带”尚属夏州李氏党项羌的地盘,也不是谁想扩展的事。至于说“杨信为保境安民从河东打到麟州,”更与大时代背景不符。当时河东在李克用控制之下,府州折氏的先祖折宗本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军马使”12,还轮不到什么“石州火塘寨”的寨主来保境安民。何况残唐五代虽说世乱,唯麟府偏安,要没有如此安定的地域环境,杨弘信在麟州又怎么能发展成为地方“土豪”呢?

再是,戏剧小说影响下,打造出“杨衮是杨继业的父亲”,并把他列入“杨家将的家谱之中,居人户世系之首。这正反映出“杨家将”事迹在进入文艺之后,故事情节已经虚实混存。有人对“杨衮”作过专门考证,说杨衮确有其人。只是他并非中原人,更不是与麟州杨姓有任何牵连的人。既然如此,作为后来文艺家拟用的名字,我们也就无需追究。至于杨弘信生前,不仅没叫过杨衮,也没有叫过“杨信”。史书以杨信为名,除因为宋人避太祖之父赵弘殷之讳,略去“弘”字之外,还有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的编纂者,又因乾隆帝名“弘历”,而沿袭原记名为“信”,或改中间一字“弘”为“宏”,名“宏信”。今封建皇帝已远离历史而去,我们应该还杨弘信本名才对。

4、关于杨宗闵的事情

我注意到,对杨业籍贯持“他说”者,总不愿意看到杨业的后代或麟州杨氏后人返回河西。杨宗闵,按神木地方杨氏《家谱》记事和传闻,他是麟州杨氏家族中第四位担任过州刺史的杨家后代人。按麟州杨氏家族记事,陈家谷杨业殉难后,其部分家人留住代州崞县,杨宗闵就是其中后代。但由于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只记“杨宗闵,代州崞县人,初为麟州都巡检,”之外连他儿子杨震的事也不在他的条文中出现。这就使一些人以为他仅“知麟州几个月,”接着就为永兴路总管便离去了。并以此来推断他来麟州并没有带家。岂知这一误断,正说明道光朝《神木县志》的编篡者和今天读旧《神木县志》的人,都存在着盲目的偏信。根据贵州杨维森先生《弘农杨氏族史》考,杨宗闵在麟州从黑发到白发度过了他人生的最佳岁月。娶妻刘氏,生子杨震,都是在麟州的事。他在麟州由一小校(普通守将),因功受州刺史,屡官至麟府二州的都巡检,成为独挡一面的举旗人。就他本人来说,一生经历主要在麟州。而且他之所以来到麟州,正是因为麟府杨折两家有亲缘关系(折克行的父亲折继闵与杨宗闵为表兄弟)13。当时,折克行为麟府路长官,在元丰四年(1081)折继闵收杨宗闵为麟州守将,助克行理州事。这才有绍圣四年(1097)杨宗闵因功受麟州刺史的事。折可行去逝于大观年间,政和元年安葬。杨宗闵继任麟州都巡检。宣和七年(1125)金灭辽,杨宗闵才被调迁为武功大夫,任贵州刺史。到任不久,靖康事发(1126),金南下开封,杨宗闵遂入京勤王。在宗泽帐下,驻杨州。紧接着又被调西返,任永兴路总管,回到陕西。先转战关中,遥领麟府,后退保长安。建炎二年(1128)七月,宗泽死,金破开封。西路军攻陷太原,直攻长安。城破,杨宗闵战死14。杨宗闵从元丰四年到麟州,宣和七年离开麟州,他在麟州取妻生子,成家立业,任职期长达44年之久。显然,说他仅在麟州做过“短暂的官”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可见,在研究杨家将问题上,光凭抄书,难免有以讹传讹之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杨家将事,尽管其他说法很多,但由于客观上事实并不存在,所以我说历史并没有给那些杂说留下可以“嫁接”的茬口。

三、麟州杨氏的来源

麟州杨氏本华阴弘农杨氏后裔。按弘农华阴杨氏《越公房分支新昌坊杨氏世系表》,弘农杨氏始祖为汉太尉杨震15。从杨震(称关西夫子)起,到唐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於陵,已传18代。敬宗宝历二年(826)杨於陵受封“弘农郡公”,故后人称“新昌坊弘农杨氏”。於陵子杨嗣复(宣宗时任过吏部尚书),嗣复子杨损(懿宗时曾检校刑部尚书)三代人为官皆至尚书。故延安有“杨家三尚书坟园。”然而,这家在长安城里的新昌坊杨氏尚书门第,到了杨损子杨溥便不再任仕,并把祖坟也移开关中。从此,杨溥子安贞、安吉,到安贞子杨爚(杨弘信的父亲,杨业的祖父)皆为庶民,史不见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杨溥在长安,其曾孙杨爚却在麟州成为当地杨氏家族始祖的历史。其间有四代人,80多年的时间,新昌坊杨氏到底是怎样来到陕北的呢?

1、杨溥为什么要离开长安?

杨溥的父亲杨损,于咸通十年(869)出任陕虢(在陕西)观察使,办了脏官崔荛,平定了地方**乱。明年(870)改任青州(在山东)为缁青节度使,未接任卒于青州。怎么死的?史无记载。而延安民间流传,杨损尸葬时无头,后来是用金属打造的人头给安葬的。时,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光州(河南潢川)民逐刺史”,“商州(陕西商县)民爆,殴打官吏。”所以,杨溥为父奔丧山东时,山东正又是王仙芝即将起义之地,形势使杨溥在山东不能久留,便急返长安。此时,长安也已经不安全。朝中宦官掌权,府库十室九空,官不思政,民不聊生。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言:“贯穿在唐后期的主要矛盾是朝廷内部的南司(朝官)与北司(宦官)之争和朝官间朋党之争。”16而朋党之争又是依附于南、北司之间的斗争进行的。九世纪初,即至肃宗时,宦官权力一直上升,成为工商杂类在政治上的代表,与朝官争官位,进行狂斗。彼此所依附的朋党,各有势力,他们之间明争暗斗,水火不容。一方得志,另一方遭殃,相排斥,相残杀。自从元和十五年(820)唐宪宗被宦官杀害以后,唐朝政权已不在皇帝手中。宦官对皇帝有废立和生杀之权。穆宗和敬宗就是驯服在宦官手下的两个皇帝。穆宗仅五年就被废。敬宗在位刚四年就又被宦官刘克明杀掉。唐文宗立,曾想抑制宦官权力,但他和汉朝的献帝一样,反而成为对方的俘虏。在此情况下,在朝任仕,不论卷进“南司”或“北司”哪个政治集团的旋涡里,都将成为对方宰割的对象。当时,外边农民起义到处杀官,朝内两司恶斗,朋党相残,长安城和大关中都已经不再是长治久安之地。身为官宦门第出身的杨溥,更了解父亲杨损的死因(非正常)。杨损进士及第,当为朝官,属“南司”政要,即因之而故于多事之秋的山东。面对如此现实,杨溥明白看到:仕途路断。于是他回到长安,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离京葬父和躲灾,把父亲安葬在最为安定的地方。因此,延安出现“杨家尚书坟”。所以,当僖宗广明元年(881)12月,黄巢打进长安的时候,杨溥家已到延州,提前躲过了这一场战乱。

杨溥二子,长名安贞,次子安吉。两个名字,各反映着他们家当时的处境和社会环境。就两个“安”字来说,应该指的是长安。

2、杨溥为什么要选择北上延州(即延安)?

