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陵川南召文庙

 璇琮坑 2017-12-11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山门全貌 

        南召文庙位于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北的高台上,坐北朝南,俯视全村,相传始建于唐代,据现有文献资料和碑刻记载,大元国至大四年(1311)维修过,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后明洪武二十二年、清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又多次维修。专家鉴定认为,其建筑大多保留金元架构,气势宏伟,是太行地区一座建筑年代最早、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村级文庙。故称“太行第一文庙”。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山门也叫棂星门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山门瓦脊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山门抱厦非常漂亮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正殿也叫大成殿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两侧的廊房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这是正殿墙壁镶嵌的明万历年间维修碑记

        雨天来到南召文庙,按照庙门上的电话,找来文管员开门。文管员姓武60多岁,听说有游客来看文庙,显得有些兴奋,一直不断的在为我讲解,这使我很受感动,虽然我不懂当地方言,但是也能听出个一知半解。南召文庙虽说只有一进院落,但是其中隐藏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传说故事,下面一一道来。

        山门壁雕的寓意。在两侧影壁墙上,东边叫“鹿鸣呈祥”,鹿禄同音,学而优则仕,这里是古人中举和升官后庆典的地方。西边“麟吐玉书”,这幅壁雕与孔子降生有关,麒麟是吉祥的象征,传说能为人带来子嗣。这里也成了父母祈祷生育聪慧儿女,孩子举行成人礼的地方。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鹿鸣呈祥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麟吐玉书

        武氏后人的传说。相传南召文庙为唐朝武氏所建,南召村为武氏三状元故里。相传武则天死后,武氏一支为避免李唐屠戮逃至晋东南此村,并建文庙尊孔以图官宦。南召武氏家庙里有一套完整的家谱和祖宗画像,从画像上所记南召村出状元三人、进士九人、翰林六个、尚书五个、资德朝议等大夫十二个、国子监博士一个、国史编修一个、知县十一个、七品官七个等。现在看守文庙的这位文管员大哥仍为武氏后人。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早年南召村出的武氏三状元像

        奇异的木雕。在山门檐下有十分精美的斗拱,在斗拱间的拱眼壁、阑额、雀替和匾额上方均有精美的镂空雕刻。比如:正中平身科斗拱两侧拱眼上的“裸婴木雕”,右男左女;德配天地匾额上方的“下棋人物”雕刻;背面舞台的外额枋上雕的“凤捧炉鼎龙在外”等均十分精巧,国内独有,而且寓意深远。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雀替雕龙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西旁门额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东旁门额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德配天地上的下棋人物木雕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阑额雀替均有木雕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最有趣的是位于拱眼的两个裸婴的木雕,而且男婴生殖器也清晰可见。很是奇怪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正是它才表现了儒学的根蒂。寓意一:用赤子之心报效国家。寓意二:“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起初并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不过要看以后受教育的程度和自身修养罢了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山门背面的戏台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戏台中心最醒目的地方,是“凤捧炉鼎龙在外”木雕,这是南召文庙的独特之处。就是凤在中,龙在外;凤在上,龙在下;凤为主,龙为辅;女为尊,男为从。含有明显的政治取向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孔子被老子称为凤,这幅木雕是否是借孔子的名义,含武氏的心曲呢,因为这些图案在其他庙宇中从未出现过,在文庙中更是独步天下。可见武氏先人计谋之深,煞费苦心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

        文庙正殿内罕见的荆棘木柱。正殿面宽五间,悬山顶,灰脊灰色筒板瓦。大殿内木质金柱高2.4米,周长2.2米,东为荆木,西为圪棘木,荆、棘本是灌木,竟长的这般雄伟,成为栋梁材,实为罕见。殿宇梁架用材硕大,多为自然弯材但已算得上相对规整了,元代特征明显。正殿前为廊,四椽栿对后乳栿,殿内仅用两根粗矮敦厚的内柱,卷刹明显,内柱低于前后檐柱,内柱柱头栌斗承接来自山面的丁栿,故屋顶的重量大部分都承接在此二内柱之上,并更显古拙之风,连接两内柱之内额在柱头之外出头形成较长的压跳。丁栿之上的栌斗承接泥道栱与华栱,华栱承托由后乳栿的另一端所形成的压跳,后乳栿正压于四椽栿之下,四椽栿的另一端搭在廊柱之上,四椽栿之上蜀柱承托平梁,平梁之上的叉手、小蜀柱、合沓、丁华抹颏栱一应俱全。大殿柱头铺作为单昂四铺作耍头昂形。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孔子像两边粗矮的柱子,一边是荆,一边是棘。常言道披荆斩棘,是说它是无用而有害的,但是这里它却成了栋梁之才,形象的解读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这种使用如此硕大的材料建成的殿宇,很难说得上漂亮,是否这就是当年的审美观呢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立柱短粗额栿硕大不修边幅这只有在元代才能出现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大殿内景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左棘右荆,荆条、圪棘,要长成栋梁谈何容易?有诗赞曰:“千年修炼出深山,荆棘终能作栋材;奉劝世人莫自卑,成功都从苦寒来。”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四椽栿对后乳栿,前出廊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内柱卷刹圆润,低于前后檐柱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内柱柱头栌斗承接来自山面的丁栿,故屋顶的重量大部分都承接在此二内柱之上,并更显古拙之风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梁架结构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檐下单昂四铺作昂形耍头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室内的景致

        总之,南召文庙粗观恢弘大气,细看精雕细刻,处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其屋宇、石雕、砖雕、木雕,件件都匠心独运,美轮美奂,活灵活现。另外,从匾额、桧柏、裸童、麒麟、鹿鸣、荆棘栋柱等,每每件件也都体现了孔子的儒学思想。看的是景观,应接不暇;读的是学问,形象生动;受的是教育,潜移默化。许多艺术品,经风雨而不毁,历千年而弥新。反复揣摩,津津有味,意蕴悠长。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正中平身科双翘五彩出斜翘,拱眼均是精美木雕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这是院中两侧廊房上的墀头砖雕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戏台里侧垂柱旁的算盘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这是武大哥在讲戏台木雕的故事 
陵川南召文庙(元.国7)再看一下这座南召文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