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治疗鸽毛滴虫疾病?

 喜阅斋 2017-12-11

球虫、毛滴虫是混在一起的,基本上80%的鸽子都携带这两张原虫,只是鸽子平时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达到平衡,只有鸽子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会爆发,比如,感冒,换羽,上火,积食,喷乳……等等情况
因此防大于治

病因:都是一种原虫动物,都是体内寄生虫,球虫通过粪便传播,毛滴虫通过打斗、亲鸽的呕食、交尾时性器官的接触、饮用水来传播的。

病症:球虫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炎症和肠道炎症,导致消化不良和下痢,同时病鸽极度口渴而大量饮水,严重的会食欲不振,迅速消瘦、衰竭,甚至死亡

俗称“干瘦病”,这是重要特征!;毛滴虫最容易侵害幼鸽,幼鸽感染毛滴虫会出现排泄物变稀而带酸味,生长停滞,不停鸣叫,亲鸽喂食少(幼鸽喉咙部或食道后方出现黄色斑点或干酪状结,成鸽感染毛滴虫病鸽喉部有黄色斑点,会使喉部发炎,羽毛倒立,饮水增加,拉水样性黏液,严重时鸽子在呼吸时有咯咯声,不及时治疗当毛滴虫寄生在肝脏里时,会造成肝脏溃疡,破坏了肝组织从而死亡。(就算最轻微的球虫或毛滴虫也不容忽视,由于球虫、毛滴虫会让鸽子抗病力下降,引发混合感染造成死亡!)

治疗:单治球虫用敌菌净或者青霉素肌肉注射早晚各一次/1毫升,连用三天,或者口服磺胺类早晚各一次/,连用三天;单治毛滴虫用0.06%硝基咪唑泡水供饮,或者甲,替硝锉连用三天;

毛滴虫、球虫一起治用呋喃唑酮,一天一次/半片,连用四天。

预防:注意鸽舍清洁,不要让鸽子有机会误食粪便,做到每天清理。种鸽配对前一个月记得清理球虫、毛滴虫,幼鸽出棚时清理球虫、毛滴虫,赛鸽开始比赛前一个月清理球虫、毛滴虫。




毛滴虫是由产鸽传给小鸽,一般产鸽带菌但不发病。主要是小鸽子孵化到一定时期,素囔壁要分泌鸽乳时,毛滴虫才开始活跃,随鸽乳就带给小鸽,喂毛滴虫药减少发病率,但根治不了,所以每月都要投,但要控制好药量,多投也不能绝,反而引起耐药性。

  很多时候小鸽子在12-15天左右就开始爆发毛滴虫和拉稀,主要是由于蛋白营养过多消化不良->毛滴虫富营养环境下滋生->看到是黑肚子拉稀,毛滴虫长期寄生在口腔上颚和嗉囊内,数量增多到一定程度后,看到口腔溃疡。

治疗方案:

选方案一:菌巴道+肠堵清

选方案二:兽三甲或地美硝唑+肠堵清

以上二种治疗毛滴虫疾病方案,可以隔一个月进行轮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