当时全国世乱,向南是巴山蜀道,路途艰险。也不是一般人户财力可支的通衢。向西、羌蕃交错,民族杂居。“安史之乱”时,吐蕃乘虚进入河西走廊,“华人(中原人)二十万皆陷于虏,”已经成中原人的客居之地,也不是平安地方。向东,出潼关进入河南中原地区,当时正是各种割据势力争夺的战场。又是李克用和朱全忠相斗的交点地区,逃难户躲着嫌近。所以,杨溥只能北上。然而,走山西那面汾河古道,正又是李克用进出用兵的路径,时有过兵用武的情况。唯有河西今陕北地区,当时夏州党项未动,正在没有战乱争夺的一方平安时期。夏州党项羌人,唐政府赐李姓。唐从早期和中期就一直对他们采取保护政策,因此党项各部族与唐朝和中原人的交往关系甚为密切。所以当时延州,对逃难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地方。同时假如形势好转,逃户想复返关中,在延州南下是较为方便的。可见,杨溥北上,选择迁家移坟于延州,是当时全国大环境下作出来的正确决定。这决定,躲过了黄巢入长安之乱,也为弘农杨氏在陕北扎下了一条根。

3、黄巢起义后,杨溥为什么不返关中?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死于山东,起义彻底失败。杨溥在延州不仅没有返回长安之意,反而在延州之北,今清涧县的杨家园子开垦了农耕基地,杨家园子地名亦因之而有。我认为杨溥没有返回关中,除了他原来北上迁家移坟时,也许就打算在陕北长期落户之外,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其一、农民大起义虽然在全国失败,可是因此而全国群雄割据,唐政府也被推到垂危。“八八四年以后的唐朝政府只是名义上还存在着的一个小朝廷”17。过去由宦官控制皇帝,变成了现在“割据势力抢夺控制皇帝,”以求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战乱仍在大小割据势力的****暗箭中进行着。长安、关中依然在不安定的岁月中。

其二、杨溥在延州,已经建立起新的庶民家业。延安民间把杨家岭曾叫杨家坟梁,尤其是对“杨家三尚书坟园”传说的故事很多,都说明杨溥务农耕在延州,已站稳了脚根。更有后来明代杨宗气,重新移建尚书祖坟于州城南,使杨家后代人特感荣耀。

其三、杨溥初到陕北,就把清涧杨家园子开发为养家立业的基地,不仅使他家有了可靠的立足之本,同时因为杨家园子地近夏州,使他看到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党项羌人对农产品(主要是粮米)的需要。这也让他认识到农耕靠近牲畜区有互相促进的经济效益。时代让杨溥感受到当时“勤于耕读”比“做官任仕”前途安全,风险也少。这种“地利”环境,关中没有;皇城长安更是想也想不到的。

其四,在晚唐遍地割据势力中,最后的两强是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他们争斗的中心地段就在河南与关中。而当时延绥、银夏、麟胜诸州(即今陕北北部)反而成为乱世中的“方舟”,战争环境下的一角平安之地。于是数年之间,杨溥与他的长子安贞,便完全掌握了凭农耕发展家业,取农牧交合之利。故,才会有安贞继续北上今天的米脂县,另开农耕基业,发展成农耕业主。

4、杨安贞开发米脂县杨家沟农耕家业

通过在延安的调查,我们得知“杨家三尚书坟园”的存在。同时知道了明代曾有杨宗气为祖先重修坟墓,所移新坟是以杨安吉立祖的。以及杨溥在迁家延州的同时,买田置地于清涧杨家园子建立新家业的事。也听到了杨溥长子杨安贞,继续北上,在米脂县的杨家沟又创家业的传说。但是,截至目前,我们并没有见到过任何关于杨安贞在米脂县开发农耕的文字记载。

然而,再经到米脂县实地调查时才知道,今天米脂县杨家沟的住户,全是姓马的人家,只剩下沟口上的一户杨家。据这户杨家人说,他们的老祖宗曾家居长安,在唐朝当过大官。后来是为躲避战乱才逃到陕北来的。延安有祖坟,清涧杨家园子有田地。并且说杨家沟的“马”家,原来是杨家在清涧杨家园子带上米脂来的地户(佃户,也叫地伙计)“家人”。马家的先辈曾从姓于杨。后来因为杨家人在北边成了大事,米脂杨家沟杨姓人户,不断追随了去。这里的杨姓户才减少起来。后来马家势力越来越大,执掌了这里的农事,便复马姓自立庄园。所以,清朝的米脂县杨家沟,实际上成了“马家沟”。时至今日,除了山头上留下几座杨家的古坟遗址外,也就仅有沟口上这户杨家了。

我们还了解到,米脂县的杨家沟杨姓户,其所以被马家取代,也还另有其时代的大背景。从杨溥迁家移坟到陕北,与其长子安贞先后在清涧杨家园子和米脂杨家沟开拓了两大农耕基地,也就20多年时间,他们能够如此发展,皆因他们抓住了扩大耕作的主要条件,即占有土地。与之同时,他们看到,越近农牧接边区,由于民族杂居,闲散劳力和土地越容易占取。招纳地户也极为方便。这更使他们认识到,黄土山沟里同样有广阔的财源。杨溥之后,他们家虽由官家门第成为庶民,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再从民俗角度了解,大凡农耕大户(今天我们谓之地主)都是凭召来的地户耕作。传说,当时当地杨家的地户中,多有“杂胡”,且多来自夏州,泛称“西人”。他们之中,也有因耕随俗,从主认姓的。农业主又大都是“中原人”,因此这些“西人”相对地把自己的农业主(即地主)称为“东家”。入宋以后,宋夏对立,战乱频发。西人作佃,屡受宋朝官兵怀疑追杀,经常发生西人中途逃奔的事。故民间有“西人苦白受”的流言俗语。类此,传说虽不可尽信,但在米脂县杨家沟杨家人的口中,似乎都是有鼻子有眼的实事。我觉得不见得全是无中生有。

同样,米脂杨家沟也逃不了时代大潮的演变。辽、金、西夏与宋长期的对抗和彼此的角斗,使蒙古人在他们的身后强大起来。使他们都先后灭亡于长期用武的战争中。然而,蒙古军南下之初,蒙古民族还处在奴隶制时代,每过处烧杀惨重,古老的长城线上城堡尽毁,族众逃亡。米脂杨家沟的杨姓人户,同样四处奔离。确有东渡黄河,逃难石州,躲进吕梁山区的,直到明代实边时才又返回故地。所以后来有人借此情节,说杨弘信“是从山西石州打过河西”逐步向榆林发展,“进驻麟州自为刺史”的。其实,恰恰相反,石州的杨姓户中,就有从米脂县杨家沟逃难过去的。因为,杨安贞开发米脂杨家沟农耕时,杨弘信尚未出世;五代时杨弘信已在麟州自力,不需要再去山西“火塘寨”练兵;至于宋夏交兵时,杨弘信已经不在人世,谈不上说他“以麟州归宋。”可见,说“杨弘信从山西打到麟州”的一切说法都跟杨弘信雄起麟州搭不上勾。所以我认为,杨家米脂县的农耕基业,是杨安贞经营的。同样,米脂县的杨家沟与今天神木县的杨家沟古村遗址,都是因为杨家农耕开发而有的地名。

