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战岁月之--烽火土木堡

 金色年华554 2017-12-11

公元1409年,永乐七年,蒙古残余势力鞑靼挑起边境战事,明成祖朱棣怒发十万兵马出塞讨伐。领军大将分别是:主帅淇国公丘福,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蒙古人)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一公爵四侯爵的阵容称得上是豪华之师,但就是这样的安排,换来的战国却是全军覆没,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与北方势力作战全军覆没,但不是最后一次。战报传到当时的首都—南京,朱棣大怒,在无合适的统帅可选下,朱棣决定御驾亲征。

在我们今天看来,御驾亲征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皇帝亲至,军威浩荡,旌旗扬扬,马尾相衔,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像朱棣这样上马能砍人,下马能治国的文武全才皇帝并不多见,而且朱棣亲征是由于手下已无合适的将领,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并不需要事必躬亲,领导要做的是知人善任,让合适的人呆在合适的岗位去做合适的事,足矣。事实上许多皇帝都没有这个觉悟。

百战岁月之--烽火土木堡

1435年,大明皇帝朱瞻基驾崩,时年9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后世称之明英宗,定年号为正统。此时的北方邻居们在一代代杰出豪杰的带领下已经强大起来,此时北方以瓦剌部最为强大,而明帝国在经过开国几代皇帝的勤政治理下也逐渐的走向了封建王朝的老路,各种弊政凸显,最为突出的是太监干政。王振,当时的权倾朝野者,在不断的满足个人私利的同时,他还幻想着成为一个英雄。英雄情结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岳飞文天祥那样的人,王振想通过战争建功立业,于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他个人的私利绑在了一起。

距离明王朝上一次的全军覆没后的40年,1449年,正统十四年,边关爆发战事。正统十四年,瓦剌开始大举进攻边关,整个战事初期,瓦剌兵分四路,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进攻辽东;西路,派裨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河北宣化)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可以看出,整个战事的重点围绕在大同宣府一带,宣大防区一直是大明王朝北方的重点军事区域,这一次的主战场也围绕在这一带,其中也先所率领的瓦剌主力最为精锐,大同战事吃紧。战役初期,也先部所向披靡,大同外围城堡,尽皆失落,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今内蒙察哈尔右翼前旗),但大同的主力部队尚在,主城尚未丢失。四天之后,也先率部达到阳和口(今山西阳高),双方展开大战,明军主将是当时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其为明王朝开国功臣之后,其余将领有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大同参将都督同知石亨,另外一个人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在王振当权时期,太监权势高涨,在各个驻军之地都派有太监,这些太监大都不学无术,毫无能力,但却喜欢染指当地权利。此战,明军并不势弱,但郭敬瞎乱指挥,致使全军覆没,主将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战死,参将石亨孤身一人逃回,监军郭敬躲在草丛中装死逃回大同。

大同前线战报传回,明王朝先期派驸马井源、平乡伯陈怀、都督耿义、毛福寿、高礼,太监林富率军三万赶往大同增援,都督王贵、吴克勤率军一万五千往宣府前线支援,井源是明英宗朱祁镇姑父,文治武功卓著,他的到来有效的阻挡了瓦剌军队的攻势,战事朝着向明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此时的宫中却传来消息:皇帝准备御驾亲征。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要知道明英宗9岁即位,一直在宫中长大,根本不懂军事,毫无经验,说白了就是一只纯洁的小白兔,虽然当时朱祁镇已经二十三岁,但其不像其曾祖朱棣那样,二十一岁就开始镇守北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有着丰富的战争储备。而积极撺掇皇帝亲征的王振,只不过是一个幻想做英雄梦的军事白痴,是一只不纯洁的小黑兔,碰到也先这样的虎狼,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儿。

七月十七日,朱祁镇带领着京师三大营的主力部队和京城附近的部队开始亲征,部队向大同方向挺进。客观的来说,由朱棣创建的京师三大营在当时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五军营主要是步兵和骑兵混合组成,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组成的骑兵部队,是骑兵部队中的主力,神机营主要就是火炮部队。这支部队的具体数额目前还在争论之中,但绝对数目不小,目前存在的看法有五十万,二十万等等。搁置这些争论不提,明军在人数上是压倒也先的。

当时的宣府守将杨洪,也是智勇双全之辈,时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加上已经派往大同的增援部队,这场战争完全不用皇帝亲征。此次亲征,明王朝不仅出动了当时的最精锐部队,还有一大批国家忠臣随军出征,这其中有:英国公张辅,四朝老臣,靖难大将张玉之子,永乐年间曾率军远征越南,战功卓著;成国公朱勇,靖难大将朱能之子;郭登,明朝开国武定侯郭英之孙;内阁阁臣曹鼐、张益,兵部尚书邝野等一大批朝臣前往。