总之,从延安的杨家岭,清涧的杨家园子,到米脂的杨家沟,再到神木的杨家沟,杨溥、杨安贞、(安贞子)杨爚,这三代人,并不是一代结束再开始一代,而是在一代人经营的过程中,另一代人已经开始了新的经营。所以前后大约30年时间,这长安城里“新昌坊弘农杨氏”便来到了今天的陕北。

四、杨弘信成为麟州土豪的历史过程

“杨家将”举世闻名,他们是麟州杨氏家族中走出去的一支爱国主义英雄群体。所以史家、学者多言杨业的父亲杨弘信是杨家将的始祖。这是应该肯定的。另从麟州杨氏家族来说,麟州杨氏家族的始祖则应该是杨业的祖父杨爚(元)。这是今天麟州杨氏家族后代人如同称州城为“祖邑”一样,也都是各家各户公认的。只因新、旧《神木县志》对杨爚无记,所以有人说他名不见经传,这也是事实。不过,世界上的人还是名不见经传者多。还好,只要是客观存在过的,必有踪迹,可查、可考、可以推测、判断、分析研究,迟早总会被人发现的。近年,贵州的杨维森先生所著《弘农杨氏族史》中,我们见到了《新昌坊弘农杨氏世系》表和杨爚的纪事。这才让我对神木地方史中经常出现在杨姓《家谱》中的始祖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杨弘信的父亲杨爚是麟州杨氏家族起势的奠基人

从神木县前杨家沟长辈人曾见过的明代家谱和今天前杨家沟新编《家谱》中,我们得知:神木县前杨家沟是麟州杨氏家族的发祥地。

按这些《家谱》所记,晚唐时,杨爚从米脂的杨家沟来到神木,选准的落足地方,即今神木南乡的杨家沟。由于他们家曾是官宦门弟,所以不是逃荒,而是带来一大帮人落地建宅,开发农耕,起办家业的。他们选择在这里,主要看到当地有两个基本的好条件:

一是土地肥沃,水源不缺。陕北历史上贯为“十年九旱”之区,而神木的前后杨家沟,不仅黄土层厚壮,而且至今当地不乏水源。前后沟总长20多华里,全是厚实的沃土。半山的土坡上也绿树成荫,真可谓农家必耕首选之地。

二是地方环境隐蔽,便于防范。乱世之秋的大户人家,不论何时何地总是盗匪关注的目标,故防范第一。于是,明智者总不肯显露头角。神木杨家沟是窟野河下游即将注入黄河处东边的一条侧旁沟渠。沟道入口狭窄,似有一夫把关,万人莫入之势。沟道深进走向与窟野河川道大体平行。纵向南北,没入群山纵横之中。北距麟州城70多公里。西入夏境尚远。地势复杂,来犯者很难施展多少本领。加之,东、南两面都近黄河,万一遇到特殊情况急渡逃离,最远处也不过二、三十华里,便可以舟渡河东。

当时,全国大乱,唯陕北安宁。中和四年(884)“麟州隶河东”18以后,李克用忙于用兵南下,与朱全忠争雄,无暇顾及河外之地,继以折宗本子折嗣伦为麟州刺史。折氏为政以宪19,这就更使杨爚在当地获得了一个稳定发展农耕的社会环境。然而,他之所以能比他的父辈们更有作为,不仅是上边所说的“地利”,而且是他对农业耕作的管理办法上有了革新,这就是“农坛耕作”制,使他成为麟州杨氏起家的奠基人。

2、“农坛耕作”制是麟州杨氏农业起家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扎实的经济结构基础

麟州杨氏家族农耕大户传承下来的管理地户耕作的办法,我叫它“农坛耕作”制。这套耕作上的管理办法,一直在当地影响到近现代。所谓“农坛耕作”,就是每户包种农业主(地主庄园大户)田地的人家就是这家农业大户的“地户”。地户数家集居一村。村设“农坛”(专门祭拜农神,即祭“神农氏”的供桌香案固定地方)一处,定一有众望之人为“坛主”,总管每年开春出牛时的祭拜活动(求农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秋后的交租纳粮事。(春祭日在正月二十三日,秋祭日在九月十七日)这个农业管理办法,实际上的作用,是使农业主摆脱与地户之间直接的租庸关系,避开了地户与农业主直接收粮要租的矛盾对立状态。从而起到了凝聚主、从关系和调济感情作用。所以在当地特别是后来杨姓大户中一直延续下来。到现代,这种办法还留在当地农村庙会事务的管理中。说这个庙会是多少“坛”,就是这个庙会筹办是由多少村子负责的。所以,麟州杨氏凭农耕起家,这种“农坛耕作”制,便是他们起家能够迅速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机制。数年之间,杨爚就用这种农事管理办法,为他们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于是筑堡建寨,成为当地最大的农业大庄园主。

3、杨弘荣继父为民,操持家业,为其兄杨弘信操兵练武提供了经济保障

杨爚的奠基立业,在麟州不仅站稳了足,并建堡筑寨成为农耕大庄园主。他们家所修的山寨,在今神木县沙峁镇菜园沟村的西山头上。北距州城60多公里,南到杨家沟10公里。寨堡南北一华里,东西不到半里,随山势而建。南北有门(叫寨门墕)。南寨门墕筑有高台作堠望(哨台)。顺山梁南北下坡均有出路,唯东西两侧是悬崖。当地人把此寨堡遗址也叫“杨家城”。为了区别州城,我们称其为“小杨城”。小杨城比州城虽小,可它也是麟州杨氏起家之源。杨爚之后,次子杨弘荣继父守业为民,一直操持着这里庄园家宅的农耕事务。

杨爚虽为庶民,但他在麟州杨氏家族中德高望重。为了显示他们家是华阴弘农杨氏之后,两个儿子长名弘信,次名弘荣,都带着“弘”字。怎奈旧地方谱志,官有记,民不录,所以在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中,兄名“杨信”为官有记,弟名“杨荣”生平不录。都是中间略去“弘”字,让不知底细的人,多以为他们并没有同胞关系。其实,杨弘信之所以能够以武力雄起一方,正是全凭他弟弟杨弘荣为他操持家业,提供所需要的一切供给,才保证了他在“石城”操兵练武,成为“土豪”。

4、善于民族交往,也是杨弘信成为“土豪”的重要原因

杨氏成为地方大户,修堡筑寨以后,需要养兵保卫庄园。然而西(夏州党项)北(契丹)、东(折氏、原本云中大户)三面都不是中原汉族。西、北两面更是游牧之区。民族关系在当地不仅是立足之本,而且是存亡关键。杨弘信在石城练兵原本为保护家园,可是由于他的队伍是从“家族地户”中选拔出来的“家兵家将”,听从主命的意识很浓。而且,在杨氏招纳的地户中也有“胡人”,可在他的麾下一兵一将都以杨姓为荣。这就出现了后来有“胡人”称他们家的人为“王爷”(麟州王)、“王娘”(曾称杨业妻折氏驻守过的连谷镇为王娘城)之类的民间口封。很快使杨弘信拉成一支家族武装,成为“土豪”。客观上为进入州城,准备了武装实力。

在神木县太和寨乡的杨武家湾,我曾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麟州杨家曾有一家地户是党项人。被杨家收为地户后,他们就随主认姓为杨氏。经数年耕作,子孙满堂。宋夏对立后,好多“西人”被赶回夏境。这家人户也被查出来返回夏州。但是他们的后代西返之后,不知道他们的先辈人曾经是党项哪一部族,就自名为党项的“杨家族”,再后来蒙古人南下进攻夏州,这家党项族的杨姓人,又跑回杨武家湾来,与当地杨姓户,统统改为姓“武”,使这个村子的地名“二姓归一”叫成“杨武家湾。”村里人直到明朝开国,才又各复本姓。这就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党项羌里出现了汉姓部族,而在麟州杨姓家族中又有“胡人”、“西人”、“党项羌人”为地户、家人。这种民族事例,不仅反映出杨弘信起势成为“麟州土豪”的支撑力就是善于民族交往。同时也反映出我中华民族在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通常存在的现象。

5、折嗣伦去世后,麟州的行政空间给杨弘信进入州城提供了方便

杨弘信初起练兵,原本为保护家园。后来家业更大,“家兵家将”扩大成了地方武装。所以有“石城练兵”的军事发展过程。“石城县”曾经是他军帐的营堡,养精蓄锐的要塞。

石城遗址在今神木县城南黄石头地村东北大约一公里处的山头上。也在窟野河的东岸,北上古麟州城40公里,南下小杨城30多公里。山头上堠望遗迹相连。山道彼此通达上下。临窟野河大川有一段山体隔离的大断崖上,曾残留着一排几百米的栈道痕迹:“橛眼石孔”。可想而知,当时北上州城,南下家寨,杨弘信的军帐营地,出入石城所至,是直通无阻的。这些山道遗迹和古时留下的堠望都是当时他们随时可以向州城进发的要道;也是及时传递州城讯息的捷径。

考“石城”遗址,古寨堡为后魏所置石城县。“废帝时(552-554)改银城”,古属西河郡。不过,“周武帝二年(567)移银城于废石龟镇。”即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不是“银城”了。故晚唐的银城在石龟镇20。所以杨弘信在此作了练兵的营寨,沿其旧称,仍叫“石城县”。于是明代人在神木前杨家沟修建起杨家祠堂时,传说就有位延绥镇的总兵官,便给这祠堂题匾额为:“瑞应石麟”,意为杨氏麟州起家,是从石城县到麟州城发展起来的。

环境的“地利”条件,民族的“人和”关系,构建起杨弘信雄据麟州得天独厚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所以,当时当地,折氏势力东移后21,朱全忠篡唐,李存勖(克用子)南下争雄,唐朝廷已不存在,麟州出现政治空隙时,时代又给杨弘信展现出了“天时”,杨弘信凭着自己实力,他抓住机遇,进驻州城,显然是形势的必然演变。杨弘信进入麟州城自为刺史,静待中原大局的稳定,保了一方的平安。应该说这是顺天意得民心的事。

结语

总上所述,麟州杨氏源于弘农华阴。从唐穆宋时代杨於陵起,子嗣复,孙杨损。三代人连官大唐的(户、吏、刑部)尚书第,入宅京城长安新昌坊。黄巢起义前夕,朝廷内南北“两司”欧斗更加激烈,朝官与宦官争权已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科甲出身的朝官杨损,被调山东青州,不久身亡,死因不明。损子杨溥奔丧山东,正逢王仙芝起义前夕,未能久留,返回长安。时,京城已经混乱,官不思政,民不聊生。杨溥看到仕途无望,长安不安,大关中已成为全国割据势力和起义军共谋取的交点。遂迁家移坟北上延州。安葬父亲于(延安)杨家岭(据当地传说、杨家岭初称杨家坟或杨家三尚书坟园);并买田置地开发农耕于(清涧)杨家园子为养家基业。杨溥长子安贞,得法于耕,继续北进,至(米脂)杨家沟,独当一面另开基业,并熟悉了与“西夏人”交往,得农牧互补之利,成为耕作业主。安贞子杨爚,北上麟州,更有作为,革新耕作管理,采取“农坛耕作”制度,广纳地户,迅速发展为地方农耕大户,修堡建寨,遂成大庄园主。杨爚长子杨弘信为保家园,练兵学武于石城县成为“土豪”。次子杨弘荣,承父业,操持耕作,继续为民。从杨溥离开长安,到杨爚在麟州成为农耕大庄园主,这是三代人为庶民的事;从杨弘信拥有地方武装成为“土豪”,入州城主政麟州至五代末年,连前则是四代人80余年的经历。在此期间,杨家人并没有谁去山西另起过炉灶。尽管当时麟州为河东管辖,但由于地域位置是在黄河西边,被宋人称之为“河外三州”(麟、府、丰)之一。由此可见,在麟州杨氏起家这个问题上,历史并没有给其他说法留下任何可以“嫁接”的茬口。所以欧阳修的《杨琪墓志铭》文中留千古名言,明确地告诉后代人,杨氏初起不在黄河东边,是来自黄河西面的。历史的客观存在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的家乡是在古麟州的新秦县。即今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杨业是陕北人,神木县是“杨家将”的故里。“杨氏初微自河西”是历史的真实。

http://www./whpd/tpxw/201510/t20151026_149917.html

说“土豪”——兼谈麟州杨氏族属问题​

杨家将之先祖杨信像,其长子即杨(继)业

称杨家将之祖杨信为“土豪”的,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1《北周纪》云:“广顺二年十二月。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宋人奏疏中也多有“土豪”的称呼。但今人由于对于“土豪”一词的理解颇有歧义。或曰“即拥有地方军政实权的军阀。”(见顾全芳《对《杨家城和杨家将》的商榷与补充》,《延安大学学报》1983第3期,又收录于蔡向升、杜雪梅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或曰“土豪就是土著的地主豪强”。(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原载《宋史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又收录于蔡向升、杜雪梅主编《杨家将研究—历史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愚以为,当时宋人笔下的“土豪”,是对唐末五代以来陕北缘边地区党项诸族联合体部落首领的一种称泛。对于“土豪”这一称呼的理解,关乎杨家将先祖的族属、家世以及陕北民族融合的历史,有必要一辩。

1、何谓土豪?土者,土著。

给内迁到边境地区有才能、有威望、有势力的蕃族首领(酋长)委以官职,对其部落进行羁縻统治,也是唐宋王朝管理边境少数民族的一贯做法。《旧唐书·地理志七(下)》:“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并突厥,西北诸番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纵观陕北众多党项部落首领、土豪,即使后来大至贵为王侯、封疆大吏的拓跋氏,小至番兵军主、诸族巡检的保安军胡氏,莫不如此。麟州杨氏,杨信之前世系无考,族属、家世更是迷茫。但在陕北边境地区番汉杂居的历史环境下,以其“土豪”的出身推测,当与上述党项名人一样,其先祖也应是部落首领(酋长),只是部落族群规模不大,默默无闻罢了。

2、从部落酋长、地方土豪到军事豪强

那么,在五代之末,麟州杨氏家族是怎么从部落酋长、地方土豪一跃而成雄踞一方的军事豪强?