部队行进缓慢,加之阴雨连绵,士气极为低落。八月初一,大军终于到达主战场—大同,此时,大同周围战事结束不久,到处是残臂断肢,战场惨不忍睹。在亲眼看到这一残酷事实后,明英宗想先留驻大同一段时间再看,但此时被也先“佯退”蒙蔽的王振力主向北进军,同时先期派往北进的井源部队已经战败,刚刚派出的平乡伯陈怀也已战败,在王振还在力主北攻的时候,装死逃回的郭敬向王振陈述实情,哭劝王振,为持重保身之计,千万不要冒进,同时告诉王振,也先绝非是害怕才后撤,而是诈术,就在不远处埋伏等待明军。闻听此言,王振心凉。郭敬又劝:“趁也先退兵,正好以此为借口,我们现在退军,不算败绩。如果前行无功,那时候就不好收场。”于是在王振的主导下,八月初一到达大同的部队于第二天就宣布班师,此时,明英宗还做了一件对的事:他将郭登留在大同,作为大同留守。大军又开始走向归途,明军本应该经大同由居庸关回北京。中途,王振这个暴发户想衣锦还乡,拉着英宗想经过蔚州老家显摆一下,便下令改道由紫荆关(河北涞源)入京。结果,大军惊惶退走,到处踩踏庄稼,王振又变成“人道主义者”,怕老家的乡邻田地也被蹂踏,在距蔚州四十里时,他又改主意,命令大军向宣府方向行进,仍从居庸关返回。如此反复逡巡,不仅使也先军队追蹑上来,又使明军侧背全然暴露给了瓦剌军。就这样,拖了八天之久,明军才退至宣府。同时,也先骑兵也不慢,一路追赶,恰巧跟上。

真正的战役开始了,在闻听也先追上之后,王振心慌之际,派恭顺伯吴克忠及其弟都督吴克勤、侄吴瑾率军阻击,也先骑兵部队瞬间到达,攻势漫天,明军根本无法抵挡,吴克忠和吴克勤当场阵亡。等到战败的消息传来,王振和明英宗更加心慌,部队惶惶向前开进,同时派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提兵四万断后拒敌,断后部队与瓦剌军队相遇于鹞儿岭(今河北涿鹿西北)。监军刘僧不了解地形,在大军阵势没有摆开之前就贸然率部突入隘口。朱勇担心刘僧出事,挥兵跟进,结果中了瓦剌军事先设下的埋伏,全军大败,朱勇战死。

明军在牺牲了数万断后部队和数名大将的代价下,终于抢到了一点时间,部队于八月十三日,退到怀来以西土木堡,此时也先部队尚未追至(断后部队用生命换取的时间),只要大军退至怀来县城,凭城暂避,还不至于败得太惨。但王振要等他一千多辆大车的黄白财物,迟迟不走。终于等来了也先的大军。

土木堡并非是一个军事据点,其地原名“统幕”,讹称为“土墓”、“土幕”、“土木”,不仅未有城墙护池,荒地无水草,明军掘地两丈多深也挖不出水来。士兵缺粮还可以忍受,没水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土木堡南面十五里处有一条河,却已经被也先派人首先占据。明军水源被断,军心大乱。八月十五,数十万明军被围于土木堡,又饥又渴,精神几乎崩溃。也先分兵从土木堡的麻谷口向明军发动进攻。坚守谷口的明军都指挥郭懋死战一夜,瓦剌军未能攻破。但瓦剌后续兵马源源不断,给守卫明军造成巨大压力。同时,也先为了麻痹明军,派人进入土木堡,表示要与明朝讲和。明英宗、王振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让阁臣曹鼐拟写敕书,并派两个“通事”与瓦剌使臣一起前去也先处商谈和议。 明军听闻和议,精神立刻松懈,四处寻找水源,导致各自防区失守,此时,王振又下令明军转营,明军在慌乱之下,秩序混乱,在转移了三四里地后,也先骑兵部队追上,此时已经演变成一场屠杀,明军本已军心惶惶,加之缺少给养,完全不是也先的对手。是役,驸马井源在敌军重围中,跃马挥刀,力战群敌,瓦剌兵纷纷坠马,死伤无数,但井源也多处受伤,血流如注,终因体力不支,寡不敌众,壮烈捐躯,战死疆场。平乡伯陈怀,都督梁成、王贵、蓝睦战死,文武大臣,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阁臣曹鼐以及张益等数百人,泰宁侯陈瀛,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刑部右侍郎丁铉丁铉、工部右侍郎王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棨,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少卿刘容、尚宝少卿淩寿、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佑、尹竑、童存德、孙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瑭、郑瑄、大理左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皆在乱中被杀。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大铁锤所杀,樊忠不久亦战死,明朝随臣中,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少数人命大,连同数千军卒拼死逃得入关,最为关键的是皇帝被俘。

目睹这一战役惨败的怀来守将立刻飞马报告京师,至此,土木堡之战结束,这一战明军全军覆没,朝臣死伤大批,将领损失无数。这一站改变了明王朝对北方蒙古势力的进攻态势,改为防御方针,同时由于京师三大营主力部队死伤殆尽,明朝军事力量遭到强烈打击,武将地位一落千丈,文武之道开始走向失衡,一张一弛的辅政政策消亡,明朝开始走向连年面对蒙古进攻势力的不利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