尽管“五代之末,中国多事,唯制西戎为得之。中国未尝遣一骑一卒远屯塞上,但任土豪为众所服者,封以州邑……”,但文献中查不到杨信以前“封以州邑”的记载。相反,在麟州“封以州邑”的却是府州的折嗣伦和河东的刘崇。据《旧五代史·折从阮传》和《刺史折嗣伦碑》载,折从阮之父折嗣伦大约在唐末五代之初的公元905年前后曾任麟州刺史。(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又过了30多年,北汉世祖刘崇也曾为麟州刺史。聂崇岐先生考证认为,刘崇任麟州刺史约在后晋天福七八年(942—943)间,杨业从事刘崇大约也在此期间。(《麟州杨氏遗闻六记》,原载《史学年报》第三卷第一期,后收入中华书局版《宋史丛考》)由此可见,唐末至后周初,麟州杨氏充其量不过是有才能、有威望、有势力的部落酋长、地方土豪而已。

五代乱世时,麟州偏居一隅,番汉杂居。后晋石敬瑭(936—947在位)是契丹扶持的“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报援立之恩,但契丹仍然进扰河东、河西,边境百姓纷纷起来“自备器械,各随其乡,团结为社,以自保卫。”(《资治通鉴》卷284胡三省注)在这样的形势下,麟州土豪杨信以他们在当地的威望和实力组织番汉百姓抵抗契丹辽兵侵扰,成为一股强大的地方武装势力。“继而契丹欲尽徙河西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从阮因保险拒之”(《旧五代史·折从阮传》)杨、折两家在共同抗辽的斗争中结下深厚情谊。后晋天福七八年(942—943)间,刘崇任麟州刺史时,对于地方实力派也不敢小视,土豪杨信始与刘崇交往,并送长子杨崇贵(杨业)从事刘崇,从此杨家也与后来的北汉政权结下不解之缘。开运四年(947),契丹灭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机联合府州折从阮、麟州杨信、夏州李彝殷等地方势力,自立为帝,史称后汉。可能在此期间,杨信才以其势力和与刘崇的特殊关系自为麟州刺史,完成了从“土豪”到军事豪强的转变,成为陕北四大军事豪强集团(夏州拓跋李氏、府州折氏、延州高氏、麟州杨氏)之一。乾祐四年(951)后汉邺都留守郭威夺取政权,在开封建立后周,刘知远之弟刘崇也在太原自立为帝,史称北汉。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麟州被契丹所攻,杨信不得已向后周纳降,并向邻近的归附北周的夏州拓跋李氏、府州折氏求援。不久,杨信去世,因长子杨业(重贵)事北汉,次子重勋得以继任麟州刺史,事宋以后为建宁军留后,后调任宿州刺史、保静军节度使,其子光扆为麟州兵马都监。所以,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才有“而杨氏世以武力雄其一方”之句。

3、麟州杨氏出于党项说

为了说明麟州杨氏出于党项,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党项内迁陕北的历史。

隋唐之际,由于吐蕃的侵袭挤压,居住于甘、青一代的党项、吐谷浑以及一部分西域杂胡被迫内迁,在唐高宗仪凤至永隆(676—680)前后,陆续定居于陕北的银州(今横山)、夏州(今靖边)及周边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吴忠地区)、庆州(今甘肃庆阳地区)、胜州(今内蒙鄂尔多斯境内和神府地区)。武则天圣历年间(698—699),灵、胜二州的党项曾勾结突厥侵犯唐朝西北边境“圣历初,灵、胜二州党项诱北胡寇边”(《新唐书·陆庆余传》)。麟州的设置,也与安置党项有关。唐开元九年(721),以康待宾为首的西域胡人联合部分党项人发动了“六胡州之乱”。“时叛胡与党项连结,攻银城、连谷以据粮仓。(张)说统马步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大破之,追至骆驼堰,胡及党项自相杀。阻夜,胡乃遁入铁建山,余党溃散。(张)说召集党项,复其居业。……因奏置麟州,以安置党项余烬。”(《旧唐书·张说传》)在平定这次动乱后唐帅张说招纳党项流亡“复其居业”,奏请割胜州的银城(今神木县解家堡黄石头村一带)、连谷(今神木县店塔镇黄羊城村一带)两县之地置麟州“安置党项余烬”。麟州既为安置叛降的党项羌众而建置,其地又是他们暴动之前的“居业”,所以麟州境内的居民主要为党项人无疑。五代时,党项族日益繁衍,分布益广。他们“部有大姓而无君长,不相统一,散处鄜宁、邠延、灵武、河西,东至麟府之间”(《新五代史·党项传》)。《宋史·党项传》亦记“今灵、夏、绥、麟、府、环、庆、丰(治今府谷西北)、镇戎(治今甘肃临泽)、天德(治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东岸)、振武军(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南)并其族帐。”据周伟洲先生研究,五代至宋代,单是麟、府二州的党项部落或大姓就有:泥也六族、折家族、薄备家族、直荡族及内属羌部十六府、十二府、外浪族、女乜族、苕乜族、兀泥族、诸女女五族、没儿族、路乜族、细乜族、路才族、细母族、三族砦羌、言泥族、杜庆族等。(详见《早期党项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7页)他们的内迁基本是以姓氏、部落为单位,定居以后数百年间直至宋代,仍然保持着这种部落制的社会形态,部落首领的地位基本是世袭的。夏州拓拔氏、府州折氏的世代首领在未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豪强以前,概莫例外。即使一些小的部落,如保安的党项小胡卧浪族部落、麟州杨氏部落的首领也是如此。

杨姓确实是中原大姓,尤其以弘农杨震一族最为有名,也往往为后世所攀祖附会。杨氏虽然世居麟州,但杨信以前的家世渊源已不可知,只是仅从其姓氏隐隐约约推测与汉族有点联系,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杨信之前有关麟州杨氏来历的确切资料,欧阳修与杨氏第四代杨畋私交甚厚,他约在皇祐四年(1052)为杨畋之父杨琪所作墓志铭及其他记述麟州杨氏早期历史的文献中也未提及。但几十年后,欧阳修在为杨畋妹妹杨氏所撰的《墓志铭》却说:“新秦之杨,源出弘农”,显然有为墓志主人攀附高门显姓之嫌疑,这正是唐宋以后文人为他人作墓志铭时较为普遍的做法。其实杨姓不光是汉族大姓,羌胡中也有不少姓杨者,历史上有名的如建立仇池国的氐族杨氏。《宋书》卷98:“略阳清水氐杨氏,自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自汉末建安中,其大酋长杨驹据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号称百倾氐王,其后历魏晋南北朝,至西魏末年为宇文泰所灭,先后传十六代,世系清楚。唐代蛮族中有杨姓,世为酋长,也自认为是。隋唐以后,又有北方少数民族被赐为杨姓,如隋代的杨义臣,本姓尉迟,系突厥化的鲜卑人,后晋的杨光远本为沙陀人。(详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二版,第368—372页)《宋史·党项传》还有“杨家族”,汤开建先生认为:杨信为麟州“土豪”,则杨氏当为世居麟州土著,而麟州居民主要是党项部族。因此《宋史·党项传》中的杨家族当指麟州杨家。(详见《五代辽宋时期党项部落的分布》,载《西北民族研究》1993第1期)西夏史家史金波也认为,宋仁宗以后,在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所辖区内,尚保存有多个汉族姓氏,且多是上层统治者,其中包括杨姓。根据陕北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和古代民族的迁徙融合情况,在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麟州杨氏的来历、世系以前,我们宁可相信他们的族源出于党项杨家族。定居麟州后,在汉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也像保安军的小胡卧浪族取胡为姓一样,也单取族名中的杨作为姓氏,再后来逐渐融入汉族大家庭之中。

折家军

折家军,是指折氏所带的军队。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折克行神道碑》,载清乾隆《府谷县志》卷一)。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五代至北宋,我国黄河上游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复杂,政治态势变幻无常。除汉族而外,契丹和西北诸族的铁骑也在此一逞雄风;五代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辽、北汉、北宋和西夏都曾经在这一地区建立过自己的统治。就在这风云激荡、狼烟四起的年代,折氏家族崛起于黄河以西,世世代代,“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宋史·折德扆传》)。

《旧五代史·折从阮传》称折氏“代家云中”(今山西大同),是当地的一大世族。《金石萃编》所载《折克行神道碑》则云,折氏出河西折屈(今陕西府谷一带)。此二说,前者推考于折氏家族崛起之时,后者则着眼于这一家庭徙居府州之后。宋人李之仪在为折克行的侄子折可适撰作墓志铭时,便写道:“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世以材武长雄一方,遂方代北著姓,后徙河西……”可能,折氏是先昌盛于云中,而才迁徙到府州的。

折氏徙居府州,其时代也相当久远。唐武德年间(618-626),折氏曾以土著强宗的地位,被任命为“府谷镇遏使”(《折嗣祚神道碑》,载清乾隆《府谷县志》卷一)。据此推断,折氏徙居府州的时间,大约在南北朝后期;《折嗣祚神道碑》说折氏为“宇文之别绪”,极有可能就在北周宇文氏立国之际。

《折可适墓志铭》称,折氏“其先与后魏道武俱起云中”。这里所说的“后魏道武”,即两晋十六国时期北魏王朝的创始者鲜卑人拓跋珪。《折嗣祚神道碑》也称,折嗣祚“以魏孝文帝二十七代之孙也,世袭家声……”这里所说的魏孝文帝,便是北魏第六代皇帝,后来改为元氏的拓跋宏。由此可见,折氏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尽管这一家族汉化程度已经很深,但直到北宋朝廷仍然以“蕃官”视之,将官们也习称折氏统领的军队为“蕃兵”(参见《宋史·折德扆传》、宋张师正《倦游录》“许怀德”条)。

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折克行神道碑》,载清乾隆《府谷县志》卷一)。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的折氏传人,最早可推唐代末年的折宗本,当时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宋会要》“方域二十一·边州门·府州”)。府州,当时称为“府谷”,即为沿河五镇之一。这位折氏先人,号太山公,在当地颇有威望,“因其所居,人争附之。”晋王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时,“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账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统之”。折宗本“辑睦招聚”,以功封为上柱国(《折可适墓志铭》)。

折宗本之后有折嗣祚(862-911),又名嗣伦,官至麟州刺史(辖神木、府谷两地)。他的第三个儿叫折从阮(892-955)。李存勗“以代北诸部屡为边患”,任命从阮为河东牙将。府从由镇升为县,再升为州,从阮即任府州副使。后唐同光二年(924),又升为府州刺史。他历仕后唐、后晋,累官至振武军切度使。后汉初,府州升为永安军,从阮即改任永安军节度使。乾祐二年(949),从阮入觐,朝廷罢永安军,府州改隶河东节度使刘崇,从阮子德扆(917-964)任府州团练使,继领州事。北宋名将杨业妻折氏,即为德扆之女。不过在小说、戏曲中音转字论,成了“佘”太君。

郭威代后汉自立,折德扆北离主崇,归顺后周。广顺二年(952)府州又升为永安军,德扆即任节度使。他曾入朝请迁内陆,“世宗以其素得蕃情,不许,厚加赐赉而遗之”(《宋史·折德扆传》)。宋初,德扆奉土归来。朝廷厚遇德扆,仍让他回统领州事。

折德扆卒,其子御勋(938-977)以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后升为永安军留后。太平兴国元年(976),御勋改任泰宁军节度使,其弟弟御卿(958-995)继领州事,淳化五年(994)升为永安军节度使。

折御卿卒后,其长惟正、惟昌、惟忠相继统领州事。继祖有子,他却要求朝廷让继闵之子克柔继任自己的职位。

折克行(?-1108)复继兄克柔统领州事,累官至秦州观察使。卒后,朝廷诏赐他为武安军节度使,命其子可大继知州事。

折可大之后,是其弟可求,又名可存。他曾从童贯平方腊,迁武节大夫,又以擒宋江功迁武功大夫,累官至靖康军节度使。建炎二年(1128),他降金,被任为麟府路经略使,仍领府州。绍兴九年(1139),可求被金人置酒毒死,西夏遂乘机袭取府州。可求子彦文逃往云中,折氏世代统领府州,至此遂靠告完结。

自宋绍兴九年,上溯到唐末,折氏世守府州,达200余年,历九代之久。如再前推到唐初,则达500余年,当十数代以上了。后人称之“簪缨不替,其勋业彪炳史册,旧绝千古”(清毕沅《关中金石记》卷六)。虽褒杨之至,殆也无所过之。

累累战功编辑

府州东濒黄河,西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折氏家族的业绩,首推对西夏的抗击。终北宋一代,折氏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其战绩在北宋时西夏作战败多胜少的纪录中,尤为瞩目。兹举其较为重大的几次:

1、咸平二年(999)年,西夏军来攻府州,折惟昌与军将会战埋井峰,击退了敌兵。景德元年(1004),惟昌再败西夏军于麟州北,歼敌千余人,缴获马、牛、羊、驼四万余。

2、庆历元年(1041),嵬名元昊亲率大军围攻府州。折继闵指挥士卒守城,坚持月余。西夏人马损失惨重,只得退兵。继闵乘势出击,俘敌数千人。

3、元丰四年(1081),折克行以本州兵三千从征西夏。退军途中,西夏大将咩保吴良率万余骑兵来追。克行自请殿后,大破之,斩咩保吴良。后数次征西夏,“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西夏人称之为“折家父”,增加左厢兵,专门用来抵敌折氏。

4、绍圣三年(1096),西夏大军来攻。折克行族侄可适领兵于尾丁皑袭击敌军,大破之。后设伏于西夏军的归路,又大破之,其国母翻山逃走,仅以身免。

5、元符元年(1098),折可适率兵奔袭,俘西夏两大酋长鬼名阿埋与昧勒都通,乘胜攻取天都山,建安西城。宋哲宗因之特于文德殿接受百官祝贺,并以安西为西安州。这次战役使战局顿为改观,西夏丧失锐气,从此难以振作。

6、折氏数代与西夏作战,前后达百余年,西夏骑兵始终未能东逾黄河。正因为如此,西夏对折氏恨之入骨。绍兴九年(1139),在袭取府州后,他们把多年的积怨倾泻于折氏祖坟,戮其尸骨,夷其坟茔。

折氏对契丹(辽)及北汉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石敬瑭代后唐自立,为酬谢契丹的援立之恩,除燕云十六州外,把河西之地也奉送给契丹。“契丹欲尽徙河西之民以实辽东,人心大扰,’(《旧五代史·折从阮传》)。折从阮高揭义旗,集众据守,抵御契丹的侵扰。后石重贵与契丹交恶,折从阮奉诏东渡黄河,连拔十余碧,北取胜州,东入朔州,把契丹势力逐出黄河以西。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兵分三路侵宋,其西路直攻府州。折御卿与辽军战于新泽碧,大破之,俘将校以下百余人。至道元年(995),辽大将韩德威纠结党项勒浪、鬼族十六部落,领辽军两万来袭府州。折御卿断其归路,大破之于子河汉。勒浪、鬼族等部族乘乱反戈,辽军全军覆没,其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的,被杀20余人,韩德威只身逃脱。

咸平二年(999),辽萧太后亲率大军20万攻宋。折惟昌等引兵东渡,攻入五合川,破黄太尉势,有力地牵制了辽军。景德元年(1004),辽军万余来攻奇岚,惟昌率兵入朔州,攻克大狼水碧,歼敌数千人,解了奇岚之围。

刘崇始据太原称帝,即因折沃归附后周来攻府州,为折德康击败。此后北汉数次来攻,均兵败而回。宋初,折氏配合宋军,多次对北汉协同作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御卿东渡黄河,牵制北汉军于岚州一带。先破奇岚军,俘北汉军使折令图;又攻取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诩,俘大将马延忠等;乘胜沿汾河而下,攻陷隆州(今山西祁县东南),与宋太宗会师于太原城下。

在抗击西夏、契丹的同时,折氏以其特殊的“蕃官”身份招远抚来,对西北诸族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宋淳化四年(993),李继迁附辽叛宋,折御卿引兵征讨,召回银、夏诸州党项、羌族800。余帐。子河汉一战,折御卿名播遐迩,勒浪、鬼族等部族都请求内附。御卿领兵把他们迎入塞内,安置在府州以南。宋廷籍其丁壮,得精兵万余骑。景德元年(1004),折惟昌知府州,契丹言泥族拔黄碧300余帐也来归附。《折克行神道碑》碑阴,并列当时由折氏统辖的20多位大寨主的姓名,足以“见其控御边睡,铃辖蕃汉之遗制焉”(毕沉《关中金石记》卷六)。

折氏征战传家,父子兄弟皆英勇善战。他们世居边地,洞悉蕃情,对于北宋西北防务也多有筹划。韩绛经制西北边事,曾采用折继祖之弟继世的建议,筑城叽以北临横山,直逼夏州。继世还曾向韩琦进攻守之计10余条,均为其称服。孙览筑城蔑芦,召折克行计议。克行为他筹划,不仅城堡如期完成,还攻入津庆、龙横川,歼敌3000余人。后来河东路筑八碧,以通哪延,折克行力主“以远者为先”。经过争论,最终还是采纳了克行的主张。折可适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位良臣。崇宁年间,有人建议攻取灵武(今属宁夏)。宋徽宗就此征询他的意见。他认为:“得之易,守之难,当先侵弱其地,待吾藩篱既固,然后可图”(《宋史·折可适传》),显示了他从长计议的战略家眼光。

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折惟昌其弟惟信、族叔海超在抗击西夏军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折御卿、折惟昌父子都是抱病出征,段于军中。至道元年(995)子河汉之战后,韩德威趁折御卿有病再度南侵。御卿强支病体迎敌,敌兵闻之而不敢进。折母派人召他回去,御卿对来人说:“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宋史·折御卿传》)说完泪如雨下。第二天病故于军中,年仅38岁。他的次子惟昌后知州事。大中徉符七年(1014),河东路运粮赴麟州,他抱病领兵为援。僚佐劝他暂且休兵,他回答:“古人受命忘家,死于国事,分也”(《续资治通鉴》)"大中祥符七年”)。顶着风沙行军,卒于道中,也仅37岁。

回顾折氏家族的历史,确实是“功在朝廷,名在四夷,’(宋李之仪《折渭州文集序》,载《姑溪居士前集》卷三十五)。

鲜卑匈奴折氏郡望洛阳。五代折氏不是鲜卑匈奴后裔。

第一代:折宗本

第二代:折宗本之子:折嗣伦

第三代:折嗣伦之子:折从阮

第四代:折从阮之子:折德扆(佘洪)、折德源(折德愿)

第五代:折德扆之子:折御勋(佘英)、折御卿、金刀令婆无佞侯折赛花(佘赛花佘太君杨令婆)(女)

第六代:

折御勋之子:折惟质

折御卿之子:折惟正、折惟昌、折惟信、折惟忠、折海超(宋史卷253列传012,海超是惟昌的从叔,故不可能是御卿之子,此处待考)

第七代:

(1)折惟忠之子:折继闵、折继祖、折继世

(2)折惟信之子:折英美(女)

(3)其他:折继宣、折继长

第八代:

(1)折继宣之子:折文莹(女)

(2)折继祖之子:折克柔

(3)折继闵之子:折克行、折文璜(女)、折文琪(女)、折文蕾(女)、折文芸(女)、折文瑛(女)、折文芯(女)、折文芳(女)

(4)折继长之子:折克禧

(5):其他:折克忠、折克仁

第九代:

(1)折克禧之子:折美凤(女)

(2)折克行之子:折可复、折可大、折美鸾(女)

(3)折克忠之子:都虞侯折可适

(4)其他:其他: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折可同、折可致、折可久、折可与、折可规、折可通

第十代:

(1)折可求之子:其他:折彦文、茎武王折彦质(折彦直)、折彦适、折彦若、折彦颜、折彦野

(2)折可存之子:折月秀(女)

(3)折可适之子:折月茹(女)、折月芝(女)、折月美(女)

第十一代:

(1)折彦质之子:折知常(南派折氏领袖人物,难派以习文为主)、折知刚

(2)折彦适之子:折艳绣(女)

折家女将

第一代:折德扆之妻:王荧、王月欣、王芸、张红瑛、张纹玉、张芯月、梁荦、梁凤瑛、刘琪、刘兰英、慕容瑞芸、慕容瑞芯、路云娘、苏绘芳、杨芠、郭丽娘、曹金娥、陈月茹、赵慧苓、李美凤

第二代:其他:折赛花

第三代:折惟忠之妻:刘玉艳、李苗灵

第四代:其他:折英美

第五代:

(1)折克行之妻:义雅

(2)其他:折文莹、折文璜、折文琪、折文蕾、折文芸、折文瑛、折文芯、折文芳

第六代:

(1)折可存之妻子:张红彩

(2)其他:折美凤、折美鸾

第七代:

(1)折彦文之妻:曹妙

(2)其他:折月秀、折月茹、折月芝、折月美

第八代:

(1)折知常之妻:范文英

(2)其他:折艳绣

 

景点

红石峡

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北3公里处。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运气好的话,赶上晴天,就可以留到傍晚,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这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镇北台长城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神湖(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陕蒙交界处。红碱淖属高原性内陆湖,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水草丰盛,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是旅游度假的理想水上乐园。​

神湖又叫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东侧有天然牧场尔林兔草原。红碱淖盛产多种淡水鱼类。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

 ​

 

胜州城遗址​

 

胜州是隋唐时代在黄河沿岸设置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处的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一带,胜州城东至榆林关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城坡村古城30余里,西至大葭芦水220余里、小葭芦水240余里的黄河沿岸。榆林、河滨2县之地,胜州都督府的军民在黄河岸畔从事种植业,春播秋收,引渠灌溉,产量颇丰。因此,隋唐时期特在这段黄河谷地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导黄河之水入运河,转运粮食,以入官仓。所谓“平河水,首受黄河,隋文帝开之以通屯仓”,即指其事。

隋王朝建立初期,突厥族势力甚为强盛,阴山南北地带都在突厥控制之下,隋王朝只有把住黄河天险,才能控制住突厥人渡河南下。于是便在黄河河套的东北角,黄河自西向东折向南流的拐曲处筑城镇守。583年(开皇三年)在此设置了榆林关,587年(开皇七年)又置榆林县。,000年(开皇二十年)正式设置了胜州,领有榆林、富昌、金河三县。609年(大业五年)改胜州为榆林郡,仍领有榆林、富昌、金河三县。隋王朝末年,各方割据势力纷起,胜州人郭于和自立反隋,将胜州城奉献给东突厥汗国,向突厥人称臣纳贡。唐王朝建立后,郭子和于621(武德四年)归顺,但胜州城又为地方割据势力梁师都所占据。629年(贞观三年)唐王朝派兵平定了梁师都,第二年又重新设置了胜州,正逢当时派柴沉、刘兰等率部击败了东突厥汗国,因此用胜州的名称,表示取得击灭东突厥的胜利。

隋代在此设置城郭之前,汉代曾在这里筑有城郭,为云中郡所辖的沙南县城。云中郡辖地大都在黄河东面的呼和浩特平原上,唯有沙南县城在黄河西岸。因为这里在沙陵湖及芒干水注入黄河的西面,沿河西岸不仅有肥沃的冲积土可供种植,而且在黄河两面各置城郭相对,更是军事上有扼控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沙南县西南一带为库布其沙漠地带,与西河郡之间交通不便。因此这座位于黄河西岸的城郭,在汉代划归云中郡管领,而不属于西河郡管领。

唐代末年,胜州城为西夏所占据。916年辽太祖率兵西征突厥、吐谷浑、党项、沙陀突厥诸部,大胜东还,并擒获了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刻石记功立在青家(昭君墓)南面,将胜州人民强行迁移到黄河东岸,在唐东受降城址进行安置,命名为东胜州。胜州城便成为一座空城。

明代初年在东胜州城址地方设置了东胜卫,不久又将东胜卫扩大为左、右、中、前、后五卫。于是在河西面胜州城址地方筑起了东胜右卫城垣。东胜右卫和东胜左卫对河控制着黄河上的交通,成为明王朝在北部边境地带的军事前哨阵地。不久后,明王朝军事势力南移,只据守长城一线,东胜右卫城便成为废墟。东胜右卫城建立的时间并不很长,只是军事性质的边防城,因此也未留下很多的遗物。

胜州城址由于经过明代的改造和利用,打破了原来的整齐布局,城垣废弃后地表看到了许多城墙遗迹,加以汉代沙南县城墙还有些断断续续的残墙暴露地表,给人们的印象是建造过许多大小不等的城,于是被称为十二连城,传说是宋朝十二寡妇征西时建造的城。经过考古工作人员认真地勘察后,确定了每段城墙的兴建年代,弄清了各时代城垣的基本情况。隋唐时代的胜州城,是一座横长方形的城,在城内东部筑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城墙,将全城分为东西城两部分,形成一座带有于城的州城。西城为市肆坊区,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1039米、东宽857米,在南墙中段设有城门,并加筑有方形瓮城。在东墙的北半段上开设有东门,与东面的子城相通。西、北两面城墙已经被改造利用,看不出有无门址。东城为官署和寺庙分布区域,城垣南北长1019米,东西宽225米,平面呈长条形,即其北墙向南收缩约20米,南墙与西街南墙呈一直线,东墙上开设有两座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内可见有大型建筑台基,出土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材料。全城周围城墙总长4387米,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上等州城的城垣。

明代的东胜右卫城垣,是兴建在隋唐城址的西北角上,打破了原有的城墙,向北面突出。城垣为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城墙原系土筑,外表包砖,现仅存土筑墙身。全城平面为横长方形,中间筑有一道南北墙,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座小城,在隔墙上开设有门,可以贯通。南北长约237米,东西宽约458米,外城墙上加筑有马面,两马面间距离80至90米,现仅存有东城东墙上的一座门址,加筑有瓮城。

汉代的沙南县城址已经看不出形制来了,只是在明代城垣的南面还可看出一点痕迹,约为横长方形,南北长约165米,中间还有一个豁口,可能是东门址。南北两墙仅存长约200余米的一段。在隋唐时代就已经毁灭了原有布局,以致有人误认为是隋唐胜州城内的子城。

隋王朝为了边境的安宁,乘突厥内乱分裂之机,采取分化政策,扶植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染干(号突利可汗),以牵制其他可汗的势力。597年(开皇十七年)隋文帝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利,给与优厚待遇,并封突利为意利弥豆珍启民可汗(意为智健王)。这时安义公主已死,又以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隋王朝决定将河套北部辟为牧场,挖掘一条东西长约400里的壕堑,在壕堑以北至黄河以南的地带划归突厥人游牧。隋炀帝即位后,对启民可汗仍然给予优厚待遇,并采取耀威的方式,夸耀自己的富强,显示国家的威望。606年(大业二年)启民可汗入朝,隋炀帝在洛阳招集全国乐人和散乐为他演奏。607年(大业三年)春,启民可汗又入朝,看到盛大场面和精美的各种物品,非常羡慕。同年五月,隋炀帝决定由洛阳出发,北巡突厥牙帐。为了大量随行人员交通方便,发动河北11郡内的青壮年,修筑太行山里的驰道。六月,炀帝在仪仗、车队等大量随行人员簇拥下,经太行山,出雁门,先在晋北高原因猎,然后沿黄河进入胜州榆林郡。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率领突厥部众、吐谷浑、高昌等国的朝贡使者,还有契丹、奚、(雨羽日)各部族的首长,赶到胜州城勤见隋场帝。七月秋高气爽,炀帝在胜州城东建立大帐,设宴招待启民可汗及其部众三千五百人。这个大御帐由将作大匠(官号)宇文恺设计制作,可容纳数千人。帐外旌旗招展,仪卫森严,帐内设舞乐百戏,供饮宴者欣赏。启民可觐汗前见隋场帝时,被列为上宾,位在诸部族和诸使节之上,在豪华欢乐的气氛中享受盛宴。事后,炀帝又巡幸到启民可汗的牙帐,大加赏赐。这种耀威显富的奢侈行动,劳民伤财,只是符合隋场帝个人的心意。胜州城的名声也随着隋场帝北巡而张扬开去。

 

 二郎山​

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支神木时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以将此山御此日:“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在二郎山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史料价值。​

 

 

 

神木县天台山​

 

天台山在神木县贺家川镇东南方距县城65公里处。山体拔地而起200余米,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崇峰寺创始于北魏元宏太和年间,天台诸神殿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后经历代增置修葺,渐成宏大规模,是历史悠久享誉塞上的一方宗教圣地。长约2公里的天台山古建筑群,最南端是高耸的山门,有数十米的石洞,洞内有石阶二百余级,洞上有仿明隶石刻“南天门”三个大字。由山门石洞向北原建有庙宇九层。天台山山顶有座天台山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以后历朝都进行过修缮和扩建。尚留有明清时期近百幅壁画和碑刻。

 

特产

佳县马蹄酥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

佳县凌云路五道巷高家巷内高连旺师傅的马蹄酥是出了名的好吃,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过去尝尝哦。

 

 

榆林大红枣

 

由于榆林地区降水少,所以这里出产的红枣个大味甜质细。来榆林一定尝尝当地特有的大红枣。

 

 

绥德油旋

 

绥德油旋是绥德很有名气的一道美食,绥德油旋手工烙制,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若乘热用刀沿边划口,填入凉拌猪头肉,名为“狮子大张口”,咬一口肥美解谗。

 

 

清涧煎饼

 

清涧煎饼是榆林市清涧县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用荞麦做成,极为好吃。早在元代王桢《农中》就有荞麦“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的记载,可谓历史悠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